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曉紅
中圖分類號:G822.1?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9-083-02
摘? 要? 為了確保短跑運動員能夠在參與短跑競賽項目的過程中達到一定的速度要求,需要確保運動員全身動作的相互配合和協調運作,這需要在開展短跑訓練活動的過程中,對相應的訓練內容設置予以側重,并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訓練方法加以調整,堅持因材施教的訓練原則,保障訓練內容設置的合理性?,F階段需要針對提高短跑速度的教學方法和相關體會加以分析,從而選取更加優質的訓練措施,以完善的短跑方法提高運動員的短跑速度。
關鍵詞? 短跑速度提升? 教學方法? 重要體會
短距離快速跑屬于體育運動項目當中的重要內容,對跑步距離和運動員的技術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提高運動員的短跑速度,需要通過對步幅的擴大,以及在保障步頻快速和平穩性的基礎上為短跑速度的提升予以助力支持。
一、提高短跑速度的教學方法
在短距離快速跑等體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避免在教學階段只注重跑步速度,而忽略輕松、自然、正確等技術原則的實施。另外,在實施快速跑訓練過程中,還需要避免過早或者過多出現行程較大的快速跑訓練活動,避免運動員出現動作緊張、身體僵硬等錯誤的行為習慣?;谡_的短距離快速跑教學方法,使運動員能夠掌握良好的技術要點和跑步習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應大面積的采用秒表計時的方法,而需要在練習階段采取輕松、自然的速度控制措施,并在反復練習的基礎上使運動員能夠及時的掌握正確的短跑技巧。為此,可以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引導運動員能夠以快速的形式采取高抬腿的跑步方法,并以有力的后蹬跑為主,保障小步跑訓練階段的節奏性。不僅如此,還需要在以中速形式跑步30m過程中確保運動員的動作輕松,并嚴格的遵循技術要點相關要求。此外,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還可以以直線的形式將快速跑的距離設置為30m,或者由集體共同聽取信號的形式,以站立式起跑為主快速的練習30m跑步訓練。此外,還可以基于游戲式的練習方法將運動員劃分成為若干個不同的小組,以比賽的形式采取迎面接力式跑步的方法,避免出現大量的轉彎以來回跑的形式,對運動員的技能加以訓練。
以短距離起跑追逐游戲為例,將練習的運動員劃分成為兩組,在六條跑到當中派遣三名運動員,并站在1、3、5等起跑線上,而另外三名則站在2、4、6起跑線前方部分的60cm或者1m處,且所有運動員都需要在前期的準備階段,做好站立式的預備姿勢。當聽到教練的起跑信號之后,以同時的起跑形式為主,并要求1、3、5跑到當中的運動員,能夠在30m的距離之內立即追上2、4、6跑道當中的運動員,并以手觸摸前方運動員的身體則視為追上,若超過30m則視為成績無效。與此同時,還需要在有效的距離之內,使2、4、6跑到當中的運動員能夠以倒追的形式往回后跑一次,以前后輪換的形式進行練習。
二、糾正訓練當中的錯誤行為
在開展短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運動員在學習階段所出現的錯誤動作進行統計,并及時找出產生此類錯誤情況的共性原因。在開展快速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針對運動員所出現的錯誤動作加以糾正。當運動員完成階段性的教學任務之后,可以確保其熟練掌握相應的動作技巧,從而充分發揮出糾正環節的關鍵作用。為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運動員提供正確的糾正方法和專業的指導措施,確保運動員能夠在進行短距離快速跑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及時的糾正自身的錯誤行為。
首先,抬頭挺胸跑。產生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運動員的動作過于緊張,以及腹肌力量不夠充足所導致,在糾正的過程中需要對運動員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其能夠在跑步的過程中目視前方,并以輕松的動作形式保障各項動作調換之間的協調性,以定距離和放松跑的形式使運動員能夠逐漸改善此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加強對腹部的練習,以大量、重復的訓練操作,發展運動員的腹肌力量。
