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春 姚珊

【摘 要】目的: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孕產婦分為對照組(60例)與觀察組(60例),給予對照組孕產婦一般護理干預,觀察組孕產婦加強孕期健康教育。比較兩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分娩結局、產婦的心理狀況評分、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優良率為98.33%,對照組產婦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優良率為86.67%,觀察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P<0.05);觀察組孕產婦中的母乳喂養率為96.67%,自然分娩率93.33%,產后出血率1.67%;對照組孕產婦中母乳喂養率66.67%,自然分娩率46.67%,產后出血率13.33%,觀察組孕產婦的母乳喂養率和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孕產婦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能改善產婦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孕期健康教育;婦產科;應用價值;護理
分娩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雖然會給產婦帶來很高的期待,而分娩過程的艱難也容易造成產婦的不良心理,且較多的孕產婦尤其是初產婦缺乏自我護理知識的了解,容易采取不正確的自我護理行為,影響分娩結局,因此,加強對產婦的孕期健康教育至關重要[1]。為此,本研究對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孕產婦進行調查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孕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先后順序,將本次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60例)與觀察組(60例)。對照組,年齡19歲~38歲,平均年齡(28.63±5.84)歲,孕周38周~42周,平均孕周(39.98±0.74)周;觀察組,年齡20歲~39歲,平均年齡(28.98±5.73)歲,孕周37周~42周,平均孕周(40.12±0.64)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基線特征近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孕產婦一般護理干預,即對產婦實施常規的口頭健康教育,定期打掃病房衛生,確保病房環境干凈整潔,給予藥物指導等。加強觀察組孕產婦的孕期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1.2.1 健康教育方式 護理人員應結合書面教育、宣傳圖冊、示范教育、多媒體教育等多種方式開展健康教育,在具體方式上應根據孕產婦的具體情況選擇,確保孕產婦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如部分產后活動不便的孕產婦可以采用視頻教育,對于初產婦可以采用示范教育,同時還可以開設專門的咨詢窗口方便于及時解答孕產婦的問題。
1.2.2 健康教育內容 (1)密切跟蹤孕產婦每一次產檢情況,詳細的檢查和記錄圍產保健手冊,及時評估孕婦身心健康及自我護理情況;組織開展孕婦培訓班,以孕期常見問題、妊娠期高危風險因素、孕期保健措施為重心制定孕婦學習課程表,組織孕產婦積極學習;在妊娠晚期時則重點指導孕產婦的疼痛護理方法及分娩前相關知識,如正確的拉美滋呼吸減痛法、導樂球的使用等;(2)產婦入院后及時為孕婦講解傳呼鈴等設備使用方法,積極了解孕婦的心理狀況,幫助孕婦消除緊張、不安心理;叮囑孕婦注意休息,不可隨意外出活動,以及其它注意事項,防止意外危險事件發生;定期為孕婦檢測胎兒的胎心及其生命體征狀況;依據孕婦的個體狀況指導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孕婦及胎兒充足的能量需求,日常飲食應選擇高蛋白、高熱量的類型,孕婦在分娩前要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3)母乳喂養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必須要及時與產婦溝通交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況,提高產婦的配合度,特別是初產婦,由于缺乏對新生兒喂養知識及營養知識的了解,需要護理人員保持更好的耐心,臨床表明,母乳喂養的普及度決定了母乳喂養的信心,而加強健康教育是提高產婦掌握母乳喂養知識的決定性因素;護理人員為產婦講解母乳喂養的優勢和注意事項,如在為嬰兒喂奶前需要洗手,日常要保持會陰部的清潔,防止感染發生;母乳能夠為嬰兒提供更好的營養,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并能夠減少乳腺疾病發生,對于促進嬰兒大腦發育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嬰兒出生后1小時便可以開始母乳喂養,護理人員充分借助圖冊、示范方法為產婦講解正確的哺乳體位、擠奶體位等知識。
1.3 觀察指標以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及分娩結局、產婦的心理狀況評分、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情況[2]。心理狀況判定根據SAS焦慮自量表[3]、SDS抑郁自量表[4]進行評定,分值越高表示產婦心理狀況越差;滿意度調查采用醫院自制分娩滿意度調查表進行,指標主要為住院環境、護理態度、護理方法、護理條件、健康教育方法等,總分為100分。調查評分>90分則判定為滿意;調查評分>70分則判定為基本滿意;調查評分<70分則判定為不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總滿意率。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調查采用醫院自制調查表進行,調查方式為產婦出院一個月復查時填寫調查表或由護理人員詢問并幫助產婦填寫,調查內容包括產婦對膳食營養情況了解程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新生兒護理掌握情況、母嬰同室要點(是否每日為嬰兒沐浴、奶粉調配、正常情況下是否母乳喂養等),總分為100分。調查評分>90分則判定為掌握良好;調查評分>70分則判定為基本掌握;調查評分<70分則判定為掌握程度差。(掌握良好+基本掌握)/總例數×100%=總優良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明顯超過對照組產婦,兩組間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母嬰結局情況對比
