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瑤 劉甜 胡仁月
摘要: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對于不同學科來說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更要全面的訓練學生計算,通過扎實掌握計算技巧解決各類數學問題,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以便于日后中學深入學習更多數學知識。本文便基于當前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和計算能力培養問題,從不同角度探究能夠提高小學高段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段學生;計算能力
引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計算能力的應用,在購物采買時就離不開計算,因此學生階段的計算也備受重視,它作為小學生學習數學、練習數學題離不開的能力之一,亟待我們對此進行探討研究,并且高年級學生也隨著年級和學習內容的不斷提高,對計算能力的要求也隨之增加,需要我們在訓練活用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提高算數速度,掌握更多計算技巧,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筑牢數學學習的地基。
一、小學高段數學的教學現狀
小學階段是塑造學生的最佳時期,此時的學生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自主學習體系,教師完全可以將各種最佳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快速吸收知識。而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進入高年級后,很多學生由于前期的數學學習能力沒有培養扎實,到了高段時對學習數學缺乏興趣,再加之家長之間的攀比心理讓孩子適應超前教育,提前學習了一些不適應該年齡段的數學知識與內容,打擊了孩子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自卑感,因而更不愿意接觸數學。不僅如此,還有個別的老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是評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因此一直以“填鴨式”教學的方式盲目地強迫學生背誦解題的技巧,套用一成不變的公式,全然不顧學生對數學算法的理解程度,再加上數學課程中的教學方法常年不變,學生倦怠,更無法達到提高高段學生數學學習的地步,影響孩子的數學學習與發展。
二、計算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計算能力培養不深刻
數學計算已經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演變,無數的數學學家不斷提出新的計算算法,這使得數學的算法越來越多樣化,因此,教師們也隨著算法的不斷探究與演變定期培訓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這原本是好的現象,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必然會助力學生學到更多更加全面和充沛的知識,但作為小學高段的學生,大家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不足,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就學習吸收那么多的數學知識和運算方法,因此當教師一味地將數種計算方式簡單地灌輸給學生學習,很可能造成學生在還沒有徹底理解和使用一種算法時就被迫開始學習新的算法,最終造成了“丟了西瓜撿芝麻”的局面,即便真正能掌握透徹的個別幾種算法也不能適用全部的數學題型,這種對于數學計算技巧淺嘗輒止的學習方式,完全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
(二)學生計算方法應用意識不強
小學數學計算離不開四則運算的應用,而由于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計算,比如學生在多次陪同家長購物買菜后就很自然地擁有了一些計算能力,因而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運算之前就能夠簡單地計算一些數學題,但是即便這樣,他們對于數學計算方法和運算步驟還是一無所知,就比如在進行乘法運算教學時,學生雖然能夠通過拆分數字的方式得出簡單的計算結果,而當要求學生列出計算的運算豎式時,他們對小數位的對齊方式就存在了很大的差異,這就是因為在最初接觸數學計算時,學生跳過了數學運算過程式的學習,而是先接觸到了日常的計算方法,造成了自身對于計算方法和基礎計算程序的應用意識不強,也很難改變習慣,因而阻礙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正常教學進度。
三、提高小學高段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有效措施
(一)重視口算能力培養
口算是數學計算能力的起點,從小學初段接觸數學計算起,教師就開始逐步訓練學生的口算能力,到了高段之后對于口算的訓練更要被重視起來。教師要根據初段的基本教學為基礎,對學生加強口算的訓練頻率,力爭做到每日一練,可以是在課堂中的互動環節,教師隨機挑選學生一口算的形式練習若干道數學題,或在課后邀請家長一同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口算速度。同時,口算的題型也要隨著課程難度的不斷增大而增大,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對當堂課程內容的復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增加了學生在短時間計算更多數學題的準確性,同樣也鍛煉了學生對其思維能力的運用,讓學生在訓練中活用大腦,為日后解答高難度數學題做好準備。
(二)運用激勵型教學
教師的教學目的永遠是以學生為主,讓全部學生掌握透徹課堂知識,尤其是小學高段的學生,隨著數學知識難度的增加,極有可能出現不自信厭學的情況,因此也必須讓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過程感到輕松自在,這就要求教師們以激勵鼓勵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在授課時,教師首先要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清楚大家的長處與短板并據此在課堂上一一提問,對于學生掌握不足的部分,教師要給予更多的表現機會,通過學生的反復鍛煉逐漸提高計算的能力,在提升的過程中,老師也要積極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計算學習的樂趣。只有擁有了十足的自信心,學生才會對學習充滿動力,進而主動學習更多數學知識與技能。
(三)創新教學方式
學生學習不僅是自我提升的過程,也是一種享受,可現在很多學生厭煩了日復一日的機械式學習,為了讓學生轉變對數學學習的態度,老師就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多加創新,重視學生的聽課感受,養成共同學習、互相激勵的好習慣。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一些課堂小游戲,比如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計算一頁數學計算題,然后再根據各小組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準確度評選出最佳學習小組,并給予一定獎勵,同學們在計算的過程中本著為集體增添榮譽的心理就會激發出自身的學習和計算動力,且通過小組之間的默契配合、合理分工也能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無形中為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多助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小學數學高分段學生培養時,要重視起計算能力的提升,不單單是學生自身要養成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也要在反復的教學過程中發掘出更好更高效的計算能力教學方式方法,這會有助于學生對于今后更高難度數學知識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呂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12):17.
[2]趙敏.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與策略[J].讀寫算,2019(19):73.
[3]曾舸.提高小學高段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對策研究[J].讀寫算,2018(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