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各地紛紛制定了相應的減負措施。“雙減”政策所圍繞的重點是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提升課后服務水平和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其目的是促進教育能夠回到學校這個主陣地,從各方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能夠獲得全方面的發展。如何有效推動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落實成為了人們所關心的重點。小學課后服務的落實需要結合小學生具體的生活實際,結合小學生的心智發育水平,為小學生制定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活動既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教育需求,也能為小學生創造更加健康的成長環境。
關鍵詞:小學;課后服務;實施困境;解決策略
引言:
自從2017年3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并在文件中指出要充分發揮中小學校在課后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并且要利用學校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讓學校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的責任。[1]為了積極落實教育部關于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各地的學校也制定出了相關的具體實施策略,極大地幫助家長解決學生“放學早”“接送難”的困難。有些學校還將其看作一項重要的惠民服務工作,并將其納入了學校的常規工作中,以此來促進小學課后服務活動的真正落實。目前,多數學校都主動承擔起了學生的課后服務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主陣地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課后服務的涵義
隨著我國“減負”政策的全面貫徹與落實,小學生的在校時間愈發變少,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大力發展,雙職工家庭數量逐漸增多。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已經放學,然而家長并沒有下班,使得學生放學后出現無人看管的現象,導致學生在該段時間內的教育與安全成為多數家長所關注的問題。基于這種情況,課后服務的出現有效解決了小學生放學后的安全和教育問題。
二、小學課后服務研究的目的與價值
(一)研究目的
1.課后服務制度發展尚未成熟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促進了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但生活壓力也隨之而來。現階段,大多數家長都全身心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當小學生放學后家長仍未下班,為了可以有效保證學生的安全,學校就要對放學后并沒有被家長接走的學生予以看護,確保學生的安全。但大多數家長與學生對于學校提出了諸多的要求,各地區學校也依照具體情況,結合以往托管學生的經驗,展開課后服務,但小學課后服務本身的制度發展尚未完全成熟。
2.促進小學教育的均衡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貫徹,以及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發展的重點與方向就逐漸轉變為均衡發展。依照當前我國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達到平衡發展仍有一段距離,同時城鄉間的教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學校根據自身具體的教育情況進行合理的課后服務,不僅有效解決小學生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問題,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校師資問題,使得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得到充分提高,保障了學生的學習,從而促進小學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研究價值
1.理論價值
小學階段的課后服務主要是在現階段教學體制與教育發展中形成的,對于我國教育的平衡發展、教育公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小學課后服務能夠最大限度的為小學生帶來強烈的安全感與幸福感,不僅對學生的安全提供了保障,又大大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壓力。積極開展課后服務,既要認真研究課后服務的方法與內容,還豐富了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小學課后服務的開展在解決小學生放學后無人照看問題的同時,還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直接影響著教育的公平性與均衡發展性。
2.實踐價值
課后服務作為解決小學生因放學后無人看管問題的辦法,也就要對課后服務的普遍性和公共性加以重視。本文主要將重點放在小學課后服務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并詳細分析出現實施困境的原因,開展課后服務能夠有效解決部分小學生因家庭情況較差而不能獲得更多知識的現象,進而為小學生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實現了教育的公平發展。小學階段開展課后服務全面減輕應試教育所帶來的影響,使得教育效果明顯加強,實現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課后服務的實施困境
