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岑
(南京市廣播電視大學浦口分校 江蘇 南京 210031)
為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要求,農業農村部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116 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應用策略。在現代農業發展進程中引入物聯網技術,有利于促進農業信息化發展。然而,因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農產品配送模式較為滯后,不利于農產品流通信息化發展。對此,借助物聯網技術對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進行優化,不僅可在整個物流過程中保障產品質量,而且還能提高配送效率、控制配送成本。
物聯網是一種獨特的信息技術,預示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2]。物聯網技術是一項關鍵技術,能夠將物與物進行有效連接,實現從信息交換到物物交換的轉變。物聯網技術的出現,掀起了第三次信息技術浪潮,將互聯網技術真正融入實際生活中。建立網絡體系的根本出發點在于監測與控制物品,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一般情形下,構建物聯網需要以通信設備為基礎,主要包括紅外線感應器、GPS、傳感裝置等,將先進設備同網絡連接起來,傳導有關信息,構建智能化、系統化的網絡管理系統。
采取合作模式,把廣大農民納入合作社保障范疇,對農產品物流主體進行優化,對物聯網、農產品物流信息網與因特網進行一體化建設,構建農產品供應鏈管理新平臺,實現暢通對接與共享生產資料、生產技術、信息服務等信息。同時,農村合作社、種植大戶、經銷商與承運商有效聯合,在各城市設立農產品銷售站點,逐步形成密切合作的經濟組織,構建農產品供銷網絡,對各城市農產品銷售情況進行全面收集與及時反饋,確保物流主體能夠對市場動態及農產品信息進行準確了解,強化自身風險意識與抵抗風險的能力,最終實現共贏。
建立農業生產信息監測系統是為了實現鮮活農產品物流管理智能化。在該系統中,無線網和互聯網作為核心網絡助力系統運行,底層采用二維碼、RFID射頻等技術實現對鮮活農產品信息的采集獲取。該系統在傳統鮮活農產品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上實現室內定位、遠程盤點和自動校核等功能。系統整體架構如圖1 所示[1]。其中,感知層采用了二維碼掃描器、車載定位終端、RFID 閱讀器等各種傳感技術,可迅速把所收集的信息傳輸到共享平臺,如土壤酸堿度、水質、溫濕度等。定位標簽和車載終端用來采集鮮活農產品物流信息,RFID 閱讀器等用來獲取鮮活農產品在不同環節運作下的相關信息。在整個物流環節中,借助PDA 手持終端,通過鮮活農產品二維碼更新托盤標簽信息。RFID 閱讀器也能夠通過閱讀托盤標簽信息核對鮮活農產品信息,通過對RFID 閱讀器的遠程控制讀取儲位標簽,以獲取實際信息。感知層獲取相關信息以后,將其傳輸至網絡層,網絡層則借助基礎承載網絡將農產品信息傳輸到應用層,為感知層中的農產品信息傳遞、路由與控制提供技術支持,確保數據能夠在網絡中暢通地傳遞與交換。應用層則采用物聯網技術,統一管理不同類型的感知數據,智能化管理農產品。在物聯網中,鮮活農產品生產信息監測系統就像一個信息平臺,在不同流通環節中透明化、可視化監控、控制與溯源鮮活農產品[2]。同時,不同市場參與人員可共享信息,準確預測鮮活農產品市場的需求,對供求變化進行準確把握,確保供需始終處于平衡狀態,預防出現盲目生產的情況。
物聯網的迅速發展必然會促進鮮活農產品流通渠道的改革與升級[3]。在我國,農業問題備受關注,國內外頻繁出現的食品安全事件充分反映了應重點思考如何監控食品生產到流通的各個環節的問題。對于食品的安全管理而言,應確保從田間到餐桌整個流程的安全性。對此,需要借助物聯網技術,構建一個鮮活農產品全程監控系統,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監控系統中引入智能化監測儀及條碼技術,仔細檢查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商場上架等各環節的安全情況,如實整理與記錄,及時把結果傳輸到食品安全溯源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統一發布農產品安全信息,各地區消費者、承運商能夠在平臺上查詢貨物生產日期、原產地、檢測結果等相關信息,一旦出現問題,可迅速找到問題環節。
積極研發各種實用性應用程序,如食品安全溯源、預警與應急處理、信息發布、統計報表和數據挖掘、數據訪問安全控制等[4]。同時,用戶可借助客戶端、查詢機、手機等多樣化渠道迅速訪問平臺,同生產檢驗、監管及消費等相關環節連接起來,真實了解生產與流通的整個過程。一旦出現問題,可基于溯源迅速召回與控制,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構建物聯網農產品綠色信息網絡體系,共享整個農產品流通數據,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不暢通的問題[5]。首先,將物品相關名稱、產地、類別、日期等信息寫入電子標簽并把電子標簽貼在物體表面,后續流通過程中借助數據編輯器實時更新流通價格信息。其次,在生產流通過程中,附有產品信息的電子標簽可借助自身能源或外部能源把所存儲的信息迅速傳輸出去,天線接收后便傳輸到閱讀器,通過閱讀器的準確解讀,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解讀的數據信息。再次,計算機通過網絡連接到物聯網數據庫,實時更新數據庫數據,共享產品信息。最后,將計算機與顯示設備、打印設備連接起來,為廣大用戶提供便捷。
隨著物聯網技術日趨成熟,在企業管理尤其是物流管理領域,物聯網技術已經獲得了廣泛應用,展現出相當大的優勢,因此被越來越多企業管理者發現并重視,但在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的具體業務方面,物聯網技術的發揮空間還很大,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利用物聯網技術優化鮮活農產品物流配送路徑,可有效解決流通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安全不達標等問題,確保農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聯網技術運用過程中,政府應積極引導與鼓勵,在技術研發方面提供資金與政策支持。同時,在推廣過程中,立足于市場廣泛探討有效的商業經營模式,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