觀察組孕產婦中母乳喂養58例,母乳喂養率96.67%,自然分娩56例,自然分娩率93.33%,產后出血1例,產后出血率1.67%;對照組孕產婦中母乳喂養40例,母乳喂養率66.67%,自然分娩28例,自然分娩率46.67%,產后出血8例,產后出血率13.33%;觀察組孕產婦的母乳喂養率和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產婦護理前后心理情況對比
護理前觀察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39.54±3.65)分,抑郁評分為(38.55±3.27)分,對照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39.47±3.79)分,抑郁評分為(38.47±3.19)分,組間比較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28.55±2.77)分,抑郁評分為(27.34±2.82)分,對照組產婦的焦慮評分為(34.44±3.58)分,抑郁評分為(34.67±3.31)分,兩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
2.4兩組產婦滿意度對比 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為:非常滿意45例,基本滿意15例,不滿意0例,總滿意率100.0%,對照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為:非常滿意28例,基本滿意24例,不滿意8例,總滿意率86.67%,觀察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健康教育是護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一般采用口頭性的問答方式,缺乏與產婦全面、有效的溝通,對于改善產婦心理健康狀態及產后恢復效果不夠良好。因此,加強產婦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5]。如加強與產婦的心理健康宣教能夠有效轉移產婦的注意力,從而減少由于分娩劇痛的關注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并能夠幫助產婦舒緩焦慮、緊張的心理,根據相關臨床研究表明,絕大部分產婦在分娩之后往往存在較大的心理壓力,而這些不良情緒是產后出血及多種并發癥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況是改善產婦預后、提高產婦的預后的重要措施;同時,很多的產婦缺乏對保健知識的了解,特別是初產婦,通過加強產婦健康宣教和新生兒保健知識健康宣教則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婦對分娩知識、保健知識的了解,缺乏對母乳喂養的重視;而通過采用圖像、書籍等多種健康教育方式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從而提高了產婦對分娩、母乳喂養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最終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6-8]。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觀察組產婦加強健康教育并采用“制定健康教育內容”“靈活優化健康教育方式”兩步走的方式,實施包括孕期健康教育、產前健康教育、母乳喂養指導,使產婦在更加舒適的就醫環境中接受臨床孕期保健;輔以心理干預,減輕或消除了產婦的焦慮和不安等負性情緒;配合健康宣教,提高了產婦對分娩的了解度,使產婦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緩解了產婦的不良心理,增強了產婦對母乳喂養的信心,綜合提高了產婦的滿意度和對分娩知識掌握程度,避免采取不正確的護理措施。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產婦(P<0.05);觀察組產婦中母乳喂養率96.67%,自然分娩率93.33%,產后出血率1.67%,對照組中母乳喂養率66.67%,自然分娩率46.67%,產后出血率13.33%,觀察組產婦中母乳喂養率和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能顯著提高產婦對孕期和分娩知識的掌握程度,改善產婦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并改善母嬰結局,提高產婦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蕊,張燕.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6):90.
[2] 田玉梅.孕期系統健康教育在產前檢查門診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21,27(5):188-190.
[3] 武良芳.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養生保健指南,2020,19(38):161.
[4] 劉娟.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門診護理中的臨床應用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21,20(14):261.
[5] 陳瑩,楊城,羅英,等.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9):189,191.
[6] 玉應叫.孕期健康教育應用在婦產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母嬰世界,2020,20(13):250.
[7] 張冬梅.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1):133.
[8] 閆虹,王瑤,張可新,等.孕期健康教育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家有孕寶,2021,3(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