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爭強
(淮陰工學院,江蘇淮安 223200)
結合設計藝術類課程特點,可知其教學工作應以就業為導向,其課程實踐教學環節也應注意與職業崗位契合,引入情景式教學模式,針對性地實施學生職業能力實訓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等。情景式教學模式下,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感認知原理為指導,積極應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營造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教學情景,將設計藝術類課程的實踐知識內化為學生的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職業潛能。因此,本文以設計藝術類課程為研究對象,探究情景式教學應用的具體策略,針對性地進行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傳統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中,仍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仍是在教師的主導下被動學習,長期以來很容易形成依賴性的思維定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導致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遠離社會生活,學生自覺實踐技能與現實生活無關,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也導致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效果不明顯。而情景式教學模式通過構建貼近現實生活和職業崗位的實踐教學情景,能夠拉進學生與書本上死板知識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更投入實踐教學中,提高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效果。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中引入情景式教學,是有效教學的需要,專業及時能夠通過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實踐教學情景,引導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情景中,體驗職業情景中的角色技能,潛移默化地掌握崗位技能,并內化書本上的知識。
每個藝術專業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特質,有著不一樣的潛能,未來也有著無限的職業發展可能性。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的實踐教學,也應關注學生差異化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積極引入信息化教學技術,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廣闊的個人展示平臺,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和創造力,以真正掌握設計藝術專業技能。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景式教學應用,是藝術專業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需要。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景式教學,教師應正確科學地分析學生學習特點,以創造合適的高水平教學情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自我展示的機會,為學生開辟廣闊的實踐創造空間,促進學生實現身心全面發展。
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中,情境式教學應用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積極的情景體驗,更熟練地掌握專業技能,符合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情境式教學通過創設教學情景,圍繞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參與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知識技能內化的效率。
其次,情境式教學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視頻、音頻、圖片等,組織多樣化的情景教學活動,如游戲情景、旅游參觀、故事情景、競賽情景等,激發學生對于設計藝術類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為了進一步開拓學生學習的視野,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景式教學,應鼓勵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搜索工具,并通過積極的交流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和發散思維,促進學生學習技能向多方位方向發展。
最后,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式教學應用,對于專業教師來說具有獨特的作用。要想創設高水平的教學情景,設計藝術類課程專業教師必須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認真鉆研設計藝術類課程內容,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景,從而提高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質量,也促進專業教師職業教學能力的提升。
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環節情境式教學質量提升,應根據學生興趣構建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情境實踐教學,通過體驗學習真正掌握職業技能。一方面,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思維和學習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才具有真正的價值,這是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中引入情境式教學的理論前提。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中,應注意充分整合相關的教學素材,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并積極引導學生沉浸于實踐教學情境,從而能夠真正實現“教”與“學”的情境融合。另一方面,創設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情景,應在課程開始之前明確課程目標,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以讓學生事先了解課程內容,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更容易將學生引入實踐教學情境中。另外,在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情景創設時,教師應對整個情境教學過程和計劃進行合理規劃,分析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也能夠在合適的時機介入進行實踐教學指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環境對于教學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通過營造適應性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與周圍環境進行交互,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一是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中,應組建實踐學習小組,借助互聯網學習平臺,讓學生、教學、其他學習伙伴都能夠集中在同一個學習平臺上,進行互動學習討論,共同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基于每個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中的學習討論,應引導學生深入教學情境進行學習體驗,通過角色互動交流,掌握更全面的知識和技能,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拉近師生教學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重構知識結構,內化為職業技能。三是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可以采取問題引導式,啟迪學生進行學習思考,集思廣益,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設計藝術類課程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特點,設置思考問題,與學生的認知思維進行關聯,也容易契合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實現身心全面發展。
傳統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下,其教學內容仍是以書本知識為主,脫離現實生活和實際崗位,難以真正讓學生掌握崗位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中,應重構實踐環境情境式教學內容,貼近現實生活和工作崗位,挖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是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式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教學項目驅動,根據實踐崗位所需的技能,設置項目式情境教學,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掌握崗位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二是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式教學中,可以將課程內容進行分解,分為不同的項目模塊,設置相應的實踐情境教學計劃,通過教學基地實訓、工學融合頂崗實習、課內日常訓練等,教師根據每個項目的教學目標進行情境教學指導,引導學生掌握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技能操作。三是在設計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方案時,教師可與企業達成設計項目的合作,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崗位進行職業能力鍛煉,由學校教師、企業設計人員等共同指導學生的設計任務,挖掘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按時按量完成設計任務,增強學生對于設計學習的信心。
對于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式教學來說,教學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為了提高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質量,有必要引入合適的情境式教學評價方法,以科學衡量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反饋結果作為其情境教學改革的依據。一方面,基于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特點,應采取能夠反映設計技能為重的過程性評價方式。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評價,應以日常實操、現場教學、校內實訓、校外實訓等過程性考核內容為主,減少理論知識的考核比重,全面考核學生對于設計藝術類課程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以科學的情境教學評價結果,作為參考依據改進下一步的情境教學內容,也能夠作為學生補齊短板的依據,提高學生學習設計藝技能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情境教學工作,應合理設置情境教學評價指標,涉及認知、學科、社會、交往、過程、發展、生成等七項指標,確定完整的情境教學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全過程把握,從而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綜上所述,新時期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設計藝術類課程人才培養的需求,因此其課程實踐環節情境式教學重構勢在必行。因此,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環節情境式教學質量提升,首先應根據學生興趣構建設計藝術類課程實踐教學情景,其次組建實踐學習小組強化互動討論,再次重構實踐環節情境式教學內容,最后積極改革實踐環節情境式教學評價方法。由此,使得設計藝術類課程人才培養,符合行業發展變化趨勢,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崗位工作職業責任感,更快更好地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