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晨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 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旅游事業得到迅速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鄉村旅游服務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對鄉村旅游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完善鄉村旅游,實現鄉村旅游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的生活節奏持續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日益增大。因此,人們渴望一個能夠放慢腳步且放松心靈的旅游地,鄉村旅游能夠滿足人們的這種需求。鄉村旅游不僅能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消費需求,同時也有助于當地村民開拓經濟收入渠道,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夠有效促進農民向非農領域發展,有助于為廣大農民提供脫貧致富平臺。發展旅游服務業可以有效帶動農村經濟增長,增加傳統農業的附加值。同時,鄉村旅游服務的發展可以帶動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與外來游客的溝通交流,能夠有效提高當地村民思想文化意識,推動新農村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較好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1]。三農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夠加快我國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建設。據有效數據顯示,截至2016 年,我國鄉村旅游營業額超過5 700 億元,接待游客量21 億人次。由此可見,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夠有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我國經濟發展存在著一定的不平衡性,農村與城市地區經濟發展差異較大。農村年輕勞動力就業問題較為嚴峻,幾乎每年都有大量年輕勞動力涌向經濟發達的城市。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夠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有助于解決農村勞動力再就業問題[2],進而改變農村留守兒童及留守老人居多的現狀,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
鄉村旅游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挖掘自身特色,比如獨特的風土民情、傳統的民俗氛圍、當地特色產品等。對于游客來講,其花費時間與金錢去鄉村旅游就是想擁有獨特的鄉村活動體驗。然而,就當前鄉村旅游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鄉村旅游服務普遍存在旅游產品多樣性不足的問題。部分鄉村的傳統民俗并沒有得到有效傳承,導致旅游特色難以體現。游客也難以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風土民情,這將降低其再次重游的可能性。這些現存問題對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難以真正落實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完善的配套設施是發展鄉村旅游服務的基礎保障,規范的市場監管與鄉村旅游的安全健康運行有著直接聯系。當前,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是鄉村旅游中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比如景區垃圾桶不足、住宿緊張、交通擁堵等[3]。
除此之外,一些當地商家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會出現欺客甚至強買強賣等行為,給游客帶去極為不好的旅游體驗。
城市居民之所以選擇鄉村旅游,主要是想親近大自然,體驗到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慢節奏生活,讓身心得到有效放松。隨著鄉村旅游服務的不斷發展,村民的經濟收益得到顯著提升,生活質量也有所提高。但是環境問題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愈發嚴峻,比如露天燒烤導致的環境污染、垃圾沒有及時清理及鄉村餐飲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等。這些環境問題給廣大游客帶來了不良印象,同時對當地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
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的高低與游客旅游體驗的好壞有著直接聯系,高質量的鄉村旅游服務能將當地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好地體現出來。同時,高質量的旅游服務不僅能有效提升鄉村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還能廣泛宣傳當地文化。但是,就鄉村旅游服務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村民在接待游客時急功近利,導致鄉村旅游的整體服務水平難以提高。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我國鄉村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大部分村民沒有接待游客的經驗,而且大多數服務人員并未接受專業的培訓。
針對當前鄉村旅游服務產品過于單一的情況,相關部門在積極開發多元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時,需要充分立足于當地的現有資源以及特色文化[4]。同時,在進行多元化的鄉村旅游產品開發時,還需要充分將旅游產品與當地農業產業環節相結合,以此來形成更加完善的鄉村旅游產業鏈,從而更好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具體可以從以下兩點進行。
3.1.1 科學設計鄉村旅游產品
在以往的鄉村旅游服務中,農家飯、農家院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來吸引游客駐足。所以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鄉村旅游服務需要更加科學地設計鄉村旅游產品,可以在以往旅游發展的基礎之上增加農業觀光或健康養生系列的產業鏈,積極開發體驗式旅游產品,比如增加蔬菜及水果采摘等項目。另外,還可以增加釣魚或簡單的制作傳統手工藝品等環節,這些可以更好地提升游客的參與感,使其通過親自采摘切身體驗到農家生活。多元化的旅游產品能夠充分激發游客對鄉村旅游的熱情,促進鄉村旅游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3.1.2 充分挖掘鄉村特色文化
