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隨著世界整體性的統一發展,價值觀成為小學體育教學最主要的培養內容,針對小學生好奇心強、動手能力強和求知欲望強烈的特點進行分析,借用體育教學發揮育人的基本原則從而滲透正確的價值觀推動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引導,幫助小學生激發體育學科興趣和克服不良的體育行為習慣。增強身體素質,滲透人生價值觀需要教師以體育課堂為載體整合教學資源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精神意志和品格。
1 聯系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科學滲透人生價值觀
小學體育主要開展場所是課堂,教學內容包括培養小學生的體育和健康基本知識和技能,挖掘內容背后蘊含的人生價值觀有利于真正培養小學生的體育意志。體育教學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小學生的體育素養和改善身體素質是高層次的教學內容,針對體育教學內容科學滲透人生價值觀要符合小學的理解能力。重視體育課堂教學和積極心理的引導需要小學生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結合理論內容強化體育價值觀的教育,逐步引導小學生培養合作精神、競爭意識、拼搏斗志推動小學生德智體美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例如,體育的精神實質是公平、公正,尤其是競賽類的體育項目必須從小學階段進行教學發展正確價值觀。像在小學體育“100米競速跑”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嚴格的評判標準要求小學生必須正確占位不得越過起跑線,聽到起跑信號后才可以起跑避免初中搶跑和不公平的行為動作,踐行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公平和公正內容。緊密結合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精神和強化社會責任感,有利于不斷優化和培養小學生的體質和精神品質,加快了人生價值觀的培養進度和擴展了內涵。
2 創新體育課堂教學形式,引導樹立人生價值觀
創新體育教學形式增添趣味性和引導性,推動小學生積極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中有利于小學生在實踐體驗過程中增強價值觀念。游戲教學法合理應用于體育教學過程中體現了課堂教學和改革的新方向,選擇符合小學生興趣和實際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小學生在體育活動參與過程中養成團結協作和相互配合的意志,最重要的是使得興趣成為小學體育教學最主要的核心動力。游戲和體育教學的整合需要依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興趣進行充分的設計,重視學生智力體力鍛煉是基本,發展小學生的團隊精神和積極心理符合素質教育改革內容。例如,在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育游戲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從而推動小學生人生價值觀的逐步養成。像小學生的體育教學要利用小學生好玩和愛模仿的特征進行教學,利用常見的體育游戲進行創新需要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比如“老鷹捉小雞”的強化游戲”抓尾巴”要求小學生兩人一組用繩子連接在一起,露出繩子尾巴進行小組競賽要求抓繩子尾巴以劃分勝負,培養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精神需要在實際教學中進行。
3 改進體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人生價值觀
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培養有著深刻的影響,更新體育教學的課堂教學理念發揮主體性有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體育課堂內容教學過程中問題設計有利于發揮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轉變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小學生進行探索和體驗性的學習,尤其是在體育項目的實踐過程中小學生的能力和意志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針對實際教學進行調整,情境教學法、設置問題法、激勵法和演示法都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常用方法,教師還要深入鉆研和拓展以創新出小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模式。激勵價值觀的樹立從心理層面發展小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重視實踐和身體素質的改善任重道遠。例如,小學體育基本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高效的教學情境進行引導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像“跳繩”項目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創設“小動物學跳繩”的真實情境,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跳繩動作后模仿兔子、猴子和袋鼠跳繩以增強課堂趣味性,小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再比如挖掘小學生的身體潛能需要樹立積極和拼搏的體育精神,設計具有競爭性的體育活動有利于小學生培養競爭意識符合社會發展生存的要求。
4 加強互動,滲透德育教育
