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郭莉莉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東臺市三倉中學)

積極健康的班級文化能對班級管理起到促進作用,指引學生認真學習、健康成長。班級文化不僅能影響學生的基本學習態度、規范學生行為,還能影響學生積極生活的心態及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是教師進行班級管理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進行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考慮到每位學生不同的認知特點,完善物質、制度、精神方面的文化建設,構建積極向上的班級特色精神。
從社會學角度分析,任何文化都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組成。班級文化也是如此,它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在師生之間形成復雜的聯動關系,能體現班級的特色凝聚力。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有以下重要意義。
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對教師及學生個體行為進行規范。良好的班級文化作為一種軟性力量,無形中管理著每一位師生,是教師及每位學生的行為準則,約束著個體行為。班級文化以班風、學風等為抽象形式,以班級口號、班歌等為具體形式感染著學生,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精神面貌,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
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對學生的團隊意識的培養。班集體之間的相處是由師生之間相互凝聚力的強弱而決定的。當班級文化能讓學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產生班級榮辱觀時,就會促進每位學生為了班級的榮譽拼搏努力,并約束自己,幫助學生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相互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及責任感。
班級文化建設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優良的班級文化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更能幫助學生綜合發展。班級文化通常會體現在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中,這樣的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身心得到放松,更能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
班級的物質文化處于表層,指班集體的各項基礎設施設備及客觀的生活、學習環境。它是班級文化的基礎,也是其他文化的基礎。良好的學習環境包括教室衛生環境、教學設備等。學生每天都要在教室學習,臟亂的教室容易讓學生產生浮躁、厭學等情緒,而整潔的教室衛生環境能讓學生有一個愉悅的學習心情,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激發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教室的墻壁著手,讓學生自由創作,如張貼班集體的合照等,其不僅能象征班級文化,還是一道特殊的物質文化風景。教師還可以以板報為載體,讓學生展現自己的才能,幫助學生展現自我。
班級的制度文化處于中層,包含了班級規章制度及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結構。它能制約師生個人行為,幫助師生建立深厚的友誼,是班級文化的保障。班級的規章制度是班級文化建設及約束學生的重要保障。在制度建設方面,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用民主探討和投票的方式建立學生自己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自覺遵守、相互監督,將制度落實到位;同時對班級的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完善,將有責任心、負責心的學生任命為班委,并讓其他同學進行監督,培養學生的責任心。此外,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為其設立階段性奮斗目標。教師也要對班級設立目標,幫助學生形成班級榮辱觀,使其為集體榮譽而付出努力。教師也要及時觀察學生情緒,鼓勵同學間相互幫助,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班級的精神文化處于高層,能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發展,形成健康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是班級文化的核心。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游戲活動,幫助學生放松心情,使其更好地投入學習。各式各樣活動的舉辦,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陽光積極的性格,還能創造出和諧歡快的學習氛圍。教師要準確把握與學生的溝通時機,可以通過私下談心、班會和書信等形式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認真聽取學生自己的想法,關注學生心理問題,并進行及時疏導。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班級管理需要做出更多努力,而班級文化建設則是極為重要的步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方面著手,建設符合新時期教改要求的班級文化,以良好的班級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