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淑豪 朱柯 趙倩雯 胡子鳴
摘要:雙創教育的提出使創業創新教育受到更多關注和重視。剖析傳統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發現其存在育人目標不明確、培育形式單一、側重理論教學等問題,基于相關問題優化人才培養目標,提升實訓實習比例、建設協同育人平臺,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產教融合形式,完善合作激勵體系,可加強對教育問題的針對性解決,也能提升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為學生創業能力與創新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
引言
我國正處于改革的關鍵時期,教育也面臨深化改革。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的優化和創新,可促進其全面發展,也能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奠定人才基礎。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增強創業創新教育的實效性,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和道德觀念,有利于提升其綜合素養,也能促進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創業創新教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一、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
實效性是指事物本身屬性,將其置于不同環境中相關定義也會有所區別。從創業創新教育角度出發,實效性是指教育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也是指教育質量的提升。教育實效性可體現創業創新教育的質量與效率,以多維角度出發了解創業創新教育,多元化體現及提升其實效性,可促進創業創新教育優化與創新,也能提升改革的針對性和系統性。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理念在不斷創新和優化,因此教育的實效性也具備動態化特征?;跁r代發展需要提升教育的實效性,才能基于學生發展需要推動教育發展,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構建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育體系。了解教育實效性,提升教育實效性,有利于增強我國教育水平,也能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形式。
二、提升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策略
(一)優化人才培養目標,提升實訓實習比例
隨著時代不斷轉變,社會的人才需求也發生變化,創業創新教育發展過程中,也應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目,推動人才全面發展,才能拓展其就業面,為其就業競爭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創業創新教育優化與發展時,應積極關注國家政策,并基于國家政策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均衡發展,提升實訓與實習,才能促進學生職業核心素養提升。新時代大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才能獲得企業的認可。因此大學生要在實訓和實習中了解企業發展需求,理清社會關系,提升自身社會適應力,才能在實訓過程中自覺擔當責任,實現個體價值。雙創教育的提出為大學生拓展就業面,也為大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大學生加強社會鍛煉,可為其創業奠定良好基礎。我國在發展過程中致力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業創新教育發展時也要切實以學生為主體,基于其發展需要提升教育趣味性,引導其在實訓與實習中感知思想政治魅力。以人為本促進人才多元化發展,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目標,才能符合不同學生發展需要,并推動創業創新教育現代化發展。
(二)建設協同育人平臺,展開公益化實踐
構建協同育人平臺,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可優化創業創新教育理念,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實效性。學校需要積極與科研單位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搭建育人平臺,才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機會,均衡理論與實踐比例,提升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可提升教育的針對性,也能促進大學生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全方位理解,更能促進創新創業課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創業創新教育以訓練學生實踐技能為主,因此產學研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強化職業生涯規劃。強化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其明確發展方向,確保其在正確的方向中發展與前進,可提升協同育人的效果。與此同時,學校應進一步豐富協同育人教育模式,構建與專業知識融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針,促進創業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以此完善傳統專業教育結構,能使學生快速提升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為其多元化就業奠定良好基礎??梢龑Т髮W生加強社會實踐,引導其在社會實踐中提升責任意識與擔當意識,從而為其職業核心素養提升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可促進大學生參與“與吾共舞”公益計劃,這一計劃旨在為老年人和留守兒童表演舞蹈,希望以此豐富其精神生活,緩解其治愈性壓力。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途徑也應多元化,國家可為大學生提供公益性補助資金,以此填補創新創業的社會服務空白,緩解弱勢群體的精神需求。
(三)創新產教融合形式,完善合作激勵體系
產業與教育的深入融合有利于創業創新教育發展,也能增強其實效性。學校和企業的有機合作能健全實訓實習平臺也能加強對實訓實訓基地的構建。傳統校企合作中企業缺少話語權,因此企業對校企合作的積極性也不高。為提升企業對產教融合的重視,學校應加強對企業的尊重和了解,切實增強其話語權,引導其在課程更新和教育模式優化中提出意見與建議,有利于提升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例如,學??沙闪I機構與企業進行溝通和互動,通過溝通互動,切實了解企業人才需求,基于企業需求對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可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為線上校企平臺搭建奠定良好基礎,學校和企業可共同構建線上全真模擬實訓平臺,以此引導大學生在模擬平臺中全方位了解企業實習狀態,促進大學生強化對自身薄弱點的針對性學習。并且,可適當將創業創新項目與企業進行聯合,以此促進大學生強化對相關項目的全方位了解,并為其提供多元化資金支持,確保其樹立正確的職業核心素養,為其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政府可在宏觀角度為產教融合提供多元化政策支持,鼓勵企業參與產教融合,并為參與產教融合的企業提供稅收和人才等一系列支持,以推動企業提升對產教融合的重視和關注,確保產教融合的深入發展。
三、結語
創業創新教育的發展和優化有利于完善素質教育結構。積極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有利于培養應用型人才,也能基于時代發展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從多元角度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優化創業創新教育理念,促進人才多元化發展,可為社會進步提供多元化人才力量。與此同時,創業創新教育創新時也要保持前瞻性和民主性,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服務,提升高等教育服務質量與效率,才能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創業創新教育形式。
參考文獻:
[1]梁朋.“雙創”背景下高等院校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3):1-7[2021-11-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384.C.20211101.1137.002.html.
[2]徐新洲.產教融合和科教融合驅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21):101-102.
[3]王慧杰,劉濤.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教學融合的邏輯思考與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