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東
摘要:在當下國家教育部倡導學生減負政策下,如何保障學生在學業(yè)負擔相對合理輕松的情況下,就大課間活動的開展更有效呢?就大課間活動而言,這就需要當下的學校和教師轉變思路,開創(chuàng)多樣化的活動模式,有效開展大課間活動,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大課間活動形式必須得到切實優(yōu)化,只有做到開展針對性的活動開展,才能在有效保障活動質量的前提下開展相關延伸,從而建立良好的大課間活動環(huán)境與氛圍,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通過對減負背景下學生的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問題展開分析,從而提出一些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減負背景;大課間活動;優(yōu)化策略;民工子弟學校
引言
伴隨著國家對于學生減負的政策落實,學生的學業(yè)負擔相對更合理化、規(guī)范化,強調(diào)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對于學生的學業(yè)提出要求,更針對學生展開素質教育以及德育教育。就我們的民工子弟學校而言,學生的父母大多常年在外,老師就是學生的親人,學校就是學生的家,如何就減負背景下開展有效的大課間活動,切實讓學生感受陽光體育的魅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全面發(fā)展,這是學校以及教師應該著手處理的問題。只有開展多樣性、多層次的大課間活動,讓學生在四十分鐘的時間里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以及成長,這是重中之重,有效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引領全校師生享受大課間的放松時刻。
目前大課間活動開展中遇到的問題
在目前的大多數(shù)學校的大課間活動當中,基本上就是以體操的形式開展的。組織全校學生在操場上排成隊列,聽廣播放音樂做廣播體操,沒有多樣性的活動形式,讓學生的厭煩情緒一直積累,經(jīng)常出現(xiàn)學生大課間活動的時候逃跑不參與,參與度嚴重下降。并且大課間活動本來是輕松愉快的氛圍,但是經(jīng)過教師統(tǒng)一安排,活動氣氛就十分嚴肅,學生只有按照規(guī)定去做事情,包括做的程度以及標準,就相當于變相的課程加練,這也是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的原因,學生對大課間活動的態(tài)度厭惡不重視,對活動敷衍了事。并且由于大課間活動一般是在上午開展,一旦天氣炎熱學生也不得不在操場上受到太陽的暴曬,這讓學生的身體也受到考驗,不少學生在大課間活動之后精疲力盡,更沒什么精力去繼續(xù)下午的學習。而且一些學校的活動器械也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全校學生的大課間活動所需,也無法去有效開展多樣性的大課間活動【1】。
基于減負背景下展開的學生大課間活動的優(yōu)化策略——以民工子弟學校為例
開展師生合作,增強師生情感與學生的歸屬感
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缺乏家庭的關愛,在減負的當下,教師應該合理利用大課間時間去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對于大課間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就該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課間活動鍛煉環(huán)境,主動配合學校對于大課間活動的安排。
例如在大課間活動的體操環(huán)節(jié)過后,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組織,各任課教師積極參與開展特色活動,在活動過程當中和學生一起完成各種項目,例如一些雙人項目:仰臥起坐、雙人跳繩等等。并且在活動項目的設計上還應該考慮教師的實際身體狀況以及年齡等等因素,要合理安排活動強度,保障師生在大課間活動的快樂和健康,也有效提高了大課間活動的效果。
通過有效的講解,讓活動教學內(nèi)容得到規(guī)范
如今是自媒體時代,直播的風潮依舊風靡。學校可以基于新媒體方向,開拓大課間活動新模式,在一些天氣過于炎熱或者寒冷以及下雨下雪的不適合戶外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由學校和教師制作的一些活動動作或者活動模式的講解,這種線上模式,可以將大課間活動轉變?yōu)榫€上課堂教學,完善其本身的內(nèi)涵。教師在平時可以總結大課間活動內(nèi)容以及模式開展的不足,可以在線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幫助學生了解,可以讓大課間活動更高效的開展【2】。
合理的評價機制可以有效促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
教師應該要合理利用評價的導向性功能,針對大課間活動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民工子弟學校可以利用班級線上平臺,在大課間活動結束之后及時針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給予表揚,要強調(diào)評價的全方位,鼓勵學生調(diào)整自我,超越自我。
例如民工子弟學校可以組織在大課間活動當中開展最佳手球手的稱號評比,通過在大課間活動組織手球比賽,以班級為單位開展,選出每個班級的最佳手球手,教師可以在班會或者班級線上平臺予以表彰和小禮品,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多元化的評價更可以刺激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讓民工子弟的學生在這種積極向上、溫馨和諧的大課間活動當中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加深了師生交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結語
總之,在減負背景下學校大課間活動的開展,尤其是對民工子弟學校而言,應該打破以往的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僵局,教師和學校應該基于實際開展活動創(chuàng)新,在完成大課間活動教學任務的同時,更應該落實對學生的關懷以及合理評價,多樣性的活動形式才能有效刺激學生的積極性。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綜合素質全面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周全.巧用課間活動,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體育活動教學實踐研究[J].田徑,2019(05)
丁德勝.淺析如何在大課間實施勵志教育活動[J].散文百家,2018(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