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旭隆
摘要:當代大學生就業環境復雜,整體就業壓力較大,競爭形式相對惡劣。高校教育環節中就業指導課程實效性不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就業擇業能力,未能有效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規劃水平。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體現在缺少重視、缺少服務針對性以及師資隊伍較為落后三個方面。結合就業指導本身所擁有的信息化和定制化特征,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課程創新中,可以引入以互聯網線上教育為核心的混合教育模式,同時開展真實企業HR模擬招聘會形式,提高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水平,提升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混合教學;模擬招聘
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呈現累年上漲趨勢,其中2021年全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接近1000萬人,同比增長幅度約為4%,畢業生就業難、人才市場競爭壓力巨大,“畢業即失業”等論調甚囂塵上,這些觀念在社會環境中并非空穴來風,其背后有著深遠的教育影響因素。高校教育教學系統當中就業指導課程長期以來存在重視程度缺失,缺少針對性的學生職業發展規劃,導致學生在畢業后更多以漫無目的、毫無思緒的情緒參與就業,混亂性和盲目性進一步加劇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導致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更為復雜。
一、現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狀況
(一)缺乏對于課程教學應有的重視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作為必修課開設至今已逾十年,但是在高校教學系統當中,就業指導課程的實質性作用并沒有體現出來。其中最為典型的問題是教師和學生群體普遍缺少對于課程的重視,課程內容理論性過強、與現實就業情況彼此脫節,是飽受師生詬病的主要問題。而在忽視其重要性的背景之下,部分高校課程教學系統當中甚至沒有設置專業教師,通常由帶班輔導員代為授課,課時安排較少,教學內容敷衍,缺少內容連貫性,學生收獲十分有限。
(二)教學針對性不足
目前國內高校就業指導教育采用相同教材,教材內容更多從就業背景、就業理論等層面出發,對于真實就業的指導幫助作用不大。除就業教材資源本身沒能進行行業細分之外,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也缺少對于行業、學生的關注,既沒有行業背景與發展,也沒有從學生實際特征、擁有特長出發的定制性內容,導致就業指導停留在形式,無法體現就業針對性,很難提供有效的就業幫助。
(三)師資力量薄弱
部分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開設中,由于缺少重視,課程教師一般由輔導員或者政工老師兼任。部分高校雖然有專門的就業指導教師,但是在教學質量方面,并沒有顯著提高。其根本問題是就業指導教學內容與真實就業環境彼此脫節,就業指導課程任課教師自身并沒有對就業環境和行業特征有深入了解,甚至對本專業的就業前景缺少認知,因此無從進行有效的就業指導,也很難給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就業意見。
二、提升教學實效性的就業指導課程創新實踐
需要認識到,就業指導課程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形成行業認知和擇業能力,能夠從自身特征與行業需求出發,明確就業方向,更好地完成就業。因此就業指導課程體現出十分鮮明的信息化和可定制化兩個方面的特點。為了解決傳統課程教學浮皮潦草、缺少內涵的現狀,提升教學實質性,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應當將信息化教育手段與定制化服務手段融合其中,以此來發揮就業指導的核心作用。
(一)基于多元混合教學模式進行信息資源擴展
混合式教學是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強調從當前互聯網優勢信息資源出發,通過融合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種教學機制,來形成更具優勢的教學新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當中對于互聯網信息資源的利用是最值得稱道的,同時也是針對性彌補當前就業指導課程短板的主要措施,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教學創新中,可以嘗試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利用豐富的互聯網在線資源來擴充教學內容,而大量豐富且實時更新的信息資源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接、準確地了解當前行業市場的發展情況。在教學組織方面,教師可以引入行業動態教學方法,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行業前沿分析。學生通過在線獲取資料的方式,了解近年來行業發展動態情況,對行業內部涌現出的新技術、新企業以及新的發展方向等做到認清和熟知。教師在結合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以動態發展趨勢為前提,與學生共同探討未來幾年行業發展可能出現哪些新態勢,可能需要哪些新穎技術人才等,使學生認清自身在專業學習層面可能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幫助學生建立起理性認知的視野和眼光,更加清醒地對行業就業形式和自身就業差距作出判斷。
學生在分析判斷過程中,可以形成兩個選擇。其一是轉變擇業方向,嘗試尋找其他就業出路。在這一選擇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于行業和市場的判斷,給出一定的建議;其二是通過行業分析,確定方向,積極進行自我提升。在就業指導課的學習中,通過慕課等資源平臺,開展前沿知識的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打造勝任力水平,使自己擁有投身到行業前沿當中的崗位競爭力,更好地參與就業。
(二)推進模擬招聘的個性化定制服務
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職業追求和個人能力,就業指導不能一概而論,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特征,給出相應的就業指導建議。近年來高校職業規劃教育當中開始積極引入模擬招聘等新穎形式,這些新穎形式將真實招聘場景搬到課堂當中,由真正的企業HR參與到招聘當中,為學生提供定制化意見,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對于企業人才招聘和就業需求的認知。在后續的教學體制改革和升級當中,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可以嘗試進一步升級這種教學方法,打造諸如校友職場咨詢、HR面對面資訊等定制化的就業服務模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和對于自身優勢的判斷,尋求更為專業的就業指導幫助,形成更為精準的職業規劃能力。
參考文獻
[1]玉蘇江·阿布都熱衣木,李希.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的現狀及班主任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就業指導的作用[J].時代汽車,2021(19):89-90.
[2]姚星宇,趙宇.促進就業視域下提升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能力的路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21(27):102-104.
[3]鄭軍.試論“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理念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21(4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