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朱春華
(作者單位系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學校)

體育活動是提高國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作為培養學生體育素養的起始階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精力充沛,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對體育課堂失去興趣,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也難以有效完成。因此,一線體育教師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如何有效地開展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體育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造富有童趣的小學體育課堂。
興趣是一個人內化的源動力,是人們對自己想要關注的事物或者活動所展現出的積極的情緒。富有童趣的小學體育課堂是順應學生天性、保護學生興趣的體育課堂,教師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時,應依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采取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堂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持續六年,是整個學生學習過程中最長的階段,也是從幼年期到青少年時期過渡的重要過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幼兒園畢業,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其對事物興趣的維持度往往也很短暫。但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又極具模仿能力,樂于參與到有趣的活動中來,如果低年級的體育課只是重復跳繩、跑步等活動,學生很容易對體育課喪失興趣。隨著年級的增長,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相對更長,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思考能力,對事物的活動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因此這一時期的學生更愿意參加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技能活動。而且,在高年級學生中,男女生之間的體能差距開始逐漸顯現,教師在小學體育課堂上設計的活動應該建立在學生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上,創設具有趣味的體育活動,學生才能樂于參與到體育課堂中。
從時代的發展角度來看,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多元化人才,學生的學業生活不應該局限于一項技能或者一門學科的學習,體育活動在學生的多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兒童階段是學生發展活動方式的重要階段,青春期則是活動水平得到提高的關鍵階段,小學的體育教育橫跨學生的幼年期和青春期,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需要思考如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多元發展需要,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開展合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能夠掌握恰當的運動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小學的體育只有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多元發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并結合學生不同時期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真正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一個交互式活動,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想要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必須厘清、正視“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相互關系。體育活動必須是讓學生感興趣,并在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能獲得愉悅感的活動,而教師也能從學生的愉悅感中得到共情,更愿意組織豐富有趣的體育活動。
在體育課中,教師需要教授體育活動的技能和方法,而這些技能和方法需要不斷練習鞏固才能掌握,但是如果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一個動作重復10 遍,學生雖然也能逐漸掌握,但是這樣的練習效率低下,學生的參與度也不是很高,久而久之,學生可能會覺得體育課沒有太多樂趣。在小學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把學生最愛的游戲教學融入體育教學中,用游戲有效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體育活動參與的主體是學生,體育教師所開展的教學內容應關注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需求以及學生的能力來選取合適的活動內容,通過合理選擇、趣味教授,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
合理運用教師評價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要注重運用語言的魅力,及時給學生加油鼓勁,對做得好的學生表揚、獎勵,對不太能掌握的學生,則要細心指導、打氣鼓勵,讓學生在教師的及時反饋中始終保持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和興趣。此外,除了及時的體育課堂評價,體育教師的評價也需要多元化,多采用過程性評價以及結果性評價,從激發學生興趣的角度出發,鼓勵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使得學生樂于去完成體育活動,也敢于去完成體育活動。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每一顆童心都應該被呵護。作為小學體育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擁有求知欲和探究欲的學生,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發育,還要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緊扣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設計具有趣味的體育課堂,開展富有童趣的體育課堂,讓學生在小學趣味盎然的體育課中活力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