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安,任長秋
(1.正安縣農業農村局農業園區壩區辦 貴州 遵義 563400;2.正安成吉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貴州 遵義 563400)
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關系著農業現代化發展與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笆奈濉币巹澗娃r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打造更專業的農業發展團隊、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真正實現農業生產的增產增效、落實鄉村振興發展中資源節約與環境和諧發展等提出了建議和要求?;诖?,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發展,優化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力度,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更多動力,成為我國高山丘陵地區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迫切任務。
文章主要以貴州山地農業生產活動為背景,研究我國高山丘陵地區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貴州地處云貴高原東部,平均海拔約1 100 m,有著“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之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山地占總面積的61.7%,丘陵占總面積的30.8%,山間平壩僅占總面積的7.5%,且主要集中在黔中的貴陽、安順一帶。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了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阻礙了山地與丘陵地區土地流轉工作,并且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的實施,對鄉村振興發展有重要意義。通過基層農機管理和技術推廣,鄉村農業發展機械化水平提高,并且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動力[1]。尤其是擴大綠色產品市場,對農機技術需求明顯增加,農機技術作為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農機的科學管理與技術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農業經濟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鶎愚r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幫助農業生產提高生產技術,節省生產資源。尤其是貴州地區,受到地塊小、水土流失等因素影響,農業生產發展緩慢[2]。應大力推廣農機技術、因地制宜改善當地環境短板、提高農業生產的適應性、改善水資源與土地分散等問題,打造更加完善的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量。
在鄉村振興發展中,傳統農業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現代化農業發展。加大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種植技術的創新,減少農業生產中農藥的使用,有效控制肥料,提高產量的同時,改善肥料中化學藥劑對土地的污染,保證土壤肥力[3]。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注重生態環境的平衡,農機的應用,種植技術的創新,協調土地使用與土壤環境保護的關系,科學消除農業生產矛盾。
農業作為重要支柱,農業資源節約至關重要?;鶎愚r機管理模式的完善,技術推廣力度的加大,必須注意農村環境的保護[4]。保證農業產量的同時,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中,融入更多資源節約與環保等元素。科學處理農作物垃圾,充分挖掘農業資源,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
傳統農業生產主要以人力為主,牲畜為輔,雖然不斷推廣農機設備與技術,但是受交通、動力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導致農機不能順利到達耕地,無法發揮機械耕種的作用。貴州在脫貧攻堅戰中,基本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基層農村的道路、水電實現了村村通、組組通、戶戶通,產業發展集中區域修通了產業路,為基層農機使用、管理與技術推廣提供了基礎條件。
基層農機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農機深入基層中,沒有設定專門的管理單位。雖然部分地區設置了專門的基層農機管理機構,但是對于農機管理工作重視不夠,甚至管理人員身兼數職,再加上相關管理體系不完善,很多農機管理措施都停留在表面,基層農機存在很多管理隱患。農機技術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不及時、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等原因,限制了基層農機管理水平的提高與技術的有效推廣[5]。
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必須深入農村基層才能取得理想的推廣與宣傳效果。但是當前這方面的人員十分短缺,現有的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團隊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有待提高。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沒有定期組織專業培訓,導致對新型農機技術掌握不及時,影響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步伐,導致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效率低。