小學課后服務的開展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缺乏實施課后服務的場地和教學儀器設備;缺乏實施課后服務的專業教師;在實施課后服務時,教師的課后服務報酬機制建立得不是很完善。
(一)缺乏實施課后服務的場地和教學儀器設備
由于現在很多學校的學生人數過于龐大,很多教學設施已經最大化地利用到了日常的教學中。對于要開展的課后服務工作來說,缺乏能夠很好進行課后服務工作的場地。除此之外,課后服務的教學儀器設備也是相當缺乏的,這一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學校已經將教學設備全部用于正常的教學中,對于要開展的課后服務工作,很難拿出更多的教學儀器設備。
(二)缺乏實施課后服務的專業教師
教師的缺乏也是現在很多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某區56所中小學僅有在職教師1990余人,全區90%的學校都存在缺乏教師的現象。學校能夠實施正常教學的教師都很缺乏,更別說是實施課后服務的專業教師了。小學課后服務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師,特別是需要一些能夠為學生開展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的專業教師。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是小學生們比較喜歡也比較感興趣的課程。將這些課程增加到課后服務中,能夠提高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使小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實施課后服務的報酬機制不完善
小學實施課后服務是一件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事情。但對于在平時的工作中已經承擔著超負荷重任的教師來說,他們對于實施課后服務的激情不是很高。據調查,即使在沒有實施課后服務的時期,他們在小學生放學回家后,仍然承擔著備課、批改作業等課后任務。因此,應該加大對課后服務報酬機制的完善,提高教師對課后服務的熱情,提高課后服務的質量,推進為學生減負政策的順利進行。
四、小學課后服務實施困境的成因
通過詳細梳理小學課后服務的實施困境,知道當前的課后服務仍舊存在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困境的形成,以及如何有效的解決是重點研究的為。
(一)家校之間的溝通互聯有待增強
由于學校與學生家庭之間嚴重缺少相互溝通,使得課后服務在學校開展所得到效果并不理想。課后服務本質是對家庭教育的轉化,教育內容并不是正式的教學課程,但也是與學校教育密切連接的核心教育內容。小學生作為課后服務實施的主體,學校對課后服務中所有的實施環節中欠缺一定的重視與把控,在正式實施課后服務的過程中,多數學校都只是單純從學校情況出發,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家庭對課后服務所提的需求,使得在正式的實施過程中學校和家長之間有著不同的需求,如學生家長下班時間與課后服務時間存在沖突、課后服務的活動形式與活動內容過于單一化、欠缺具有特色的活動等。多數學校只會向家長告訴課后服務或者通過協議簽訂的方式進行協商,并沒有與家長之間深入討論有關實施課后服務的種種細節,使得學生家長并不清楚子女在學校托管的時間內在做些什么,而學校也尚未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家長詳細的反饋,進而讓很多家長對課后服務產生反感。除此之外,學校在進行課后服務的過程中,并沒有及時公布具體的實施內容和事項,缺少一定的透明性。所以,學校在開展課后服務時應圍繞學生開展,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掌握家長的需求,同時依靠校外力量更好的開展小學課后服務工作。
(二)教師權益與課后服務存在沖突
學校所承擔的課后服務活動,最關鍵的實施者必然是教師,教師作為全面貫穿于課后服務活動的主要執行者,應對課后服務的內容、形式以及學生的安全予以重視。教師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必定會觸及到自身的利益,因此就會產生對應的阻礙因素。現階段,我國小學學校的教師數量較為緊缺,每一位教師所負責工作相對過于繁重,學校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師全身心為學生無私奉獻,更不能指責產生抵觸情緒的教師。由于教師本身的教學任務過于繁重,在此基礎上延長課后服務時間,使得工作量明顯增大,長此以往會讓教師產生敷衍的態度以及懈怠的思想,直接影響到教師對本職工作的積極性與開展課后服務的質量。教師權益與參與課后服務其實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有效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教師對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保證課后服務的工作質量。目前我國政府為了可以充分保證教師的權益,通常會給參與課后服務的教師一定的補貼,雖然這些薪酬較為微薄,對教師所產生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強,所以如果單純依靠物質補貼來解決教師與課后服務間的矛盾,難以得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學校需要從根本上降低教師的工作量,對師資投入予以加強,確保教師的專業性發展。
五、小學課后服務的有效解決策略
我國當前的課后服務實施出現困境主要是因為服務工作的標準化、常規化以及豐富化尚未成熟。課后服務工作本身作為一種社會型公共事務,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往往會暴露出一系列復雜且系統的問題,甚至涉及社會中的方方面面。基于這種情況,在解決課后服務實施困境的問題時,需要重點關注課后服務的協同性與綜合性,借助多元體的廣泛參與和雙向互動,逐漸形成一種政府主導、家校共建、家委協同的新局面。為了能夠更好地實施課后服務,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出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為課后服務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具體措施為,有效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為課后服務提供保障機制;有效發揮學校的管理作用,促進課后服務的具體落實;有效發揮社會的參與作用,增加課后服務的多樣性。
