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美
摘要:“雙減”政策要求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凈化當前的學習環境,全面推動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文化水平,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閱讀是低年級小學生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探究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來優化課堂結構可以采用創新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小學生獲得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進一步使小學生獲得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有效方法;實踐探索
閱讀是語文課程當中的重要學習環節,也是學生獲得語文知識體系完善的重要部分,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尚未完全形成獨立閱讀能力,但這一時期的閱讀培養卻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語文教師在“雙減”背景下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針對課堂教學方法展開優化和完善,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為低年級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主動閱讀動力
“雙減”背景下,基于低年級小學生的這些學習特點,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來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學生主動閱讀學習的意識。在小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具備濃厚的興趣,那么就可以保障其擁有良好的學習動力。結合教師的指示和指導完成相關的閱讀學習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閱讀技能,這對于學生今后的閱讀學習發展而言奠定了堅實基礎,想要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教師就必須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利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推進閱讀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的樂趣。
1.以寫促讀。在教學《花的學校》這篇課文時,我通過對把事物當成人來寫這一寫作方法的介紹后,再把這個寫作方法制作成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擬人--打開趣味習作的鑰匙》微課,再通過微課平臺讓學生對這一寫作方法進行觀看及鞏固練習,學生愛不釋手,在體會習作樂趣的同時,不知不覺對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閱讀時,對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我的這節微課還獲得了貴州省教育廳舉辦的省級微課技能大賽一等獎。
2.以演促讀。在閱讀《狐假虎威》這一作品的過程中,我為學生設計一些游戲化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扮演自己感興趣的角色,通過實際表演的方式將整篇文章都呈現出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使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啟發并掌握文章主題,有效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在教學指導中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教學法等方式為學生呈現生動具體的內容,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通過形象的內容帶給學生直觀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學習效果。
3.以誦促讀。我也嘗試組織學生充當小小朗誦者,學習《聽聽,秋的聲音》這一節課當中,把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通過小組為單位,進行小型朗誦比賽,不同學生朗讀具備不同的特色。通過這樣的朗誦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內涵,豐富學生想象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二、主動探究閱讀問題,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展開閱讀教學指導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平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推動學生閱讀核心素養的提升。“雙減”背景下,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幫助學生深入感受文章包含的真實情感,全面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為學生閱讀綜合素養的發展提供有效幫助。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前可以引導學生首先思考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雷鋒叔叔是誰嗎?雷鋒叔叔是一個怎樣的人?請你們通過閱讀找到文中最感動人的地方”。這一系列的問題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帶著問題展開閱讀和探究,教師通過為學生完成相應的閱讀活動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章表達的真情實感,幫助學生體會到雷鋒叔叔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必須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并學會質疑,這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取得更多的積累和收獲。
三、豐富評價方式,注重評價學習過程
“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過程評價進行關注,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實時進行監督以及控制,對學生每一次學習當中的具體表現進行關注,并且要對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進行關注,將學生的進步當成評價的重要標準。比如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評價當中,會為學生提供針對學生自學結果的小測驗、抽查形式的個體小組呈現,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學生的合作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學生的合作水平,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隨堂測試,另外還包括課堂當中學生質疑意識、主動發言的情況,為學生構建起具有個性化、針對性的成長檔案,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評價,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形象,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教學《烏鴉喝水》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閱讀,評價方法即學生是否可以根據文章具體內容繪畫出整個烏鴉想辦法的過程,這一評價方法緊密與評價方法相結合,讓學生從小組自我評價入手,助力學生主動展開閱讀;這一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驗證文章提及的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喝到水,討論想要讓烏鴉喝到水還需要運用到哪些方法。教師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小組為單位呈現出多種方式,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然后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主,展開角色扮演,通過教師的評價促使學生更高效進行學習。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寫下自己的讀后感,在小組內部分享交流,小組選擇一位同學展開小組之間的交流,利用書面評價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總之,“雙減”背景下,為了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需要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豐富閱讀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琪.以部編版教材為例探討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文淵(小學版),2020(5):350.
[2]呂獻英.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方法探究[J].神州,2017(26):97.
[3]蔡志燕.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方法[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9(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