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清
摘要:在幼兒園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對幼兒創新能力和開拓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就在幼兒園教學中如何實施創新教育展開探討,希望能為幼兒園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創新教育;實施策略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是他們認識世界和感受世界的主要場所,也是首次離開父母獨自體驗生活的場所。此階段的幼兒有較強的可塑性,對幼兒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都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很多幼兒園在開展教學時依然沿用老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當前幼兒的實際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幼兒教學環境,其實就是指幼兒園為幼兒提供最為真實的環境,同時包含了健康的心理環境。從幼兒園角度來說,物質的多樣為教育的開展提供了保障,也為幼兒的娛樂提供了游戲基礎。因此,教師要從幼兒的實際需求和幼兒園實際情況出發,以保障物質基礎的豐富性,引導幼兒通過游戲學到知識。幼兒喜歡玩玩具,然而種類不同,玩具對幼兒的教育價值自然也就不同。教師的評價要以玩具的可操作性為標準,只有玩具具備了可操作性,幼兒在玩耍過程中才能提升動手能力。有些教師常常會將玩具包裝起來,不允許幼兒隨意觸碰,以免損壞,這種情況下不僅幼兒的動手能力得不到培養,同時還會抑制幼兒的天性,不能發揮幼兒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尊重幼兒的主體性
在以往開展教學時,教師往往不重視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的學習十分被動,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應當關注幼兒的主體性,如果幼兒有自己的想法,教師要鼓勵他們勇敢表達,并給予肯定,這樣幼兒會更加積極、主動,進而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一般情況下,傳統的教學模式更重視課堂教學,反而忽視了各種實踐活動。教師成了教學主體,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規定來,這樣不僅會傷害幼兒的自尊,還會影響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另外,重視幼兒的主體性,并非限制幼兒的行為,也不是說幼兒可以在課堂上大吼大叫、隨意亂跑,而是要采取張弛有度的方式,不要過于約束幼兒,在保證課堂紀律的前提下,適當鼓勵幼兒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如鼓勵幼兒通過畫筆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然后再用語言解釋。除此之外,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思維和行為的變化,打破其思維定勢,在適當時給予鼓勵,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
三、讓幼兒學會探索與獨立思考
教師要鼓勵幼兒積極探索。當幼兒遇到新鮮事物時,教師不要立刻告知幼兒這是何物,有什么功能,而要鼓勵幼兒進行探索,發現事物的奧秘,從而加深對新事物的了解。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對了解和探索新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也體現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創造性。幼兒想象力較豐富,但是表達能力較弱。除了語言,他們表達想法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畫畫。對于幼兒來說,世界是多彩的,教師要引導幼兒用畫筆將幻想中的世界勾勒出來,充分發揮其想象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幼兒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是游戲環節。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與創新有關的主題游戲活動,更新傳統教學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開闊幼兒的學習視野,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
四、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教師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對于年齡偏小的幼兒,教師為其講述故事;對于年齡偏大的幼兒,教師可以鼓勵其自己講述故事。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之間相互分享故事書,或者交換閱讀,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量。在學習過程中,幼兒總是對一些事物感到好奇,如太陽為什么東升西落,打雷時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等,日常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會引發幼兒的疑問,這正是他們求知欲的體現。教師可以將他們提出的問題整理出來,采用游戲的方式引導其自主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做科學實驗,通過實驗讓幼兒感知探求知識的快樂,進而提升積極性,掌握并鞏固所學知識。
五、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學內容主要由教師來講解,要想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才可能實現預期目標。因此,教師應該改進和創新傳統教學模式,從幼兒園實際情況和幼兒身心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豐富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同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讓幼兒學會從多個角度探索和解決問題。
六、結束語
對于幼兒來說,幼兒園是培養其創新意識的主要場所,教師要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創新和完善教學模式。幼兒教學內容的制定,應該從幼兒實際情況出發,實施鼓勵教育,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進而更好地開展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吳媛媛.新時代下幼兒教育的創新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9).
[2]肖瑩瑩.創新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實施[J].成才之路,2014(24).
[3]薛春雷,沈明.關于幼兒園實施創新教育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