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欽,關鵬
[摘? ? ? ? ? ?要]? 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對高校思政課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設計方面,提出“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翻轉課堂”有機融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方案。在教學實踐方面,發現智慧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線上線下教學環節切換的流暢性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至關重要。在教學反思方面,對線上教學場域再造、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方式變革、教學評價創新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 ? 鍵? ?詞]? 信息化;思政課;智慧課堂;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50-0022-02
一、引言
新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讓“00后”大學生樂于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牢固樹立核心價值觀是思政課面臨的關鍵課題。以理論講授和教師主導的傳統授課方法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求,迫切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變革課程教學模式,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重塑思政課的教學話語權和教學魅力。《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提出,思政課教學要立足規范流程,緊抓課前、課中、課后等關鍵環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強化師生互動,推動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機融合[1]。因此,立足智慧課堂教學理念,以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
二、存在的問題
當前思政課傳統教學模式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學互動中師生對話的失效。解決方案在于教師構建有效的對話教學:創設對話情景,實現充分的精神交流和價值分享;優化內容供給,激發對話的“生成”;提升教師教學實踐智慧,引導對話有序展開[2]。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這種解決方案難以實現。近年來,在引入智慧課堂后,思政課教學面貌煥然一新,一些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得以實施,師生間互動的有效性有了較大提升。智慧課堂是以智慧化教學環境的構建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為目標,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學習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創新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習方式與教學評價方式的新型課堂[3]。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中成智慧課堂的探索與創新,證實通過移動互聯技術可以有效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全員互動教學[4]。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智慧課堂與思政課堂教學各環節的深度融合還需要進一步探索。首先,基于智慧課堂的思政課教學設計需要合理有序安排,要充分圍繞“價值觀的培育和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準則,同時要兼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規律和大學生網絡行為特征。其次,要充分保障智慧課堂教學的軟硬件條件。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師資缺乏,思政課堂往往以大課堂居多,智慧課堂軟件互動信息量巨大、網絡硬件設備差等都制約著智慧課堂教學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提出“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翻轉課堂”有機融合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方案。
三、思政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設計
(一)課前階段
教學資源發布:根據教學目標,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App主動向學生推送多種形式的課程教學資源,包括視頻、課件、圖片、文本等。
學生預習:針對教學目標,教師以思考題或熱點話題等形式在超星學習通App中發布預習環節的主題研討,讓學生收集背景資料和知識要點,對課程進行預習。教師引導學生利用超星學習通App中班級論壇和學習小組等功能進行線上主題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探尋問題解決方案。
學情分析:一是備學生,了解學生文理學科背景、專業背景和學習特點等;二是分析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從中總結學生的學習規律,分析預習效果,優化本節課的教學方法和目標。
完善教學設計:在線下理論教學階段,結合學習通App做好學情監測,包括發布線上小測驗、選人、加分等環節;在線下翻轉課堂階段,設計好學生匯報流程、主題交流環節和教師點評環節,確保課堂教學過程中線上和線下環節切換的流暢度,有效引導學生進入沉浸式學習狀態。
(二)課中階段
新課導入:以流媒體的形式將新課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等導入課堂,對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思政課傳統授課方式多為PPT課件講授,內容多而枯燥,若課堂教學仍采用灌輸式授課方式很難保障教學質量。故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需要大力改革,充分抓住學生自主學習中的盲點和難點展開深入的、有針對性的講解,同時要結合案例分析,提升課堂的新穎性和高階性。
學情監測:在理論講解部分,利用學習通App實時發布提前設計好的課堂小測驗、選人等功能,實時反饋學生的聽課狀況和效率。課堂測驗不一定設置很復雜的問題,最好以選擇題為主,對答對的學生以積分獎勵,目的是檢驗學生的聽課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針對答錯的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對個別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翻轉課堂:在教師理論講解后,組織學生以小組匯報形式將預習成果進行PPT匯報,主要目的是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展示學習成果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小組創建過程中,要打破常規思維,可以將學習小組中學習通App學習積分最低的學生任命為組長并統籌分配小組任務:兩名學生負責課前選題和收集材料、一名學生制作展示課件、一名學生做主題匯報人、一名學生負責其他小組匯報的點評。這樣做的好處是,充分調動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落實落細責任主體,確保學習小組成員合作成效。
教師點評和總結:對學生的主題匯報進行點評,指出優點,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改進措施。在點評環節,教師可以現場提出討論話題,吸引其他學習小組進行點評和互動。點評結束后,教師應及時總結本章主要內容和重難點。
(三)課后階段
個性化學習資源推送:教師根據各學習小組不同的交流研討情況、課堂學習成效和知識掌握程度,個性化地推送課外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拓展任務。
布置和批改作業:學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并及時提交后,客觀題部分利用事先提交的答案自動進行批改。
總結討論: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總結一天所學內容和課程知識,在超星學習通App班級論壇或學習小組中發布感想與體會,還可以進一步與學生在線討論交流。
教學評價:根據OBE教學理念,教學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教師可根據智慧課堂教學App設計教學評價指標,并根據學生表現進行量化,教學評價指標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目標的達成度。首先,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包括課前預習完成情況、課堂學習狀態、課堂互動積極性、團隊合作能力、課外學習資源完成情況等;其次,考查學習效果,包括課堂測試成績、課后作業成績等。通過形成性評價,及時掌握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學習成效,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教學改進,形成“課程目標→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結果反饋→教學改進→課程目標”的持續改進的閉環教學系統。
四、教學總結
通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實踐,發現課程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線上線下教學環節切換的流暢性對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至關重要。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將“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翻轉課堂”有機融合,加上“學習共同體”式的團隊學習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克服了文理科學生基礎不平衡的問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程授課班級共有學生109人,在一個學期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學習中,平均每人能參與3次小組主題匯報,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數量和質量相比較傳統授課模式明顯提高,有效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信息化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是未來發展方向,對于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來說機遇和挑戰并存,特別是針對線上教學場域的再造、教學內容的整合、教學方式的變革、教學評價創新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創新。在線上教學場域的再造方面,從教學實踐效果來看,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再造了高校思政課堂傳統教學場域。在教學內容的整合方面,教師要綜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慧課堂軟件,結合學情分析,有針對性地講解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并有效利用智慧課堂教學擴展接地氣、有深度、有現實意義的知識和內容。在教學評價創新方面,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智慧課堂可以構建多元的、完善的學生能力達成評價體系,利用過程性評價持續改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EB/OL].[2021-03-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4/t20180426_334273.html.
[2]劉惠.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效對話教學的邏輯路徑[J].韶關學院學報,2018,39(5):67-70.
[3]趙培培.智慧課堂:優化與創新傳統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7,4(14):171-174.
[4]沈震.基于移動互聯技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全員互動教學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1):97-100.
◎編輯 尹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