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良秀
(建甌市東峰鎮經管站 福建 南平 353121)
增加農民的實際收入,進一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當前社會主要解決的問題。增加農民的個人收入,可以提高農民的消費水平,從而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還可以推動教育發展,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推動農業生產規模化,增加就業機會留住人才,進而發展農村經濟。
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大農村產業化的規模,從而有效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此,在新農村建設期間,要大力發展核心和規模化產業,提升農村生產產品質量,增加銷售總額,以此壯大農村產業,拉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1]。
現階段,在社會經濟發展時,區域經濟差距正在逐漸擴大,尤其是內陸城市與沿海城市、小城市與大中城市的群眾消費能力差距較大,提高了部分區域群眾的生活壓力,造成了不平衡的資源分配情況,大大降低了區域落后地區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能夠有效縮小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可以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單一結構的農業產業問題。
第一,農業產業是農村地區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在種植農作物售賣的過程中,絕大多數農民并沒有積極主動地引進現代化新型技術,產業生產單一化比較嚴重,缺乏專業科學的指導,從而難以全方位地增加農作物產量,許多時候成本投資與經濟收入呈反比,這種情況大大阻礙了農村地區的發展。
第二,在許多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不重視調整產業結構。在發展第二、第三產業時,出現了發展不全面以及水平較低的現象,不僅如此,許多農村中的第二、第三產業由于人才不足、資金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長時間處于虧損狀態[2]。
基礎設施不完善是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之一。近年來,東峰鎮不斷完善交通設施,累計投入了2 億多元實施東峰至裴橋、裴橋至銅場、桔口至東山下共計20 多km,還實施3 級公路改建工程、東峰綜合運輸服務站一期項目建設、集鎮環鎮路Y344 改造工程等。但偏遠地區物流不夠完善、無公交線路,村民的出行主要依靠自行車、電動車,只能滿足日常需要,難以滿足旅游、工廠的需要,嚴重影響了農村地區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13]制備訶子提取物。稱取訶子粉適量,用適量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濃縮至約藥材量的一半,再加入等體積的95%乙醇,攪拌均勻,靜置12 h后,濾過,濾渣用60%乙醇洗滌,合并濾液與洗液,減壓回收乙醇,冷凍干燥后即得訶子提取物(每1 g提取物由2 g訶子粉制得),備用。
農村科學技術水平低下是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又一個問題。
第一,東峰鎮因地處山區,受地理環境限制,無法實行全面的機械化作業,并且在耕種的過程中,農民不重視新興技術。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應用新興技術能夠提升種植效率,還能減少農民的勞動力。但在種植農作物時,大多數農民慣用于傳統落后的耕作模式,親力親為地耕作,例如土壤翻新、播撒種子等,沒有廣泛地應用新興技術。
第二,農民跟風意識強,如現在價格高的農產品,第二年就全面耕種。由于市場需求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如若只是單純效仿選擇耕種品種,難以真正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導致這樣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農村地區沒有較高的科技服務水平,不能科學預測市場實際情況。在科技效果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下,大多數部門開始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意識,明確了科技在農業方面的價值和作用,逐漸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但是由于農民沒有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想要熟練應用新型科學技術,需得到專業人員的指導,再加上相關的政府部門沒有高度重視這一點,開展相關服務活動少,導致無法提升農村的經濟水平[3]。
雖然東峰鎮開展了小額信貸、惠農卡等一系列惠農貸款政策,但是不健全的農村金融發展體系依舊是東峰鎮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之一。
第一,針對金融項目,真正適合農村發展的數量少之又少。現階段,在國家出臺相應政策的影響下,部分銀行積極開展了農村辦理業務,但是農村經濟發展沒有較高的水平,并且農民可用資產較少,因此銀行開設的相關業務數量并不多,只有少數的業務內容與農村有關,這樣的情況使得發展農村經濟時,無法充分發揮金融項目的作用。
第二,針對金融項目的價值和作用,許多農民沒有相關的意識和認知。農村是我國大多數農民生活的地區,不能及時了解外界的變化和改變,不關注金融行業,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導致許多農民十分排斥投資行為,無法全面推動農村金融行業發展。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分別是推動農村產業規模化發展、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種植科技水平、健全農業金融結構,以下針對這4 點進行說明。
推動農村產業規模化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農村經濟的路徑之一。
第一,持續打造竹木、種業等產業集群,支持福建華宇集團有限公司等竹木加工企業轉型升級,助力建甌市筍竹產業集聚集群發展。謀劃茶葉精深加工項目建設,培育新增長點。政府應積極引導和鼓勵當地企業在農村地區開展投資建廠。優化第二、第三產業結構是改善農村現有產業結構的重要方式之一。當地大企業經濟實力較高,能夠熟知和掌握當地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在全面勘察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和現狀后投資建廠,能夠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和就業途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發展農村經濟。
第二,高度重視農業產業鏈,保證產業鏈的完整性。當前,種植農產品、零售農產品是農業經濟的主要活動,周邊主要是售賣農產品的地區,沒有針對現有市場范圍進一步擴大,這種情況難以有效提高農民的實際收入。為此,建立健全農業產業鏈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途徑,連接各種活動,主要有后期售賣、加工農產品、種植農產品等,以此實現集約化發展和經驗,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是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之一。
第一,結合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統籌鄉村建設項目、資金、人才等各類資源,加快農村公路、供水、環保、電網、物流、信息、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從而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第二,要與時俱進,在完善道路交通后,建立契合當地農村的物流體系。這樣一來能擴大農產品售賣范圍,還能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所以在發展農村經濟時,要注重物流體系的建設問題,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打造完善的物流運輸線路。
提高農業種植科技水平是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之一。
第一,農民要高度重視新型技術。目前,在實際耕種過程中,農民沒有積極引進和應用新型技術,也沒有意識到新型技術的實用價值。為此,政府要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扎實推進閩北烏龍茶科技小院、映山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示范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推廣新技術。積極宣傳相關內容,提升農民相關意識和認知,從而在實際種植中引進和應用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針對農村地區,要提升科技服務水平。政府在開展相關活動時,要開展講解或者服務工作,從而使農民全面掌握和熟悉相關技術。
健全農業金融結構是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徑之一。
第一,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政府要積極鼓勵和引導銀行開發相關的金融業務。
第二,要打破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改善農民心目中金融項目的印象,積極開展相關教育和思想宣傳工作,使得農民能夠意識到金融產品發揮的作用和真實價值。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農村經濟勢在必行,可以通過實現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健全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種植科技水平、健全農業金融結構等方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