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敏
(江西省上饒市演出管理站,江西上饒 344000)
在舞蹈教學中,理論作為舞蹈實踐的基礎,能夠促使學生了解舞蹈的本質以及內涵,加深學生對舞蹈動作、舞蹈特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但是舞蹈教學的側重點往往在于舞蹈實踐,理論與實踐未能得到充分結合,此種情況下,二者的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發揮,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新媒體的出現為二者的有機結合提供了思路,通過應用新媒體技術,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中闡述相關知識點,并在理論教學中結合實例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促使學生對舞蹈教育形成全面的認識,提高舞蹈教學效率。
新媒體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渠道廣泛、形式多樣,對于改進教學辦法具有明顯效果、能夠降低學生舞蹈學習難度,豐富理論知識儲備,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舞蹈學習主要依靠課堂,一旦離開課堂,缺乏教師專業性的指導,僅憑記憶重復舞蹈動作,可能造成重復練習錯誤動作,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但是通過應用新媒體,對教師的舞姿進行錄制,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對學習內容進行觀察,確保自主練習時動作的規范性,防止舞姿錯誤情況的發生,降低舞蹈練習的難度。
應用新媒體進行舞蹈教學,是對傳統舞蹈教學形式的一種創新,通過教師播放優質的舞蹈素材以及理論知識內容,能夠帶給學生更好地視聽體驗,提升學生對舞蹈知識內容的興趣。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時,部分學生可能難以一次掌握教學內容,而教師不能單獨為學生反復進行講解,通過應用新媒體,學生可重復觀看視頻內容,甚至可以對了解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搜索,直到將學習內容全面掌握。
傳統的舞蹈教學具有系統的教學步驟,對教學重點突出性不強,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師能夠歸納關鍵教學內容,通過制作成專項視頻微課,對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學生采用視頻微課形式學習,能夠快速把握教學內容的關鍵,通過精準學習快速掌握要領。
多媒體通過與網絡相連通,能夠對網絡舞蹈相關信息進行采集,教師通過對內容的合理篩選,將具備新穎性、經典性特點的知識內容帶給學生,能夠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并且針對同一教學主題,教師通過展示不同的舞蹈曲目,能夠拓寬學生對舞蹈學習的思路,了解不同形式下主題的表現手法,促使學生從全新的角度考慮主題內容,通過自主思考以及對舞蹈的再造,達到舞蹈創新能力提升的目的。
以往的舞蹈教學中,還存在專業性指導缺失,練習存在難度、舞蹈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學習存在被動性、舞蹈姿勢展示不全面,動作認知存在偏差等三方面,展開分析如下:
在傳統的舞蹈教學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上課時需要對新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學生缺少必要的練習時間,而舞蹈動作需要大量的練習進行鞏固,造成學生基礎不牢固,學生在自主進行練習時,缺乏教師的指導,練習存在一定的難度。
舞蹈教學對技術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需要教師從旁指導,教師普遍采用較為統一的教學形式,教學形式的單一造成學生對舞蹈學習興趣不足,學習較為被動,不利于舞蹈教學的順利開展。
舞蹈教學時,教師通常采用對著鏡子舞蹈的方式,促使學生從多角度了解教師的動作,但是學生往往在注意某一個動作時,難以同時細致的觀察教師其他角度的動作,造成對教師舞姿進行模仿時認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師需要對學生一一進行指正,不僅學習難度較大,而且會影響后續的教學時間。造成課堂利用率偏低。
要確保新媒體的優勢能夠在舞蹈教學中得到充分發揮,改變以往舞蹈教學存在的困難,需要從技術應用渠道以及應用方式兩方面入手,進行系統的研究,具體如下:
在以往的舞蹈教學活動中,理論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基礎,往往先于實踐教學開展教學活動,但是由于理論內容較難理解,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學生往往不能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造成理論指導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通過應用新媒體技術,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時,可以通過新媒體播放相關舞蹈動作,帶領學生了解知識要點,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并且針對學生不了解的內容,可以對舞蹈動作進行定格放大,進行分解教學,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進而在實踐教學中,能夠通過回憶視頻內容,規范自身的動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對照多媒體,帶領學生了解自身學習的舞蹈理論知識,包括舞蹈動作的背景淵源等,促使學生對舞蹈動作形成全面的認識。