其次,后腿不充分屬于短距離快速跑階段的重點問題。造成后腿不充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運動員的后燈和擺肌肉力量相對較差所引起。在糾正的過程中,需要確保運動員能夠明確掌握后蹬和擺腿等動作和技術要點,可以通過開展高抬后蹬跑以及跳躍性的練習活動,以此來強化運動員的力量素質。
再次,擺臂不夠正確,且呈現出上下擺臂和前后擺臂的狀態,甚至在嚴重情況下,部分運動員難以掌握正確的擺臂形式。在缺乏科學性擺臂操作方法的基礎上,不利于運動員短跑速度的提升。一方面,直臂擺動等情況也無法滿足技術要點的操作要求。產生此類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尚未出現自然屈肘或者當運動員的動作較為緊張時而造成。在糾正錯誤擺臂動作的過程中,需要由教師為運動員提供正確的示范,使運動員能夠及時掌握正確的擺臂動作,并將肩部作為軸心嚴格的遵循屈肘前后擺動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另一方面,擺臂動作不需要將肘關節作為軸中心,且前后擺動不利于提高運動員的跑步速度,而是需要以左右擺動的形式將軸關節作為軸心。在前后擺動的過程中,主要是以肘關節為軸心,且小臂呈現出了上下擺動的狀態。此外,還可以在練習原地擺臂訓練的過程中,使運動員能夠重復的聽著教師所下達的節拍進行練習,并由教師對學生的動作進行逐一排查和有效糾正,保障擺臂動作的正確性,使運動員能夠遵循節拍的快慢變化程度,保障擺臂練習動作的正確性。
最后,低頭收腹跑。產生此類現象的原因是由于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動作行為較為緊張和拘束,且腿前的擺動不夠充分,從而無法帶髖向前。在改善此類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使運動員可以以背后曲折的形式并夾著短棒,從而保障運動員能夠挺胸送髖進行跑步練習。不僅如此,還需要確保運動員能夠目視前方,并將最終的終點作為基礎標準,以放松跑和放松加速跑的形式,改善低頭收腹跑等方面的問題。
三、注重專項訓練模式
在開展短距離快速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單一化尋求跑步效率的教學方法予以防止,并對跑步的輕松感、自然感和以技術掌握的正確性予以高度的重視。在以不同形式的起跑準備姿勢開展追逐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將此類起跑形式劃分成為站立式、半鋸式以及蹲踞式等三種不同的類型,按照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以一、二報數的形式將學生分為兩組,且兩組成員可以以被對面或者面對面的形式,提前做好站立式的起跑姿勢,或者以盤腿對坐、背對背坐、俯臥兩臂支撐等多種不同的形式作為起跑姿勢。當聽到起跑信號之后,兩組成員需要同時起跑,由一組追逐另一組,當教師發出相應的信號時,兩組學生可以以對換追逐的形式進行起跑,以后者觸摸到前者的后背或者身體部位為基準,當超過30m之后成績無效,若在規定的范圍之內追上對方,則成績視為有效。此類訓練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運動員的快跑速度,還可以強化運動員的快速反應能力。
四、結語
在開展短跑競賽活動的過程中,為了逐步提高運動員的短跑速度,需要確保人員能夠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從而使用正確的技術操作方法,以此來獲得理想的短跑成績。在開展短跑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確保運動員能夠針對相關技術要點加以理解,并及時掌握正確的動作技巧,以分類練習奠定良好的動作基礎,從而達到提高短跑速度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希琢.如何提高短跑速度的教法體會[J].少年體育訓練,2009(03):85-86.
[2]周曉健,曹懷珍.對如何提高少兒短跑速度的教法體會[J].少年體育訓練,2005(01):13-14.
[3]周曉健,曹懷珍.對如何提高少兒短跑速度的教法體會[J].少年體育訓練,2005(07):41.
[4]孫志興.巧用橡皮筋提高短跑速度的訓練方法[J].田徑,2013(04):7-9.
[5]賴福章.提高短跑速度的訓練方法[J].教育革新,2010(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