部分小學體育教師單純地讓學生展開體育練習,而忽略了對學生的體育德育教育,這也是不正確的,想要培養學生良好的三觀和人格,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必不可少,將隱藏在體育教學中優秀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念說給學生聽,加強學生感悟,例如給學生講解奧林匹克精神,例如給學生講解關于友好競爭的信念,例如學生勝負心較重的時候,給學生加以心理引導,讓學生養成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素質,正確看待體育競技的勝負觀,小學生思想單純,且不具有基本的理性認知,因此給學生講明講透也很有必要。其次,則要在日常教學中做好引導、勸導,如發現學生在德育方面的問題或不足,應立刻喊停,并對學生進行勸導,從優秀的思想和行為,以及不好的思想和行為對自己、對其他人帶來的正反兩面影響展開說明,將其中的德育觀念傳授給學生,學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才會逐漸構建起完善的德育觀念。帶領學生感受在體育領域的德育現象,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德行操守,例如在軍體拳教學中,給學生講解抱拳敬禮的內涵,講解其發展歷程,例如在體育活動競技時,先讓學生相互鞠躬敬禮,帶領學生感受體育領域中的這些禮儀文化,有助于學生明白體育教學內涵,提升德育認知。
5 深耕教學活動,增加心理素質鍛煉
5.1 傳統體育項目
在傳統體育項目中滲透心理素養鍛煉,教師及時引導,鼓勵學生堅持忍耐,如果學生表現良好,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學生收獲滿足感和被認可感,增加內心動力,逐漸鍛煉成長,例如跑步、跳高、跳遠項目教學中,學生堅持不下來,教師適當降低難度,親自下場和學生一起完成,慢慢完成,當學生完成后,教師立刻表揚,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促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5.2 素質拓展項目
素質拓展項目和傳統體育項目有一定的差異性,與傳統體育項目不同,其更偏向于鍛煉學生的心理素養,例如“信任背摔”,學生從高臺上反身閉眼仰落,下方人群接住,是在消除學生對未知的恐懼,打破學生的心理安全區,例如“集體拼圖、背人接力”,讓學生疊在一起拼成各種形狀,或讓學生背著人完成接力賽,是在培養學生的專注度和合作意識,“攀巖、越障礙”等,是在培養學生適應陌生環境、艱苦環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在挑戰學生的心理安全區,例如“紅綠燈”游戲,是在將體育鍛煉趣味化,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例如“身份牌游戲”,是在鍛煉學生的交往意識、交流探尋能力,總而言之,在素質拓展項目中能夠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心理健康。在體育項目中,有時候用比賽的形式來代替訓練,對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有積極作用,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面對競爭不再恐懼,這樣養成的學生,在面對困難和壓力時會鎮定許多,能更有效地去解決問題,去競爭,去拼搏,有助于培養學生包括競爭意識、集體意識、協作意識、規則意識等在內的多項心理素質。
5.3 加入體育價值觀討論,以實際案例為準
這一點更多地是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的,當學生年齡增加,心智增加之后,可以適當引入體育價值觀探討,包括上文提到的體育勝負觀念、體育公平公正公開觀念、體育規則觀念、暴力觀念等,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說出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加強交流探討,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在探討的對象選取中,最好以實際案例為準,將體育領域內的真實事件引入課堂,會讓學生理解更加深刻。而教師在探討中并不能直接否定學生,也不要直接告訴學生什么做法是正確的,什么做法是錯誤的,而是以優秀或不良做法對自己的意義、對社會的意義等方面展開,采用“啟發引導”式教學,帶領學生從多角度看待某一件事。在交流探討中,學生很有可能產生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一些見解可能是混亂的、有缺陷的,在德育底線之上,教師應尊重學生的看法和思考,慢慢引導。
6 小學體育教學中人生價值觀的培養作用
學生在進行體育學習中應具備,或者在體育教學中逐漸養成的優秀心理素養包括競爭意識、合作意識、抗壓適應能力、交往能力、堅持忍耐能力、調整情緒的能力等,強健學生的人格培養,讓學生的心理強大起來,這是體育教育相比于其他學科教育的特長,帶領學生感受體育競技的魅力,在體育活動中堅持,在體育競技中拼搏,長期如此,學生心理素養會逐漸強大。心理素養和德育教育有時是兩個不同的教育主題,但其有著必然的聯系性和相似性,要看到當前學生往往嬌生慣養,導致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交往能力差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在小學體育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價值觀念,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正確的體育,什么樣的體育是在創造價值,而什么樣的體育是在帶來負面影響,對于這點有三方面理解,一方面引導學生構建對體育的正確觀念,隨著社會而發展,在社會上逐漸形成了智力勞動價值遠遠大于體力勞動、體育鍛煉沒有價值的不良風氣,需要及時撥亂反正,讓學生整體理解體育,理解體力勞動;一方面引導學生構建基本的體育價值觀念,比如體育勝負觀念、體育公平公正公開觀念、體育規則觀念、暴力觀念等,任何一種觀念都有著不同的解釋,例如體育勝負觀念,有的人認為體育競技需要分出勝負,否則就沒有開展意義,而有的人認為體育競技的過程意義比勝負意義更大,人們去拼搏、去競爭、去突破自我所創造的價值比單純的勝負更有意義,眾說紛紜,需要根據不同情況而去理解,這一點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引導塑造;一方面指的是引導學生構建在體育領域的法律觀念,體育領域法律是對體育“不可為”根本的定義,是不可逾越的,比如體育不正當用藥,雖然能快速提升體能,但也會帶來公平公正公開方面的影響,這一點也需要教師簡單提及,夯實學生價值觀基礎。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關鍵在于潛移默化滲透,加強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行為,養成健康習慣,德育教育一方面能讓體育課程更順利進行,學生收獲更多,一方面也能作為一種基本道德素養,作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滿莊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