在鄉村中開發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需要充分挖掘當地的傳統人文文化,以此來打造當地的特色旅游景點,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參觀旅游。在挖掘鄉村特色文化過程中要因地制宜,立足于鄉村文化的發展歷史,創新其產品形式。比如可以通過展覽館展示當地特色歷史文化產品,從而推動當地歷史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另外,大力宣傳當地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比如火把節、竹馬戲、山歌對唱等,充分根據當地自身的特色組織民俗文化活動。
當前,大部分的鄉村旅游服務普遍存在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問題,所以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需要不斷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為鄉村旅游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同時,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鄉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從政府方面來說,第一,相關部門可以加大對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投入力度,以此推進鄉村旅游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只有完善了配套設施,才能讓游客擁有良好的旅游體驗。第二,相關部門還要對當地鄉村旅游地區進行功能區域的統一規劃,以此來促進鄉村的社區化管理[5]。第三,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對鄉村旅游服務的監管力度,對于強買強賣或者欺客等不良行為及時予以批評及處罰,使鄉村旅游發展更具規范性。
良好的生態環境對鄉村旅游服務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是推動鄉村振興及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需要積極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的原則。之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城市游客參與到鄉村旅游服務中,主要是因為鄉村中有著安寧恬適以及優美的自然環境。所以,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對當地生態環境予以足夠的重視,這樣才能有效促進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當地村委會可以組建環境督查小組,積極督查當地村民加強環境保護意識。第二,重點對民宿、飯店、公共廁所等進行衛生清理。第三,相關部門還需改良當地的污水處理系統。這些都可以改善鄉村旅游服務的衛生環境,促進鄉村生態平衡,可以讓廣大游客獲得良好的體驗,從而促進當地經濟效益的提升。
3.4.1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針對當前鄉村旅游服務中存在的各種不良情況,相關部門需要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對當地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思想等進行深入挖掘,提升當地村民的綜合素養。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服務不能僅僅只是為了眼前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服務質量,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3.4.2 加強對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
服務質量的高低對于鄉村旅游服務的發展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所以當地相關部門可以邀請專業的旅游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來對村民進行統一培訓[6]。同時還可以針對服務技能方面的知識開展專題講座,有效提升鄉村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及服務質量,從而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這對于鄉村振興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鄉村振興環境下,要想有效促進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就必須不斷開拓新的旅游市場。具體可以從以下3 點出發。
3.5.1 加大活動宣傳力度
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網絡傳播媒介迅速崛起。在鄉村旅游服務發展中,可以利用先進的傳播媒介加大對當地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在信息時代背景下,通過各種網絡媒體能夠有效促進鄉村旅游產品的推廣,比如鄉村可以就當地的旅游產品進行線上直播或者可以在電子商務平臺銷售農產品、建立專屬的宣傳旅游公眾號等。通過這些現代化的宣傳媒介,能使當地鄉村旅游產品得到有效宣傳[7]。
3.5.2 合理調整旅游價格
眾所周知,價格的高低與旅游人流量的多少有著一定的聯系,所以當地鄉村旅游需要立足于市場的實際需求合理調整旅游產品價格。比如可以在旅游淡季時開展打折活動等,這會對游客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保證有充足的客源[8]。
3.5.3 加強品牌建設
鄉村旅游可以對當地的民俗節慶活動進行大力宣傳,從而提升其旅游活動的知名度。但是,在舉辦活動時要選擇獨一無二的特色活動,這樣才能真正打造出專屬的旅游品牌。旅游品牌的建設對于鄉村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來說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發展鄉村旅游服務能夠有效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大部分的鄉村旅游服務發展普遍存在較多的問題。所以相關部門需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逐一解決當前鄉村旅游服務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鄉村旅游的規模及質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