(一)有效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為課后服務提供保障機制
此前,教育部有關部門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財政補貼”對教師的課后服務進行適當的補助,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教師實施課后服務的報酬的來源問題。政府除了補貼教師的工資外,還應該加大對學校課后服務場地、教學設備的建設和維護上的財政支持,以及對功能教室、藝體教具等資金上的投入。此外,政府還應該重視課后服務的公共安全問題,比如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對安全問題嚴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監管,消除安全隱患,為小學課后服務提供安全的保障機制。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還應該加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探索出學校內部與外部良好的合作渠道,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在課后服務的工作中積極引進優秀的校外力量,最大化發揮校外力量在學校課后服務的促進作用,以此來有效緩解學校本身的教師壓力與物力壓力。
(二)有效發揮學校的管理作用,促進課后服務的具體落實
學校是實施課后服務的主陣地,對課后服務具有著管理作用。課后服務并不存在于正常的教學范疇之內。目前,也沒有強硬的規定,學校必須實行嚴格的課后服務。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還是家長,在課后服務工作中,都是本著自愿的原則來進行實施的。目前,學校的在職教師是課后服務活動在具體實施中的參與者和實施者。[2]學校在面對教師進行課后服務這項工作時,應該給予在職教師很大的支持。除了資金上的補償之外,還應該給予精神上的嘉獎,可以將其列入年終的績效考核中,與教師的評先評優進行掛鉤,從多方面對教師參與課后服務進行鼓勵,以此來提高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是小學課后服務實施的主渠道,應該對小學生的課后服務工作進行嚴格的管理,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課后服務,促進課后服務工作的有效落實。
(三)有效發揮社會的參與作用,增加課后服務的多樣性
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具有著多樣性和分散性特征,僅靠政府和學校的力量對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進行管理和支持顯然是不夠的。因此,小學課后服務工作需要社會力量來進行參與,比如家長、社會群體等。伍南霖、路晨提出了設立家校合作的課后服務模式,拓展了課后服務模式內容。[3]首先,可以組建一支由家長和志愿者組成的志愿服務團隊,為小學課后服務提供幫助。其次,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來促進課后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選擇一些具有較好服務能力,較好心理素質,以及對工作愿意付出熱情的家長組成固定的團隊,對小學課后服務現場進行輪流查看和值守。再次,應該積極鼓勵社會公益人士的參與。選擇那些比較年輕和具備一定的專業教學經驗的熱心人士,使其參與到具體的課后服務工作中。最后,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對社會志愿服務者進行專門的培訓,使其逐漸成為小學課后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力量。
結語
小學課后服務不僅符合政策的要求,也能夠滿足家長的合理訴求,更能夠增強教育的服務力量,減輕學生的負擔,使小學生在一個健康、快樂、幸福的環境中成長。另外,小學課后服務還可以縮小學生之間的成長差距,體現出教育公平的價值和意義。實施小學課后服務時應該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積極尋求一些合理科學的解決方案,有效解決家長遇到的現實問題,促進個人發展、學校發展、教育發展和社會發展的統一。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逐步推進,以及對教育的大力投入,小學課后服務工作會朝著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具有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J].基礎教育參考,2017(9).
[2]韓登亮,郭翠萍.我國課后服務政策實施的理性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9(33):25-27.
[3]伍南霖,路晨.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學生校內托管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9(19):81-83.
[4]李宏.小學課后校內托管服務的實施困境與協同治理實踐研究[J].教師,2021(23):66-67.
[5]鮑楊.小學階段課后服務實施困境略談[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6(01):89-90.
[6]王海燕,李國峰.小學生課后服務的現狀調查研究[J].文學教育(下),2019(07):56-57.
作者簡介:
陳沖,男,漢族,(1981—),男,安徽宿州人,菲律賓克里斯汀大學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