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
摘要:師生之間溝通質量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得到重視。聽障生不同于正常兒童,師生之間溝通難度較大,需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提高師生溝通的有效性。有鑒于此,文中以聾校語文課堂為著手點,分析如何提高語文課堂上師生溝通的有效性。
關鍵詞:聾校語文;師生溝通;有效策略
聽覺障礙直接破壞聾生全面感知客觀事物的能力,使得他們只能通過聽覺與觸覺等感受事物,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視覺代償”作用。語文課堂上聽障生僅能“以目代耳”,影響到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使得師生之間溝通有效性不足,出現溝通障礙。因此,要研究聾校語文課堂上提高師生溝通有效性的策略。
1、多種語言交叉使用,奠定有效溝通的基礎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聾校學生的特殊性,為加強溝通,教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通過手語、口語以及面部表情等實施交叉使用,實現與聽障生的正常溝通、主動交流。比如,在上課時所涉及到的簡單用語,包括請回答、請坐下、打開書、讀文章等,此時所涉及到的情緒型內容較少,只是師生間簡單的日常交流,通過口語或者手語等某單一語言就能完成;但是對于上課時需要用到的一些簡單詞匯,包括嚴肅、看書、認真、很好等一些涉及到強烈情緒傳達的內容,則需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才能完全表達并引起學生注意。
在語文課堂教學時,為提升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幫助學生規范用語,在為學生所展示的板書、多媒體語言以及教學文本等,其句式應盡可能規范,幫助學生時刻感知語言使用的規范性,從而引導他們在與教師、同學交流是盡可能規范自己的語言,實現無障礙交流。如在教導學生“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和什么時”這一句式結構時,為引導學生做出完整的回答,就需要教師將三種語言交叉使用才能將其完整的表達和展示出來,即“大熊貓最喜歡吃的食物是竹葉和竹筍”。如此,不僅能幫助聽障生看懂教師所表達的內容,同時幫助并培養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鍛煉其表達能力,在師生之間也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提升教學效果。
2、做好語文課堂提問,增加師生溝通的形式
聾校語文課堂教學時同樣需要提問,但考慮到聾生不同于正常學生,教師提問形式也要發生改變,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與回答時間,豐富語文課堂內容,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具體提問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2.1 抓住課堂上有效提問時機
聾校語文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清晰明了的陳述問題,確保學生可以理解問題,不能出現猜測問題的情況,在思維建構過程中預留足夠的時間。
提問時不要停留在“已知”或“未知”上,講解語文內容時,教師要抓住合適的提問機會,巧妙設置問題,重難點處設置問題。抓住合適提問機會,會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2.2 預留學生回答問題的時間
教師課堂提問時需要預留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根據提問對象預留不同的時間,通常優秀學生時間短點、中等生時間稍微長點、差生再延長。
如果一味以優等生回答時間進行要求,會造成大部分學生理解不到位。
2.3 塑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
聾生思維、推理能力不完善,加上部分語文知識點抽象、復雜,學生會產生厭煩心理。
這時教師主動開展師生互動,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調動課堂學習氛圍。課前導入環節利用幽默語言,奠定高效課堂的基礎;課中利用有趣問題突破重難點,解決學生疑惑;課后利用有趣語言糾錯,讓學生理解錯誤成因。
3、巧妙使用體態語,促進課堂溝通質量
在語文課堂交流中,適當的體態語運用能夠幫助聽障生具化內容,促進教師與聽障生的交流。對于聽障生而言,在日常交流中想要實現內容的無障礙傳輸,形象性傳達極為重要,即使是在思考問題時,他們的思維也會緊密圍繞事物的形象動作來展開。即對于聽障生而言想要理解一個內容,在語言無法正常表達和描繪時,就必須一步步在其大腦中對該事物的形象進行具化。而適當的體態描繪能夠幫助這些聽障生實現物體具化,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盡可能豐富自身肢體語言和神態表達,幫助聽障生盡可能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比如,在學習文章《爺爺》時,其中有一句是“爺爺笑呵呵的摸著我的頭”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不是簡單的語言描述所能傳達的,但是通過教師一個簡單的肢體和神態表達,就能幫助聽障生理解爺爺對孫子那份濃濃的關愛之情;再如,在學習文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時,教師只需要將董存瑞當時的“昂、托、頂、拉”等一系列動作演示給聽障生,就能向其傳達出其所包含的愛國之情,對戰爭必勝的決心。
因此,對于聽障生語文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意識到“視覺代償”對于這些學生在感知外界事物的幫助和重要性,從而在三種語言的基礎上融入體態語,實現教學疊加,提升表達和溝通的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聾校語文課堂上教師合理使用多重課堂語言,塑造合適的教學情境,利用愛心搭建師生交流的橋梁,降低師生之間溝通難度,提高師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促進聽障生的更好發展。聾校語文教師要考慮各方面因素,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打造高效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劉文云.論聾校語文教學中溝通與交往的現狀及對策[J].中華少年,2019(35):25-26.
[2]彭盈雪,張金.聾校語文教師課堂手語運用現狀研究——以唐山市某特殊教育學校為例[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04):32-36.
[3]黃鐘河. 聾校語文課堂教學師生言語行為互動的實證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