當下農業機械發展,主要應用對象以平原與淺丘地區為主,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機使用效率,改變了農業生產模式,但是卻存在局限性,針對高山山地條件的農業機械研究較少。雖然目前市面上小型農機類型、品種較多,但是整體適用性不強,不能適應山地丘陵等作業條件較差的耕種區域。雖然平壩地區頻繁使用農機設備,但是設備出現問題概率較高,不僅影響到農機的正常應用,而且還會阻礙農業機械化發展以及技術推廣。整體來講,農業機械更新換代水平有待提高。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中,農業機械化占據重要地位。雖然當下農業機械化研究力度加大,并且已經形成機械化發展雛形。但是從整體角度出發,基層農村農機資源相對分散。就貴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來講,以小型農用機械為主體,多數以農民單獨購買,并沒有形成整體農機推廣系統。如此一來就會影響到農機資源在農業化發展中的價值。應根據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從農業生產社會化角度出發,加大服務推廣力度,將分散的農機資源有效整合,組建相對穩定、專業的農機操作隊伍,形成更先進的基層農機應用管理、技術推廣隊伍。
在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中,進一步對農機管理模式進行革新,不斷完善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真正做到責任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在農機管理模式中,首先,制定嚴格的監督機制。以縣、鄉、村為中心,創建聯合監督管理平臺,詳細劃分農機管理的責任,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其次,鼓勵農戶積極參與到農機管理監督中。加大民主監督力量,吸收、采納農民提出的意見,改善農機管理中的不足;再次,構建考核系統。針對性地進行管理考核,從綜合角度做出客觀評價,實現農機管理相關策略的真正落地;最后,互聯網的科學滲透。構建數字化農機管理模式,深入基層考察農業發展情況,擴大數字化覆蓋范圍,科學利用新媒體,有效宣傳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
農機管理及技術推廣緩慢,除了體系與宣傳不到位之外,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售后服務等也是重要因素。根據農機使用以及技術推廣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專業培訓,打造更專業的管理與推廣團隊。以鄉村振興為前提,科學利用國家政策補助資金以及各級政府和農業科技企業的技術作為支持,聘請專業農業技術人才深入農村現場指導。加大對農業專業人才培訓力度,不斷輸出農業專業人才,壯大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團隊。農機管理不能忽視售后指導與服務,這關系到農機推廣銷售信譽的建立與市場的擴大,并且影響技術推廣效率。售后工作的開展,應從為人民服務的角度出發,完善售后服務體系。農民購買農機后,安排專業人員上門指導操作,保證農民熟練操作后,安排好一系列的售后工作。
任何時候農機的使用與技術的實施,都需要專業人員的示范才能發揮出最大價值。在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中,為了改善與農村脫節的現狀,必須加大銜接力度,積極打造專業示范區,保證農機與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作用最大化。需要注意的是,所有新型農機生產以及進入市場,都必須由農業技術人員驗證認可。在農業生產使用前,抓住推廣的關鍵階段,科學為農民示范操作,引導農民正確操作。以農機示范基地為中心,采取新技術,使用新農機操作,讓農民群眾能夠真正看到效果,這是最有力度的宣傳手段。政府在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示范區示范操作的過程中是重要推廣與宣傳角色。農民在政府的鼓勵下,積極參與到示范操作中。打造專業的示范區,資金、場地、人力等資源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示范前需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保證能在實際示范中體現出農機與技術的優勢,賦予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專項技術服務優先權限,以此為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創造理想的環境與有利條件。
在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中,若局限于傳統推廣手段與領域,農機管理水平必然提升緩慢。結合當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具體情況,為了更順利地推廣農機管理與技術,將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價值最大化。明確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的核心,從鄉村振興發展角度出發,及時對推廣領域進行拓展,科學提升農業生產質量,提高農民經濟收益。在拓展推廣領域期間,深入田間地頭是必要環節,充分了解貴州地區農業發展,注意對各方面資源的節約,創新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融資方式,提高領域拓展的經濟能力。貫徹落實國家提出的相關發展政策,鼓勵更多農業企業參與到農機與技術推廣中。既可以改善鄉村農業發展資金問題,又可以完善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宣傳體系,積極對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領域進行拓展。
在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中,不能將思路局限在農機管理與技術本身,還要在農機管理與技術提供農業生產的優勢下,加快農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農業生產活動的實現,必須有水源的支持,同時這也是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的重要基礎。綜合貴州地勢結構與雨水情況,從季節性調節灌溉角度出發,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尤其是植保用水的建設,可有效地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在此基礎上能夠順利完成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工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更多幫助。
對于鄉村振興來講,農業發展是關鍵動力。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積極加大基層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力度。借助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提出的各種支持政策,創新農機管理模式,增加技術推廣途徑。組織農民參與到專業技術培訓中,提高農機操作熟練度,做好售后服務,科學解決農機使用故障。打造專業的農機管理與技術推廣團隊,實現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