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
摘要: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學生的寫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語文學習的效果。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也對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每一位語文教師都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作文教學;積累;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7-103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同時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作文是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也是內心情感的表達。好的作文不僅能夠讓人愛讀,還能夠引起人的情感共鳴。現階段,作文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常常不知道如何著手寫一篇作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及時革新落后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給學生構建更加富有趣味的作文課堂,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在實際訓練中,一步一步訓練學生積累和表達,讓學生克服畏難心理,從而在指導和訓練中不斷提高作文水平。
首先,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閱讀和寫作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也能學習寫作技巧。因此,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從課外閱讀中汲取養分。例如,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好班級中設置的“圖書角”,鼓勵和引導學生多閱讀,并將閱讀中精彩的內容和部分做筆記整理,充分積累寫作素材。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后,分析文章的寫作方法,找到值得自己借鑒的地方。
其次,將教學與生活相連,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
“藝術來源于生活”,語文同樣是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目前來說,缺乏對生活的細致觀察是學生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缺乏觀察,學生的作文內容也就相對單調,因為很難做到真實,所以很難引發人的情感共鳴,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引導學生做有心人。從低年級開始,就讓學生每天練習寫日記,可短可長,最初可以從一句話開始,讓學生只寫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練習一段時間后,在熟練寫出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后,再寫出想到了什么。再過一段時間,可以再加上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是愉快的還是悲傷的。
再次,開展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
作文是一項技能,只有在練習中才能真正有效果。在學生每天記日記后,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形式,如仿寫,續寫,改寫等等不一而足。創造始于模仿。在學過一篇好的文章后,尤其是遇到文質兼美有層次清晰的文章后,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如學習《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時,上課的過程中分析了文章的思路和結構,還讓學生自己尋找優美的句子,并分析好在哪里。學完課文后,讓學生自己發現,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在作文時借鑒。很多學生會發現,文章思路清晰,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四季的景色,并且每一個季節占用一段。在寫每一個季節的景色時,能夠抓住最能表現季節特色的景色來寫,還運用了比喻句和擬人句,能夠寫出看到的景色,看到的不僅有事物的形狀,還有顏色等。聽到的聲音,不僅有鳥兒的鳴叫,還有大自然的其他聲響。文章能夠從多個角度來描寫景物,讀起來感到景物十分豐富,并各具特色。好的文章從模仿開始,學生學會模仿后,逐漸就會放開被模仿的文章,寫出獨具特色的文章了。再比如續寫,凡卡給爺爺寄出信以后,會怎樣,讓學生思考后,寫一寫下一部的故事。這是學生可以自由發揮的機會,很多學生能寫出很多不同的結尾。還有改寫,也是讓學生自由發揮的好機會。在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后,讓學生想一想,如果大臣不說謊,實事求是地說出來,故事會怎樣發展。如果有一個官員說謊,還有不說謊的官員,結果會怎樣。這樣多種形式的寫作形式,每一次的練習都會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挑戰。隨著每一次不同的寫作,老師也給予不同的表揚形式,有時是發表在班級的黑板報上,有時是發表在班級小報上,有時是贈給學生一個好看的封皮,裝訂自己的大作。這多種多樣的形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最后,精心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得生動。
有的學生會寫自己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總感覺干干巴巴的,不能做到生動形象。為了練習寫作的生動,我們專門組織了一次擴寫句子式的作文教學。從一個詞語開始,逐漸擴寫,一直擴寫成一篇文章。如有一次訓練寫春天的景色,我們是這樣開始的: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紅花。加數量詞:我看到了一朵小紅花。加贊美的詞語: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小紅花。加嗅覺: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小紅花,聞起來真香啊。加動感: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小紅花,聞起來真香啊,它在風中搖擺。加修辭: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小紅花,聞起來真香啊,它在風中搖擺,像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在風中起舞。加地點和數量:我在校園的花園里,看到許多許多漂亮的的小紅花,聞起來香香的,在風中搖擺,像一個個美麗的姑娘在翩翩起舞。加感覺:看到這些花兒,我感覺自己好像變成了一朵花,跟她們站在一起,在風中翩翩起舞。蝴蝶飛過來,告訴我春來的消息,蜜蜂跟我耳語,它飛行的快樂。這樣一直加下去,有一句話,變成一段話,變成一篇文章,在老師的一步一步啟發下,學生越來越覺得有話說,話語也說得越來越生動。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完成了很多習作。
在多種形式的積累和訓練中,學生不再認為作文難,他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很樂意去完成。當然,這只是初步的嘗試,要想讓每個孩子愛上寫作,仍需要進行多種嘗試和探索。作文教學,還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黃永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3):245.
沈建毫.基于生活化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思考[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