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
摘? 要:音樂既是一門課程,也是一門藝術,可以對人們的思想和感情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傳統的音樂課堂里,老師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完成音樂的創作和編曲。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透,音樂課程獲得了新的教育價值,成為學生塑造個性、發展道德品質的重要途徑。在中學音樂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察音樂書籍的德育要素。以多種方式為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和正確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變得更加陽光、誠實、善良。
關鍵詞:初中音樂;德育整合;途徑;方法
前言
初中音樂教育可以為學生打開學習專業音樂知識的大門,帶領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增強學生對于音樂的渴望,音樂教育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更應該將德育教育融入初中的音樂教學中,在學生的人生早期為他們樹立高尚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追求,寓教于樂。在音樂的基礎教學之上逐漸滲透積極的價值取向,為學生的未來奠定基礎。
一、合理設計音樂教學內容及豐富手段
音樂教學和德育的結合必然離不開內容層面的融合。內容是教育的載體,如果缺乏科學、系統、適合的教育內容,詳細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基本保障,德育教育是初中音樂課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目前,初中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大多以基礎課為主,德育內容的嵌入較少,為了在音樂課教學中提升學生德育素質,應從德育的基本內容出發,以人為本,深入研究德育的具體要求,將德育的內容合理的融入到日常教學生活中,設計音樂課的教學應該著眼于課程的自身的特點挖掘德育素材,將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內容合理安排到教學計劃當中。如在愛國教育的素材上選擇學習和欣賞《我愛你,中國》,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增強學生對國家和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讓國家觀念、愛國意識在廣大學生中牢牢扎根。同時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中考壓力,避免因德育教學而額外增加學生負擔,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同時應考慮到嵌入德育教育的相關內容,合理制定課程目標,完善音樂課的課程大綱。教師應潛移默化的在音樂課教學的同時完成德育教學目的。
二、融德育于直觀情境以挖掘德育元素
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在傳統的初中音樂課堂中,教師的教學工具較為簡單,可能是一副小風琴,一只笛子等,這讓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以及對樂曲的感知往往較為局限。在這樣的教學條件之下,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不能創設出優質的音樂課堂。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之下,能夠讓音樂元素中的抽象元素變得具體化,不僅能夠通過實質性的圖文并茂形式以及視聽的方式進行音樂教學,還能夠讓學生展示自我,扮演直觀的教學情境。
例如,例如,《洗衣歌》的欣賞,拓展學生對原民歌的理解范圍,使他們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洗衣歌》的旋律永遠流淌在學生的心中。充分了解藏族民歌及藏族舞蹈特點,并學跳藏族舞。本課教學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通過學生的聽、唱、看、感受、體驗、創作讓學生充分享受到音樂的美,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團結精神,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體驗音樂帶來快樂,自豪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融德育于教學中強化學生道德素養
教學活動時實現教育發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加以滲透分析。不僅需要在教學內容中對德育元素進行滲透分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指導,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對德育有重要的體驗,以此實現對自身道德修養的熏陶。在逐步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時,教師需要對教學活動開展優化設計,在實踐中融入德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的同時加深對音樂知識的掌握,讓德育素養的感知力得以有效提升,以此實現德育教育效果的發展。以豎笛的基本聯系作為研究案例,教師可以開展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此培育學生團結互助的學習精神。在講授豎笛相關的基本演奏技巧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練習,對實際的聯系結果進行評價。之后,依據不同的演奏風格和結果,評價指出學生在豎笛演奏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優缺點,并依據此開展新的分組。通過優勢互補的原則進行豎笛學習小組分配。在小組分配之后,教師讓學生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對各自豎笛演奏的心得體會加以分享交流。從而實現在交流中學習豎笛的演奏,加強學生豎笛演奏的技巧。所以,教師構建相互學習合作的平臺,依據學生能力進行優勢互補搭配,能夠讓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形成良好的互助關系。不僅學習到了知識,同時也對自身合作意識的培育有很大作用,起到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育與德育教育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二者都是中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都是為了要培養出順應時代發展且能夠有一番作為的新型人才。初中音樂教師應當主動地挖掘音樂課堂中的德育元素,并以多種形式滲透給學生,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人格。發展良好的道德情操,從而真正地彰顯音樂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毛靜.初中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J].藝術品鑒,2019(02):306-307.
[2]李宏宇.論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德育滲透教學[J].考試周刊,2019(01):176.
[3]束佳蓓.初中音樂教育與德育的整合途徑[J].戲劇之家,2018(2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