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李克強總理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35處提到就業,在談做好“六穩”工作、完成“六保”任務時也將就業問題擺在首位,足見對就業問題的重視,國家也針對大學生就業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當前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就業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慢就業”等問題依然凸顯,這些問題的出現從主觀上都與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偏差密切相關。通過思政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念培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意義重大。
關鍵詞:思政教育;就業觀念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慢就業”等問題較為普遍,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因疫情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崗位不足、企業用工機制不合理等。但在主觀上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的偏差仍是導致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在許多情況下大學生就業問題具體體現為“有業不就”,抱有傳統的“學而優則仕”觀念的大學生在公務員考試中爭渡,抱有“學歷恐慌”觀念的大學生不斷考研N戰,都加劇了“慢就業”等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形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就業觀念是大學生擇業在思想上的體現,大學生“有業不就”的根本是想找到心中的理想職業,但對于理想職業的定位取決于個人的價值取向,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更為理性科學的就業觀念對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意義重大。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觀念中的誤區
當代大學生群體主要由“95后”、“00后”組成,不同的成長環境催生了新的就業觀念,與前輩相比,當代大學生在就業觀念上更加開放,但也存在諸多誤區。
1.偏重個人需求,社會意識淡化
優渥的物質條件和家庭的放縱溺愛,造成一部分當代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崇尚自我的個人主義,社會意識逐漸淡化,相較于滿足社會需求、肩負集體責任,他們更偏向于滿足個人需求,追求享受生活。在擇業過程中他們會從自己的需求出發,選擇到生活壓力較小或者發展前景較好的城市地區工作,只有極少數學生原因響應國家號召,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貢獻青春力量。雖然國家對大學生到西部等偏遠地區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社會價值觀和服務意識的淡化使部分當代大學生意識不到服務基層、扎根基層的重要性。他們在就業觀念上的誤區主要體現在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的淡化,家國情懷的缺失,缺乏為國家和社會貢獻力量的內在動力。
2.自我認知缺失,缺少合理規劃
清楚的自我認知是高質量就業的重要前提,部分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忽視了對自己的深入了解,主要表現在對自己興趣愛好、性格特征、專業特長等方面缺乏認識,不能根據自己的特征特長做好就業規劃和安排。甚至一部分學生會在首次就業很短時間內再次跳槽,這也是他們對自我認真不清導致規劃失誤的一個體現。這部分大學生在就業觀念的誤區主要體現在對自身實際條件關注不夠,未能根據自身情況有針對性的做出合理的就業規劃。
3.就業預期過高,追求高薪優職
在面臨擇業時部分大學生首先考慮的就是待遇和穩定問題,因此選擇考公務員的學生比例逐年增加,更多學生開始將簡歷投往世界500強企業、著名國企等追求高薪優職,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忽略了對于就業形勢和自身能力的準確定位,最后必然導致就業過程充滿坎坷,甚至一部分人為了追求高薪優職而反復挑揀,采用等待的方式慢慢實現自己關于就業的預期,演變成“慢就業”群體。這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上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不肯根據社會現實和自身情況及時調整就業預期,盲目的追求穩定高薪的工作,導致就業不順。
二、通過思政教育培育大學生正確就業觀念的幾點建議
1.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學生胸懷家國天下,主動肩負社會責任
崇高的擇業立項應該是堅持為同時代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奮斗,即個人與國家社會“同呼吸共命運”,具體到當前就是“中國夢”。思政教育在培訓大學生養成正確就業觀念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引導大學生以“中國夢”為最高引領,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個體利益與民族國家利益的統一性,樹立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將自身就業觀念置于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在實現“個人夢”的旅途中為“中國夢”貢獻屬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2.通過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自我認知,提早開始合理規劃
古人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客觀深入的認識自己才能提前做好合理規劃,進而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工作。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就是要在日常對他們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幫助他們逐步消除自身不恰當的優越感,將自己作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最為平凡的勞動者來看待,在此基礎之上正確評估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性格與特長,全面客觀的評價并衡量自身,進而根據評價結果合理規劃就業方向等。
3.通過思政教育指導學生調整就業預期,適當摒棄薪職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勞動者要轉變觀念,行行出狀元,只要是勞動都值得尊重”。通過思政教育指導學生消除先入為主的職業優劣判斷,對各種工作抱著一視同仁的心態,才能更加客觀立項的認識某一職業的根本屬性,進而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職業,在更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能動性,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高薪和優職自然會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結語
思政教育是大學生日常培養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對大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日常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培育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就業觀念對于改善大學生就業問題必然會有積極影響。
作者簡介:孟澤寧,1993.12,男,滿族,遼寧葫蘆島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