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劍月
摘要:東錢湖有著悠久的文化和豐富的水域資源。幼兒園“親水”課程旨在了解、傳承“錢湖文化”,開展戲水活動,增強幼兒節水、愛水、護水的意識。在“錢湖文化”的熏陶下,結合“親水”活動,讓幼兒追趣探究,在提升幼兒探究能力的同時,發展幼兒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力,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深遠影響。
關鍵詞:本土資源;教育原點;錢湖文化;“親水”課程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認識到本土文化對發展幼兒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逐漸重視從本土資源中挖掘幼兒園的課程資源?!板X湖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載體之一,富有濃郁的本土氣息和本土特色,而觀邸幼兒園地處東錢湖觀邸小區內。東錢湖的幼兒有自己的特點,住在具有“錢湖文化”背景的環境中,他們的思維、情感與其他地方的幼兒有所不同,到底什么樣的教育更適合湖邊長大的幼兒?幼兒非常喜歡玩水,選取水資源進行“親水”課程是否會有行而上的效果?我們是否可以利用“錢湖文化”用幼兒熟知的事物來延伸課程?“錢湖文化”有哪些魅力?“親水”課程包含哪些內容?它們將為幼兒的學習和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呢?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一、生命詩意棲居之所
東錢湖兼具西湖風韻和太湖氣魄,有悠久的江南歷史文脈和吳越特色,尤其是它的湖文化、水利文化、石刻文化、陶瓷文化,龍舟節、湖泊休閑節、冬捕節等都是幼兒進行學習觀察、社會實踐的豐富資源,讓幼兒從身邊的事物開始進行相應的活動,在傳承“錢湖文化”的同時,賦予其新的教育內涵和契機。結合湖的節日、湖的生態、湖的文化是開展“親水”課程強有力的支持。“親水”,即走近水、親近水、嬉戲水?;诖?,“親水”課程也指各種形式的幼兒感知水的活動的綜合,而“親水”又指向于親近湖文化。
利用獨特的地理自然環境和特有的文化資源環境設置“親水”課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開展各項有關水的活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可謂得天獨厚。
二、回歸幼兒的生活體驗
有人說:有什么樣的活動,幼兒就有什么樣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關注活動中的人、對象和方式。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教師給予充分自主的前提下,通過獨立、自由地與湖泊、蘆葦、花、草、樹、沙、水等自然事物進行互動,獲得情感、認知和能力的發展。從而形成“親水”課程實施的核心理念——自主、自然、自由。同時,課程立足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生活經驗,圍繞“親水”基地、“親水”社團、“親水”活動三大板塊構建課程框架,通過項目社團推進課程實施,力求在“親水”課程中落實核心素養。
我們所構建的“親水”課程,重視幼兒的自然屬性,遵循幼兒發展的天性,處處彰顯教育的人文情懷。
1.利用“錢湖生態”打造“親水”基地
(1)養殖——生態養殖基地。
東錢湖水資源豐富,不僅是魚米之鄉,而且還是水生生物聚集之地,青魚、草魚、銀魚比比皆是,蘆葦、荷花、花葉蘆竹數不勝數。為此,在班級、一樓樓層創設生態養殖基地,在廢、舊透明瓶中進行水蔥、鳳眼蓮、吊蘭等水生植物的水培種植,同時結合錢湖魚的飼養,水中有草,草中游魚。在養殖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同情心和責任心等社會性品質。
(2)護水——水資源保護基地。
廣袤的水資源需要每位錢湖人的保護。幼兒園創設了水資源保護基地,幼兒通過調查問卷、資料收集尋找錢湖境內需要改善的水區域,再通過小組討論、計劃商定確定護水行動,借助家長的力量開展小組護水活動,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2.依托“錢湖文化”設立“親水”社團
東錢湖是寧波市重要的水利工程,環湖有七堰九塘其布四周,通過水利項目達到蓄、排、給的目的。為此,幼兒園組織水利社團,在社團中開設蓄水引流、水車灌溉區域,在水利社團中培養幼兒團結合作、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力。
3.結合“錢湖節目”開展“親水”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十一,各路龍舟在東錢湖聚集,進行別開生面的龍舟節。結合眾所周知的龍舟節,幼兒園開展了系統的賽龍舟活動,在主題教學活動中觀龍舟、識龍舟,在親子活動中實踐賽龍舟,并拓展出水中花、三角船、月亮船等水上競賽活動,這樣既讓幼兒感知了錢湖節日的氛圍,又增強了科學知識和競賽意識。
三、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錢湖文化”內涵豐富而廣博,我們依托“湖文化”的背景,在幼兒園開設“親水”課程,主要選取以龍舟、冬捕、湖泊休閑為主要內容的“錢湖節日”;以水利、民間、書院、茶為主要內容的“錢湖文化”;以養殖、凈水、護水為主要內容的“錢湖生態”。目前,還成立了親水甬劇社團,以湖水為舞臺背景,在“親水”中發現戲劇的素材,通過幼兒對事物的感知、理解、加工,并綜合運用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手段進行戲劇的表達。
四、結束語
通過幼兒園的“親水”課程,讓幼兒走進東錢湖、走進大自然,體驗本土自然環境帶給我們的快樂和奇妙。本土資源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抓住幼兒發展的關鍵期,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其得到滿足和釋放。
參考文獻:
[1]李波.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中的適宜性研究[J].語文知識,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