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娜

摘要:圖畫的優勢在于講述故事、形象傳達信息,學生通過對圖畫的識別和理解,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故事的過程。小學英語教材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采用了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新知。有了插圖,學生掌握新知更有興趣,也更容易。可見,文本插圖是學生學習文本的好幫手。
關鍵詞:文本插圖?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學生能在插圖的幫助下,聽懂簡單的對話,能夠讀懂插圖中的小故事,能夠借助圖片講述簡單的小故事,能夠根據插圖提示寫出簡短語句。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插圖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筆者認為看圖是領會新知的第一步,是提高學生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看圖能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但是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欠缺,所以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讓學生明白如何看圖,如何從圖畫中了解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如圖1所示,有的學生直接把題理解為找不同,有些學生只能聯想到零星的幾個單詞。其實,題目本身是要求學生通過對比圖片,結合時態的不同,描述過去和現在的生活。如果教師能夠提示學生,他們就會注意時態的變化,再通過思考說出一些簡單句。
文本插圖可以幫助學生變復雜的、難以理解的語言為生動形象的畫面。觀察插圖時,學生要弄清楚插圖中包含了哪些信息,比如什么時間,誰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學生只有弄清楚這些,才能準確理解插圖,正確地理解文本。
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觀察。三、四年級的教材采用氣泡的形式敘述文本,有的學生不知道先讀哪一句,這是因為學生缺少有序的觀察。當他們能夠比較準確、全面、有序地觀察插圖以后,這就不是問題了。
看圖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想一想、動動腦子、思考一下。在這里,“想”還有想象的意思。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在理解插圖內容的同時,啟迪學生發揮想象。
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筆者主要從兩個方面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一是用直觀的圖畫啟迪學生合理的想象;二是看圖猜文本,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Module4時,筆者先是通過圖片啟發學生想象有可能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有位學生說:“Sam and Amy,they all like red T-shirt,but theres only one.They are arguing. Lingling comes to tell them‘I have two red T-shirts.You can see them on the line.I can give one to each of you.”學生的想象充滿童真,讓筆者欣喜若狂。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馳騁在新知的原野。
看圖會義能夠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能表達人們的需求和情感。在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和說話。筆者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表達不一樣的想法,有了鼓勵,學生就有了表達的欲望,一旦學生對說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向上,樂于展示。有時,圖畫也能幫助教師避免尷尬。在教學祈使句這一知識點時,如筆者提出問題:“誰能說出一個祈使句?”估計教室里會鴉雀無聲。于是,筆者展示了一些圖片(學生們平時的一些行為),學生立刻滔滔不絕,爭先恐后說起來,表達能力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
圖片所呈現的是靜止的動作,但是學生會義的過程是動態的,借助教師恰當的引導和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靜止的畫面就會活起來、動起來。會義是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充滿了好奇、新鮮、真實,這些不正是教師想要學生擁有的嗎?
教材插圖的利用體現在多方面,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插圖的效能,合理利用文本插圖,有助于改革新的教學方式,探究新的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何文青.戲劇活動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8(10).
[2]雷曉芳.插圖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7(Z2).
[3]陳麗紅.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插圖的應用策略分析[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9(1).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嘉明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