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國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應該培養學生傳統文化素養,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內在表現,在體育課堂內滲透傳統文化,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繼承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信,還能鍛煉學生身體素質。本文對傳統文化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滲透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提升傳統文化在體育課堂內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體育 傳統文化 滲透措施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9.022
初中體育教學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應該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在中國的歷史,或者通過體育活動感受民族精神,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
一、傳統文化在體育課程中的教學作用
體育課程教學是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方式,而且隨著新課程的教學滲透,更加注重對學生的體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體育課程的學習,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能力,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1.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
體育課程的學習,能幫助學生不斷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教學作用。對學生的教學培養不能只注重文化素養的提升,身體素質的強化培養也是重點的教學內容。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學習。而且在體育課程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能使學生更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發展更多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可以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地教學培養。在一定的教學形式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使學生能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2.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身體素質逐漸增強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應該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能在良好的狀態下,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身體問題出現的少,可以使學生更專注于課程的學習。將傳統文化滲透到課程教學中,有利于學生通過積極的課程學習,能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的學習認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提高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能更了解體育課程的學習,改變學生的傳統體育認知。
3.使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
新時代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更為注重對學生的體育課程的教學,保證學生在良好的課程學習環境下,快速提高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在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促進,激勵學生在良好的課程學習環境下,進行全面的學習成長。這樣學生能在體育課程中形成新的學習感受,使學生能在體育課程的學習中,增強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現狀
1.教學方式單一
在初中的體育課程教學中,一般情況下教師只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練習一些簡單的體育項目,像走流程一樣。這種情況下,很難有效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難以在有效的課程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傳統教學方式涉及的體育知識較少,學生即使通過長期的學習,對體育知識的了解也非常少,從而影響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強化影響學生的發展,無法形成較高的學習狀態。當前的體育課程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促進。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學生對體育課程形成錯誤的認識,影響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從而影響體育課程的學習效率。
2.學生課程學習興趣低
由于體育課程教學方式的錯誤,使學生對體育課程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將體育課程作為一門沒必要學的內容。在這種錯誤的思想影響下學生的體育課程的學習效率非常低,而且對很多的體育項目并不了解。這種學習狀態如果延續下去,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使學生無法快速增強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如果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不能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和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很容易造成學生厭學情況。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強化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生無法認識到體育課程的學習意義。
三、傳統文化在體育課程中的滲透策略
1.在游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傳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單一,教師會根據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布置體育活動內容,做出動作示范,然后讓學生自行鍛煉。初中階段教師會督促學生進行鍛煉,但學生無法了解體育動作內涵,重復訓練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的內容,并且在不同的游戲環節內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更多傳統文化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闖關”的游戲環節,教師在操場內設置不同的障礙,第一環節“跳輪胎”,將輪胎放平放在地上,讓學生從輪胎中間跳過去,到第二個游戲環節。第二個游戲環節為“躲避光線”,教師利用木板和細繩設計游戲,細繩作為光線系在木板兩端,學生要躲避這些細繩到達第三關。第三關的游戲設計為“平衡木”,教師利用石磚搭建一座“橋”,學生要通過這段橋,到達最終的終點。不同關卡的教師可以放置有關傳統文化的答題卡,題目可以是古詩詞,成語的出處,學生不僅要闖關,還需要將答題卡中的內容背誦,最終用時最短,并且能說出答題卡中全部內容的小組獲勝。不同環節鍛煉學生不同的能力。
2.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傳統文化中許多優秀的品質能引導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在教學中教師滲透傳統文化觀念可以讓學生在訓練中獲得成就感,收獲自信,增進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之間的關系。
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教師讓學生做準備動作,同學自由的變換位置,每個同學代表的數字不同,教師喊數字的時候,學生之間要抱團組成正確的數字。加強學生鍛煉的同時,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團結。
3.結合教學設計滲透傳統文化
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內容,讓學生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更加了解傳統文化的內容。
例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跑步的習慣,可以設計五十米往返跑、百米跑等教學內容,教師在五十米往返跑的中點位置設置答題卡,學生要回答一些古詩詞、古代詞匯的意思、自己了解的傳統節日習俗等,讓學生在跑步時回答問題,增加跑步難度的同時,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短板,主動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如在羽毛球訓練中,教師將學生分組,讓學生用羽毛球擊中不同的燈籠,每個燈籠都設置簡單的字謎,學生擊中并且回答正確,教師可以獎勵學生一些簡單的小獎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在提高羽毛球水平的同時,還會了解傳統燈會中猜字謎的樂趣。
4.素質拓展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素質拓展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內容,在素質拓展中讓學生相互配合,完成任務,形成良性的競爭。在素質拓展中教師根據素質拓展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適當的增加競技氛圍,讓小組之間相互競爭。在素質拓展時,教師可以引用少數民族運動會中的游戲內容,即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又增加了學生對少數民族知識和少數民族的了解。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緩解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 谷騰《淺談如何在體育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速讀》2019年第6期。
[2] 張春艷《如何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新課程(中學)》 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