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艷斌
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技能人才短缺問題日益突出,亟待進一步深化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鑒定、評價機制,豐富技能人才供給,保障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在我國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改革背景下,建立健全職業技能質量體系。推動職業技能鑒定高質量服務就業市場,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人才、能力支持。本文結合龍巖市人社部門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工作,深入研究職業技能質量體系組成與構建策略,以期為龍巖市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鑒定提供助力。
職業技能質量體系建設,應以服務就業大局為目標,遵循公益性原則、統一原則、規范管理原則。
職業技能認定的根本目的是促進職業技能人才鑒定評價與用人主體需求相適應,搭建政、市場、企業三方聯動的技能人才發展通道[1],促進職業教育與勞動力市場需求相結合,為就業人員職業技能鑒定、職業培訓和就業創業提供有利條件,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促進人民群眾穩定就業、擇業、創業。
堅持公益性原則,要求職業技能質量體系組織協調職業技能鑒評價各環節、各主體關系,落實新舊制度銜接機制,簡化職業技能認定流程,降低職業資格鑒定考試費用,積極發揮職業技能鑒定在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作用。
職業技能質量體系建設應以統一認定職業范圍、統一認定時間安排、統一組織實施、統一認定規范管理為抓手,切實發揮人社部門在職業技能鑒定中的引領、管理、監督作用[2],確保職業技能鑒定質量,防范市場無序化發展。
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決策要求,職業技能質量體系建設應以推動職業技能各環節工作規范實施為切入點,加強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督導、考核和舉報查處等工作,加強認定資料安全管理、資格審核監督、考務組織管理等工作,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職業技能質量體系建設,即建立健全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化、保障化、科學化長效化的管理運行機制,從龍巖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體系中提取、總結管理經驗,構建具有普遍意義的職業技能質量管理模式,便于人社部門職能轉換與監督管理職責履行。
2021年是職業技能鑒定改革開始實施的首年,根據上級政策要求,新增專項能力考試項目由鑒定中心統一組織委托符合條件的鑒定考核機構承接。首先,企業可自主開展人才自主評價鑒定工作。根據政策要求,龍巖市鑒定中心成立技術服務部門、質量督導部門、政策法規部門(見圖1),制定鑒定中心管理制度,規范鑒定中心各部門、崗位職責、工作任務和崗位要求。
圖1 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組織機構示例圖
其次,重點加強對鑒定機構的規范督導,主動做好上級政策文件解讀,并根據政策文件要求制定鑒定機構內部制約和退出機制,鼓勵設施齊全、基礎完善的鑒定機構發展,限制問題多、規模小的鑒定機構發展,通過建立健全準入和退出機制,引導鑒定機構標準化、規范化發展。
最后,建立健全職業技能鑒定質量責任追究機制,在明確鑒定中心、鑒定機構職責、權力的基礎上,細化責任到責任主體、到崗位,按“誰主管、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針對職業技能鑒定中出現的問題,倒查追究責任,涉及崗位人員的逐級追究失職責任直至免職。涉及群眾投訴問題的,按“有責必問、有錯必究”的原則,追查問題形成過程、原因及違規行為,經查證屬實的,對相關職業技能鑒定機構予以警告、退出的處罰,對于問題涉及的考評人員、質量督導人員予以警告、吊銷資格證書和追究刑事責任的處罰。
為保障職業技能質量體系規范、長效運行,鑒定中心從政策制定、健全質量督導制度和鑒定機構評價認證制度三個方面進行制度體系建設。一是依據上級政策要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鑒定法律法規,制定了龍巖市職業技能鑒定法律法規、制度細則,包括《鑒定機構質量管理協議書》《鑒定機構職業質量管理評價評估標準》《職業鑒定考評員管理辦法》《職業鑒定機構題庫運行管理辦法》等制度體系,明確鑒定中心質量管理責任、崗位職責和追責細則,建立健全鑒定中心質量管理制度管理體系;二是建立健全覆蓋職業技能鑒定全過程的質量督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形成了覆蓋技術監督、命題技術、考評技術、考評人員、證書管理等制度,加強質量督導員技能培訓和人員管理,切實增強質量督導員履職能力和履職責任意識,通過現場督導、現場錄像回放、5G現場直播督導、巡查督導等方式,加大職業技能鑒定違規、違法案件檢查、監督、懲處力度[3],約束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和人員行為;三是加強鑒定機構評價認證。根據《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流程》,組織專家組開展鑒定機構認證工作,指導經認證的鑒定機構獨立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內容體系建設是對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的全過程管理與監督。龍巖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重點從報名資格審查、題庫保密、規范考試流程和嚴格發證程序等方面加強過程管理和監督。一是加強職業技能鑒定資格審查,嚴格按《福建省職業技能統一認定申報條件》審核職業技能鑒定申報考生資料,經審核無誤后報省中心終審,針對審核過程中履職不到位、走過場的機構、單位進行通報,針對申報過程中協助考生作假的機構予以撤銷報名點資格;二是加強認定資料安全管理,嚴格按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相關保密制度,細化職業技能鑒定印刷、保管、發放、收繳、傳遞、交接、押送等環節保密責任[4],凡接觸試卷、考生資料的機構、個人均需與鑒定中心簽訂試卷保密責任狀,將保密責任落實到個人,一旦發現出現泄密行為,嚴肅查處機構主體和當事人責任;三是加強考試流程監管,加強統一認定考點考務管理。加強監考人員、考評人員、質量督導人員管理監督,堅持“考、評”分離制度,已納入全國、福建省統一認定的職業,如人力資源管理師、勞動關系協調員、物流服務師等,統一組織開展資格審核和安排考試、操作考試,筆試結束一周內在指定機構內完成操作技能考核,嚴肅考場記錄,借助視頻監控、現場選查等方式進行職業技能鑒定督導,杜絕舞弊行為。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保障職業技能鑒定工作順利開展;四是嚴格發證程序。針對發證程序中出現的錯誤、疏漏等問題,追究經辦人、審核人責任。
職業技術體系建設包括在線考務和考試平臺建設、題庫資源建設、職業技能標準開發等內容。一是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在線考務和考試平臺建設。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平臺、微信公眾號、龍巖人社之窗等媒體和欄目,提供職業技能鑒定申報、考試成績和考點位置、考點路況等情況查詢,并平臺設置在線舉報通道,加強違法違規行為收集、反饋力度,以信息技術支撐職業技能質量體系建設;二是加強題庫資源建設。結合龍巖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聽取機構、企業意見,開發和修訂富有龍巖特色的職業(工種)等級標準,如美容美發、CAD機械設計、車身修理、電氣裝置、工業控制、數控車床等,以滿足龍巖市緊缺人才培養、鑒定、使用需求;三是職業技能標準開發。結合龍巖市行業產業布規劃布局,組織專家結合職業(工種)實際工作開展職業技能標準開發,促進技能鑒定與機構、企業、市場用工需求相適應。
新時期背景下,我國政府積極推進職業技能鑒定領域放管服改革,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應深刻領會上級文件精神,以質量體系建設引領規范職業鑒定機構參與鑒定工作,強化職業技能鑒定組織保障、過程監督、內容監管,推動和保障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規范化開展,遏止違法違規行為,平衡用工供給矛盾,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