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霞 海云
摘要:在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是關注幼兒的心理成長與性格培育,而不是知識與技能,唯有良好的性格培育以及基礎奠定,才能更加有效的幫助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形成一種認知,也就是一種比較策略化的思維。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的三方面努力。要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正確的教育引導,從而讓幼兒可以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如何;家校合作共同;幼兒教育
引言
隨著教育與經濟的發展,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有必要與家長形成合力,能夠通過彼此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及時的將幼兒的問題反饋出來,然后加以分析與總結,讓幼兒可以在良好的家校氛圍中,健康的成長,尤其是在幼兒階段,父母的正確教育會讓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的更為順暢,父母也有責任知道幼兒在學校的問題與事情,這對幼兒而言,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一、共同以愛的原則作為基本的教育方針
在幼兒園,幼兒需要逐步的學會遵守社會法則,學會自尊,學會他尊。然而在當前的教育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對學生各種技能培養方面,過度的關注學生的外在能力,對于內在的心理教學研究不夠深化,因此,在教學方面教師應當從愛的教育去探索幼兒的發育和成長,與家長的教育培育可以形成同步,能夠重視幼兒的人格品質的塑造,幼兒的健康成長是離不開愛的培育,尤其在幼兒階段,幼兒處于情緒分離階段,此時,應當以幼兒的健康成長作為重要的步驟,能夠更多的創設關于愛方面的活動,同時也能夠與家長達成培養幼兒的一致性理念,通過家長會、家長欄等途徑,為家長進行科學的育兒宣傳,改進育兒方式。
例如,在當前的家庭育兒環節,因為父母過于寵愛孩子,所以很少會對幼兒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去覺察自己的教育是否對孩子的性格培養,以及思維培養有效,而是傾盡所有給予幼兒全面的愛,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對這種以愛的名義,管理孩子的方式進行覺察和分析,看這種行為是否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牽制孩子的發展,或者是對孩子性格的形成產生了負面的影響,都應當進行了解和分析,在了解與分析的過程中,從而更好的去學習如何去愛,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去制定良好的教育方法。
二、幼兒教師應當重視幼兒行為習慣的培育
在幼兒的性格以及行為形成階段,應當是以幼兒良好的心態培養以及習慣培育為引導,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讓幼兒適應社會生活,適應園內生活與學習的規則,更好的融入到集體學習與生活中去,而不是總是在行為上與其他人有一些出入,難以適應,并且更應當以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為教育點,讓幼兒可以盡可能的養成較多的良好習慣。
例如,在針對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在家庭與學校教育環節,形成一致性。諸如:在家庭教育環節,父母應當督促幼兒形成午休、吃飯排隊、自己穿衣等行為習慣,如果幼兒沒有這些行為習慣,那么在園內的學習與生活環節,是缺乏一定的規則意識的,因為在幼兒長久的意識中,會以自己的行為以及父母的行為要求作為正確的行為標準,很難認可園內的教育與要求,甚至會在心理上形成對抗心理,認為這種行為對自己而言,是一種束縛和管制,所以,內心更想逃離園內。再比如,以當前的信息化的時代為背景,大多數幼兒多度的依賴于電子產品,甚至睡前必須要玩電子產品,那么此時,教師就應當在學校內,告誡正確的幼兒用眼時間和使用電子產品的方式;當幼兒回到家中后,父母對幼兒的管制也應當以教師的教學內容為引導這樣在家校教育環節形成呼應,才能更好的形成教育的協同性,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幫助幼兒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行為意識,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在幼兒階段養成眾多受益終身的行為習慣。
三、家園共育幼兒的綜合能力
在教育中一直倡導對幼兒創造能力與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針對幼兒進行綜合能力提升與培養環節,要達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尤其在幼兒教育中,可以對幼兒以現代化的教育理念為引導,可以結合相應的節日,為幼兒合創設更多的活動,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與水平,讓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環保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可以更突出。例如,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幼兒在中秋節的時候,完成燈籠的制作、自制好玩的風車等,當幼兒家長參與到幼兒的發展與成長中來,也會更加的樂意去了解幼兒的成長與進步。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將當前所提倡的環保教育問題,落實到家庭教育環節,讓父母監督幼兒的垃圾分類行為。
總結:關于家園共育的話題舉不勝舉,其中的智慧與哲理主要體現在愛與參與,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的沃土,家庭是幼兒發展的根基,脫離了任何一方,教育都是不完整的。唯有將兩者的教育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才能促進幼兒很好的成長。家校合作教育不僅可以減輕幼兒教師的教學壓力,還能夠給家長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當家長與教師在育兒理念培養方面,達成一致性,更加的便于幼兒獲得更好的能量,更加的認可父母和教師教育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劉科科.談如何有效開展幼兒教育工作[J].學周刊,2019:158.
[2]余海青.家園合作共促幼兒教育開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4.
[3]娘毛措.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家長工作[J].新作文:教研,2020:0295-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