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課堂教學,每每努力追求一種充滿真情的氛圍。也許是性格使然,無論是家常課,還是公開教學,我都全身心投入,講到激動處,激情飛揚;講到憤慨時,扼腕長嘆。可以說,每次課堂教學就是我和學生的一次心靈共振。
課始激情情始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交流的一種最直接的對話。而課始激情能否激發,則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學的一個開頭,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個環節,雖可能是短短幾句話,可以說也要精心琢磨。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分鐘都需要新的“營養”,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教師的你必須悉心“澆灌”,來不得半點馬虎。
課中悟情情更濃—教師時時將自己置于課堂的原野,用真情去催發課堂的生命,為課堂中的平凡而歡欣鼓動,讓生命中的習以為常感動自己,再用你的坦誠熱情感染學生,打動學生……那時,充滿激情如吹皺一池春水,流動起來,活潑起來,以執著激發執著,點燃心靈圣火,撥動課堂的琴弦。
課終喑情情未了—如果說,一節課是教師與學生進行雙邊活動的一座橋梁的話,那么教師對學生課后的教學啟迪則應是這座橋梁的基石,抓住課終時機,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真情永伴—這是我課堂教學的永遠追求。
“我為什么還在等待?我不知為何這樣癡情?我期待曾經的擁有,是否把這一切從頭再來?”流年似水,光陰不再,過去的就過去了,沒有從頭再來的可能—讓我們憑著對教育、對學生和對自己生命的熱愛,竭盡全力,讓自己的課堂因激情,定格一些特點,漸成一種特色,最終,擁有風格,放出光彩。
—竇桂梅
節選自《竇桂梅與主題教學》,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