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正琦 田忠新

中圖分類號:G841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0-048-02
摘 ?要 ?籃球運動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加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良好的發展。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自身的身體素質都出現了較大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籃球教學工作的難度。所以在新課改大勢所趨之下,全國多所高校都進行了多樣化教學手段引進和創新,分層教學模式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層教學模式是新課改實行以后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層教學模式在高校籃球教學中運用的意義,并且提出了高校籃球教師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的措施。
關鍵詞 ?高校籃球 ?分層教學模式 ?教學
教學方式的革新是落實全面教育的一種有益嘗試。其是利用嶄新的教學形式,建立科學化的教學課堂,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體會,增強同學們對體育運動的喜愛和熱情。在體育教學中,以教學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學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下不能很好幫助到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分層教學法與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相比更加符合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特點,有利于學生體育能力的發展與鞏固,也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還充分考慮了學生體育基礎上的差異。
一、當前高校籃球教學的現狀分析
籃球運動在我國具有較為雄厚的群眾基礎,業余籃球運動十分火熱,很多人在中小學時期便開始接觸籃球運動。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籃球技術日漸提升,與其相反的是很多人從小就沒有形成籃球運動習慣,僅是保留著基本興趣,光看不練大有人在。還有學生從未接觸過籃球運動,對籃球訓練知識一無所知。此類運動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很多問題就“浮出水面”,教師進行統一教授,實施“一視同仁”的教學模式。在此種教學思想引領下,籃球教學內容過于死板,學生悶頭學習,對競技運動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加之部分學生身體素質不達標,接受能力和運動基礎都很差,不能全盤吸收教師所教內容。所以,高校籃球教學模式有待整改。
二、分層教學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和學是必不可少的兩個方面,二者相輔相成。課堂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在這過程中能夠展現自我,讓學生在這過程中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只有掌握這兩點,學生才能夠實現自我成長、自我發展。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訓練,并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平等性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平等的原則,也就是學生和老師相互尊重。老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發揮才干的平臺,讓學生在這過程中與其他學生競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這也是幫助學生學會人際交往,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之一。老師還要深入學生內部,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學環節,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針對性。
(三)全面性原則
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學習能力好的學生還是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都要平等對待,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共同發展。除了這些,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潛能。
三、校籃球教學中執行分層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分層教學模式和傳統統一教授模式不同,其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在籃球員運動中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分層教學中,教師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期間,格外強調要按照學生身體素質特點和接受能力特點以及體育技能掌握程度等進行針對性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每一位學生都迸發出潛能。分層教學模式的開展,教師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維護教學的有效性和運動的安全性,讓籃球教學在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基礎上,確定課程目標,有的放矢地教學,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高校籃球分層教學可以增強學生興趣,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這可以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素養,教學針對性極強,可有力激發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
四、高校籃球教學中分層教學方案的實踐與應用
分層教學方法與醫生開處方類似,注重“對癥下藥”,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
首先是目標分層。教學目標分層制定過程中,教師要將籃球基本動作知識進行有力傳遞和教授,最為常見的便是運球內容和傳球內容以及投籃內容等,然后按照學生類型不同的特點,設置籃球練習內容,因材施教且從細節角度出發,使得學生可以在本體能力接受范圍內,從根本上激發出他們的潛能,達到個性化空間發展的主要教學目標。
其次是對象分層。此類層面之上的教學安排,主要是在課程教學初始階段,體育教師要借助一定形式的測試操作,對學生籃球基礎掌握情況加以分析。基于此,將學生分為潛質組、基礎組、提高型以及優秀型三類,通過分組來確定籃球教學的不同對象。大學生類型劃分階段,體育教師需要特別注意向學生解釋分類型目標便是針對性教學,助力學生克服內心負面心理,剔除消極情緒,防止學生對籃球學習形成人為不合理劃分的想法。
最后是授課內容的分層。實際上就是將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和練習量度以及方式方法等進行評價,按照不同學生類型對評價模式加以調整優化,之后在此基礎上使得教學內容和評價模式可以變得愈發合理有效。與此同時,更加符合不同個體之間的學習要求和發展訴求,從而讓籃球分層教學落到實處,彰顯教育價值和效能。具體分層情況如表1。
五、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可按照學生個體差異實施教學,使得學生變得更為主動和富有積極性。能夠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還能讓學生在這過程中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借助合理分層操作,通過目標、對象、授課內容的分層,和體育教師本體努力結合起來,必將實現理想化的高校大學生籃球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升其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日升.分層與協作教學模式在普通高校籃球選修課中的實驗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7.
[2]閻鉦,許弟群.高校籃球公共選修課引入“動態分層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影響[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04):63.
[3]王慎.試論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218-219.
[4]康雨辰.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籃球選項課教學的實驗研究——以礦大銀川學院為例[J].魅力中國,2017(01):66-69.
[5]胡峻榕.普通高校籃球課程分層教學的考評體系研究——以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籃球課程教學實踐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8):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