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宇 梅也天 胡 凱
(海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學院,海南海口 571000)
2020年,在《海南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對服務業提出了要求,要求擴大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水平。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離不開創新,創新則需要改變現狀,勇于走出舒適圈,在正確把握發展前景和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突破常規。海南自貿港的建設中,制度創新尤為重要,制度創新的作用體現在很多方面,包括經濟發展的途徑、機制、模式等等,都有指導規劃意義。而海南自貿港的建設不僅僅為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突破,也為海南省的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提供了發展新的發展契機。在《海南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到了推動國內重點高校引進國外知名院校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所以海南發展中外合作辦學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為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培養專業藝術人才。近年來,隨著社會、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傳媒行業、影視藝術文化產業等領域對于相關的人才需求也更高,因此,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也有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海南師范大學與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電影電視大學聯合開設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該項目也是海南省第一個藝術類人才培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基于此,本文以海南師范大學中俄合作辦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例,對自貿港建設背景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藝術類專業的教學改革的創新策略進行梳理與總結。
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發表重要講話,“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思政課程是傳播國家思想、培育創新人才不可替代的課程,將德育融入學生的方方面面,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讓新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能為國家提供優秀人才和智力支撐。
海南師范大學中俄合作辦學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從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藝術人才的目標出發,優化藝術人才培養方案,構建既具“國際化”又具“本土化”的多元化課程體系,通過扶持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程思政教師工作坊等新方式不斷加大課程思政的教學力度,讓專業全體教師參與到課程思政創新實踐中。除此之外,該項目還把課程思政從課堂內延展到課堂外,并通過課堂內外、線上線下的融合,讓學生走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一線,讓學生更直觀地領會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進程以及中華文化,自貿港文化,堅持文化自信,培養具有大國擔當、國際視野的影視藝術專業一流人才。
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擴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建設國際教育創新島的同時也需要更多藝術類專業的高端人才。這對于中外合作辦學藝術類本科教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高質量、國際化的人才成為當前高校中外合作項目培養的方向。近年來,海南師范大學中俄合作辦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不斷優化、拓展教學方式,逐步提升教學質量,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中西方教學模式相結合三大方向,提升了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的人才培養質量。
海南師范大學中俄合作辦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教學主要是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針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專業技能、綜合人文素養,以此滿足市場人才的需求。中外合作辦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國際平臺,通過優化教學方式,使得自主式、互動式、合作式教學方式更加完善,同時能讓學生擁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
2020年初新冠疫情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受到很大的影響。海南師范大學中俄合作辦學編導專業及時與俄方高效溝通,共同制定了線上授課方案,使得國際化課程授課范圍更廣、機會更多,學生也可以參與更多國際性的課程與講座,可以更便捷的與國外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另外,線上網絡授課可以更加便于學生進行提問、回看等課程回顧,也便于學生進行課前課后學習資料的收集與整理。這樣的教育方式使得學生更加方便,學生可以選擇在網絡上進行學習和答辯,在完成學業的同時,又避免了突發情況對于接受教育的影響,讓合作變得更加方便快捷。
海南建設自貿港為中外合作辦學提供了新的方向,大幅提升海南教育的國際化水平,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培養方式都依據政策進行了改革創新。中外合作辦學通常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學生需要學習國內和國外的專業知識,使得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多元化,進一步拓展了國際合作事業。在教育理念上,中外合作辦學一直都在致力于培養國際化人才,不僅擁有語言優勢,更加深入了解國內外的專業化知識,參與國際化的校企合作,開闊學生眼界,使得專業能力更為前沿。課程體系的設置更加細化,除了基本的語言課程和專業理論課程外,更加注重圍繞自貿港建設的需求及教育國際化的理念展開,培養具有鮮明特色的藝術類人才。培養方式上更加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加大國際校企合作力度,根據社會市場需求和學生個人職業需求制定更加明確的培養目標,以專業實踐加文化交流的方式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創新。
中外合作辦學可以讓學生參與到不同國家的學術項目工作中,通過項目合作,增強了學生們的國際化視野,更加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工作能力和學習溝通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該行業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以及什么樣的能力符合該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他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自己缺乏哪些知識,在工作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成為社會所需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海南省的中外合作項目辦學是以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基礎,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從籌辦起就需要對各個階段都有明確的認知,在讓受教育者享受到充分的教育資源的同時,也可以為他們之后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新媒體行業作為和我們生活貼近的行業,近年來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創新,競爭能力也在不斷地增強,特別是廣播電視編導行業,它對于人才的要求更高,往往需要優秀的作品和突出的職業能力才能被行業所認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具備傳統的寫作能力,也要求該專業的學生要掌握后期制作能力、評論能力、線上推廣能力等等與之相關的能力。所以高校在培養學生的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之外,也要引導和帶領學生參與到實踐運用中去,只有在將理論知識學習到一定的基礎上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才能學生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得創作能力和創作熱情得到極大的開發。通過全方位能力的學習與實踐,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對于自己的行業選擇可以更加精準定位。學生就業是人才培養水平與質量的重要體現,充分發揮中外合作辦學在自貿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出更多具有專業化、特色化能力的人才,促進藝術類專業國際化發展道路。
在進行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時,也要注意以市場為培養的動機和導向,在進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時,要以為自貿港服務為目標,進行市場需求的充分調查之后,與國外優秀的教育資源進行合作,培養更加優質與卓越的人才。
當前的世界處于全球化的時期,教育也應該與全球化的發展相結合,順應時代的潮流,國與國之間進行友好的交流來促進教育的發展,這種國內外高校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可以充分地發揮相互之間的優勢。自貿港的建設對于廣播電視編導這樣的藝術類專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對于中外合作更是至關重要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要對市場的發展導向有明確的認知,同時要具備很強的創新能力,在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上,面對國內和國外的發展趨勢,都要有充分的了解。所以在培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人才時加強國內和國外的合作,可以在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教育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基礎上,同時培養更加具有專業特色的人才,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