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劉超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鞍湖實驗學校)

小學體育教學在我國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教師要不斷適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最新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在給學生傳授基本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培養其競爭意識,幫助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不斷提高身體素質。
小學體育教育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還要對學生進行精神層面的培育,培養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競爭意識。在拼搏進取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女排的影片《奪冠》,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我國女排精神。
教師應通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體會到“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意義,進而促進學生堅持鍛煉,促進自身身體健康。教師在平常小學體育課堂上要設置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比學趕幫氛圍,鼓舞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體育學習。競爭不僅是和同齡人之間進行競爭,還有自我超越。拼搏進取是一種高尚的體育運動精神,它不僅影響小學學生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還深切地影響他們未來的生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有助于學生未來提前適應社會環境。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拼搏進取,也有助于學生將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延伸到生活當中。
公平公正是競爭的前提,假如標準和前提不一樣,就毫無競爭可言。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現代體育競賽中對興奮劑的相關要求,在體育課堂上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引導學生與同學之間進行良性競爭。
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才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才能提高自身的體育素質。教師在平時要多向學生講解公平的體育運動精神,對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教育,讓公平意識深入學生內心,在公平公正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小學體育教育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規范,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素質,而不要把取勝作為唯一目標。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就要設置正確合理的體育運動競賽機制,以鼓勵學生健康競爭、良性競爭,推動班級體育運動氛圍的健康發展。隨著時代的進步,競爭意識與公平意識逐漸成為現代人類融入社會的精神前提,教師必須在培養學生相關技巧的同時,幫助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
體育運動中有許多集體項目,教師通過讓小學學生接觸更多的團隊協作項目,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可以以團隊的形式鍛煉學生的競爭意識。在類似體育集體活動中,學生為團隊而競爭,而不是為個人競爭。講述引導學生團隊協作,可以讓學生以更加積極的體育面貌面對體育運動,感受來自集體的榮譽和自豪感,增強對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增強個人身體素質,實現內心的信念與追求。
在團隊協作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可能相互影響,受到他人體育精神的熏陶,進而改變和塑造自身對體育運動的深刻意識。教師在平時團隊協作實踐中,要不斷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磨煉學生意志,讓學生養成拼搏自強的體育運動精神。競爭無處不在,教師可以結合體育運動知識設置相關的競賽模式,鼓勵學生以團隊協作的模式參加,這通常會收到比較好的體育運動教學效果。
在平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妨在學生中找到榜樣,讓榜樣以身作則,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還可以列舉體壇明星的榜樣事跡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對競爭意識的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向身邊的榜樣看齊,多多向榜樣請教體育運動技巧,也可以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發現身邊的體育運動榜樣,為自己尋找體育運動的進步目標,鼓勵每一個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全神貫注地去拼搏進取,達成自己想要達成的體育運動目標。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那些競爭意識淡薄的學生,鼓勵他們投入體育競爭當中,使其培養自尊自強的信念感。意識的融入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在平時要多樹立體育運動榜樣,讓體育競爭意識深入人心,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體育技能,讓體育競爭意識深入人心,幫助學生感受我國乃至國際體育精神的強大內涵,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