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海扣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南陽中學)
在高中體育課堂上,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通過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與革新,給學生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真正基于體育課的教學落實健康教育,充分發揮體育課的積極訓練效果,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讓學生在高中階段積極健康地成長。
部分學校體育課的教學之所以實施效果不夠理想,且個別學生缺乏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個別學校的運動設施十分有限,現有的教學條件和環境很難給學生提供開放化的運動空間。這個問題應當引起重視,學校要不斷加強在體育基礎教學設施上的建設和投入,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硬件環境,這也是讓各類體育訓練可以良好開展的教學依托。學校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探尋體育課教學的優化模式,如果基礎設施較為匱乏,則要在這個方面予以彌補,這樣才能構建良好的教學開端,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訓練氛圍,對學生的健康教育也會有更好的落實效果。
每個學校都應有籃球場、塑膠跑道、乒乓球臺等基本體育設施,并定期維護,為學生提供更安全的活動空間,保障其運動安全。同時,還應不斷引入新的體育設施,增加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開拓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充分感受運動的樂趣,并有更多可選擇的運動項目。同時,這也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熱情,讓體育健康教育有更好的綜合落實效果。

要基于體育課程的教學達到健康教育的目標,這需要學生有更多運動時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運動項目,教師要善于發現,并給予學生更多正面激勵,讓學生積極訓練,體會運動的樂趣。同時,也要多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這不僅是鍛煉學生體能的過程,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有很好的培養效果。只有綜合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品質,才是健康教育的內涵。教師要把握教育的關鍵點,開放體育課的教學訓練思維,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有更多學習收獲,推動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實。
教師應不斷優化更新傳統的教學方式,運動訓練中多加入游戲教學模式,增強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嘗試情景教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等多種手法,讓教學訓練過程更加豐富多元。教師也可以以活動的形式促進訓練效果的達成,并且潛移默化地融入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教師應不斷地組織活動,例如運動會、男子籃球賽、女子足球賽、排球賽、長跑比賽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的運動素質和體能都得到良好訓練,激發學生的意志力。這些都是健康教育的直觀體現,會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價值。
高中階段學生面臨很大的學業壓力,因此在個別學校,體育課這種貌似“不太重要”的課程會被壓縮和占用,這其實是很不科學的做法。正是因為學生有很大的學習負擔,大家的壓力才需要以合適的方式釋放,這樣學生才能持續以好的狀態投入學習。學校要認識到體育課的價值,并且要提升對體育訓練的重視程度,加強健康教育在課程中的有效滲透。這樣才能為學生爭取更多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可以走出課堂,呼吸操場上的新鮮空氣,放松頭腦,轉換思維,舒展自己的身體,從體育運動中獲得釋放。
學校應更重視學生的體育運動,嚴格按照教育局規定,保障學生每天在校園內進行至少一小時體育活動,認真落實“三課、兩操、兩活動”,即每周安排體育與健身課程3 課時、體育活動2 次,每天安排廣播操至少1次、眼保健操2 次。此外,教師應基于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施健康教育,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高中學生處于一個較為特殊的成長階段,他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在逐漸形成,這個時期學生的內心也會碰到一些困惑。學校可以在體育課堂上適當滲透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結合學生容易碰到的問題,給學生進行正面價值的傳導,疏導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礙。這才是健康教育應當發揮的效果,這種教學融合會讓學生成長為更加積極向上的個體,學生也能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學習,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