于洪鑫 黃賀騰 韓國棟 孫洋
摘 要:新時期的農業生產方式從傳統的小規模化逐漸轉向集約化,新型農業發展更加注重當前的農機農藝結合問題,對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要從多方面考慮農村地區和諧發展趨勢。本文以農機農藝結合在鄉村發展中的重要性作為切入點,探討強化農業保持工作的舉措。
關鍵詞:農機;農藝;結合;農業創新
當前農業生產中存在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等多種問題,只有將農機、農藝有效結合才能提高農產品質量及品質,同時對于農業的長遠性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要針對農機與農藝技術的特點以及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兩者結合的有效措施。
農業機械設備改變了傳統依靠人力的勞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對于增產增收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傳統的農業技術是勞動人民在長期勞作過程中總結的智慧與經驗,對當前的農業發展也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而且隨著當前種植規模化以及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將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農業種植產量,農機應更多地對農藝進行服務,而農藝的創新與探索也能為農機設備的改革打下堅實基礎,二者的有機融合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對于農業發展十分重視,也出臺了多項惠民政策,但是其補貼優惠大多集中在農民的生產方面,在農業技術上的投入卻相對較少,因此導致了農戶對農機與農業的認識不足,兩者結合方式也有所欠缺。此外,并非所有的農技設備與農業技術都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資源浪費,而且很多農戶因為機械成本較高,放棄了農機生產方式,轉而投向傳統的人工勞作模式。當代農村正處于社會深化改革的階段,目前各個行政體系下的部門之間信息溝通較少,缺乏有效的結合方式,農業部門在農機技術和農業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各部門之間緊密交流,同時也要求各部門之間協調合作。從目前的農業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農機與農藝結合還需要較為漫長的過程,目前的行政管理重心大多放在了惠民政策、綠色農業以積極服務方面,對于農藝技術與農機技術結合的關注不夠。
3.1 探索構建科學的農業種植體系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耕地面積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且由于農業種植較為分散,因此在進行農業種植工作時面臨著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推進農業種植工作穩步提升,可以有計劃地推行集中化、規?;泥l村農業種植規劃。各級地方政府以及農業部門應針對區域性的農業發展現狀成立示范基地,并以示范基地為中心向四周進行技術和服務擴散,尤其對病蟲害頻繁的季節可以充分利用中心資源進行系統化部署,提高檢驗檢疫、病害防治以及供藥治療等多個環節效能,充分發揮農機、農藝示范中心的帶頭作用,也能讓區域性的農戶了解更多的先進技術。
3.2 加強農機農藝技術指導工作
在發展實踐中,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對于現代農業的生產發展做好義務宣傳,吸引更多年輕人員回鄉創業,并為相關的技術人才提供學習平臺以及免費教育培訓基地,鼓勵具有知識的青年農村大學生回鄉創業,為未來的農業經濟發展做好人才儲備。針對實際農業發展情況,建立農機與農業技術綜合考核指標,對于一些職業技術能力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以此激發職業農民的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廣大的青年創業農民提供施展自我能力的舞臺。要充分認識到現代科技發展對于目前農業生產的影響,注重新技術新理念的融合。
綜上所述,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要認識到現代農機和農藝技術有機結合的策略,通過構建科學的農機和農藝技術體系,提升農業發展綜合效能,適應當前農業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