教師在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講解時,可以應用新媒體能夠播放并操作立體構圖的特性,對舞蹈動作以及要點進行全面解析,如在對Plie進行講解時,教師可應用新媒體展示人體的3D投影,由投影展示舞蹈動作,投影應用透視技術,在投影進行彎曲動作時,帶領學生觀察投影股關節逐漸向外轉開的動作特點,并對注意事項進行標注,如身體在重心下沉的過程中,不能停留在蹲的姿態。并對投影的背部進行標紅,展現出動作要點,如背部拉長與提氣需要同步進行。Plie作為跳躍準備的基礎動作,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往往難以同時了解動作要點,學生通過觀察投影的慢動作姿勢,能夠了解如何調動自身的關節,并配合肢體動作,保障動作標準性。在應用三維立體技術時,教師可針對教學內容選取相應的構圖模式,如肌肉圖、透視圖等,從不同角度帶領學生了解舞蹈的要點,應用透視圖能夠了解各個關節的活動變化,應用肌肉圖能夠通過示范錯誤動作,帶領學生了解不規范動作可能造成的肌肉損傷。降低直接帶領學生學習舞蹈姿勢的難度。
新媒體形式多樣,為不同類型的素材播放提供了渠道,教師可以在互聯網搜索優質的舞蹈素材,包括經典課程、經典作品、國內外舞蹈研究著作等,帶領學生對素材進行研究,能夠促使學生了解自身學習內容在不同舞蹈間的應用,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舞蹈的特性,以及不同時期舞蹈的差異性,了解舞蹈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在進行舞蹈學習時,通過明確不同舞蹈之間的差異,把握不同舞蹈練習的重點,從舞蹈類型要求出發,注重類型間的差異性,通過廣泛關注不同舞蹈特性,能夠促使學生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技能。并達到提升學生舞蹈文化理解核心素養的目的。
舞蹈競賽是舞蹈教育中常見的活動形式,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在舞臺上展現自我,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評委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客觀評價,促使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升自身技能。但是受條件限制,舞蹈競賽不能經常性的舉行,教師通過播放舞蹈競賽內容,能夠帶領學生感受到舞蹈競賽熱烈的氣氛,了解舞蹈競賽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從而激發學生展現自我的欲望,提升學生舞蹈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多媒體播放競賽內容,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了解競賽要點,從評委的角度讀舞蹈內容進行解析,提升學生舞蹈學習的專業性。另外,在學生參與舞蹈競賽時,教師通過錄制舞蹈內容,能夠在舞蹈結束后幫助學生了解舞蹈競賽全程學生的表現,通過客觀分析舞蹈存在的問題以及有點,鼓勵學生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促進學生發展。
有效的反饋機制是促進教師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主要根據,在傳統的舞蹈教學作業布置中,教師只能要求學生如何做,但是學生的作業成果不能得到有效反饋。作業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應用多媒體,教師可以實現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并了解學生的舞蹈掌握情況。教師可要求學生將舞蹈動作或作業錄制成視頻內容,以視頻的形式上交,教師可通過觀察學生的視頻內容了解學生作業布置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進而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舞蹈動作。通過此種模式,能夠形成有效的教學反饋機制,促使教師不斷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整,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促使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發揮立體構圖優勢,對舞蹈動作進行分析、尋找多樣舞蹈素材,了解舞蹈間的差異性、帶領學生了解舞蹈項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新作業布置形式,建立有效教學反饋機制等一系列手段,能夠有效確保多媒體技術在舞蹈教育中得到充分應用,并發揮出新媒體優勢,彌補以往舞蹈教學缺陷,促使學生舞蹈技能得到全方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