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及其當代啟示

2021-12-20 02:16:59張曉明王豪
創新 2021年6期

張曉明 王豪

[摘 要] 《共產黨宣言》是指導共產主義運動和尋求人類解放的綱領,而它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自我否定邏輯和發展趨勢的綜合判斷。《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政治性批判,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的歷史生成和發展過程,指出其本質特征,即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商品化,生產力發展的合理化和資本的全球化,進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結構性矛盾和由此導致的危機。《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對于今天我們準確把握當前的歷史發展階段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主動規避資本主義商品化的發展陷阱;二是有效借鑒資本主義合理化的肯定性成就;三是積極應對資本全球化的風險和挑戰。

[關鍵詞] 《共產黨宣言》;資本主義政治性批判;新發展階段;當代啟示

[中圖分類號] A8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3-8616(2021)06-0012-11

一、問題的提出及文獻綜述

2021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公開發表173周年。回顧歷史,一方面,1848年以來資本主義經歷三次結構性轉型后發展到今天危機四伏的全球資本主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西方國家的影響和沖擊至今仍未見底,這是生產社會化直至生產全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這一根本矛盾的總爆發,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價值觀的危機”[1];另一方面,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在曲折中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革命和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社會主義在中國蓬勃發展,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全球化高度發展的今天,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辯證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與復雜內涵。”[2]《宣言》中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彰顯了其當代生命力和鮮活闡釋力。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探究《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對于揭示經典著作的當代價值,仍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近20年來,國內學界在研究《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方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在政治方面,《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除了形成共識的“兩個必然”和階級斗爭等常見的理論,栗智寬和俞敏認為,《宣言》批判了資產階級追求政治權力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資本增殖,其政治立場只能體現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力,并通過政治權力把全世界打造為資產者的世界[3]。丁春華認為,《宣言》指出資本主義以資本增值為目的的社會生產,決定了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圍繞資本增值展開[4]。在經濟方面,《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全球化和經濟危機等方面。舒展認為,《宣言》明確指出資本主義全球化帶來的正反兩面的問題,一是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二是使無產階級和后發國家陷入困境[5]。王南湜認為,《宣言》開辟了對資本主義的科學批判方式,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并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不可持續性[6]。吳波和秦志龍認為,《宣言》從資本主義的本質、空間時間、技術構成等方面描繪了資本主義在現代社會的存在邏輯和基本路徑[7]。在意識形態方面,《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主要是針對資產階級的自由觀念、自私自利等觀念。楊樂和包大為認為,資產階級的自由理念是資本主義政治合法性的載體,《宣言》對其進行批判,是消解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前提[8]。黃楠森認為,《宣言》明確指出了由資本主義私有制產生出來的自私自利的觀念,與私有制相互作用導致了很多弊端[9]。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在《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方面的研究,大多數都是從一個或多個論點出發,在《宣言》中找到相應的論據和理論支撐點,從而形成了較為深刻的研究成果。但如此一來,從《宣言》中截取或引用某一觀點,可能會導致對《宣言》中的資本主義批判的研究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縮小其理論視野。本文直接立足于《宣言》第一章的上半部分,即對資本主義政治性批判的大部分內容,期望能系統地貼近《宣言》所闡釋的內容和精神。在此基礎上,本文將《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置于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進行解讀,試圖為當前中國的發展提供啟示。

二、《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

《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是指從階級統治的角度出發,去講清楚資本主義社會的來龍去脈,講清楚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定性原則以及這樣的規定性原則何以走向自我否定。具體來說,《宣言》梳理了資本主義的歷史起源和發展過程,明確把握資本主義社會和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不同是什么,進而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并從原則的高度上揭示出資本主義所宣揚的自由原則在實踐中何以暴露出它的真實面目。

(一)資產階級的發展歷程

《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主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出發,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切入考察資產階級的歷史起源與發展過程。

從經濟角度來說,資產階級經歷了城關市民、工場手工業和現代大工業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城關市民階段,舊的社會生產方式開始崩潰瓦解,即封建生產所有制開始解體,從中逃亡出來的農奴在舊的生產方式所干預不到的模糊地帶慢慢發展成了最初的資產階級分子。其次是工場手工業階段,工場手工業是在封建社會生長出來的,依靠貨幣經濟發展的,并以市場為目的和導向的生產方式與勞動分工關系。這一階段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的是新的生產方式可以在這個尚未徹底瓦解的舊的生活形式當中被安放,在封建社會生產關系中所生長出來的與自身所不同的一種新的生產關系。而在《宣言》后來的闡述中可以了解到,資本主義不允許也不可能從自身分化出另外一種新的生產關系。最后是現代大工業階段,由于工場手工業不能滿足世界市場的需求而被機器加入的現代大工業所排擠,現代大工業的發展又進一步促進了世界市場的擴大[10]401。而世界市場的打開需要兩個重要前提:第一個前提是必須由理性國家確保私有財產,確保每一個人作為私有財產的掌管者具有自由的個體的權利,可以自由勞動進而能夠和其他人達成自由的契約關系;第二個前提是當時的科學最新發展成果表明,科學和資本的合謀在這里已經準備好了客觀條件。由于掌握國家和技術,經由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大資產階級具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能夠逐漸把整個社會都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成為整個社會生產和社會財富的掌管者。

從政治方面來說,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資產階級由革命階級上升為社會的統治階級過程。具體來說,在第一階段,由于封建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導致了最初的資產階級在不同的地方表現為不同的政治群體,分別有被壓迫的等級、城市共和國等。第二階段是在工場手工業時期,資產階級逐漸發展為君主國的基礎和重要階級。第三階段是現代大工業階段,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了現代的代議制國家[10]402。概括來說,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資產階級從革命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的轉變過程。資產階級之所以要進行政治革命,是因為原有的封建生產關系成為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只有切除封建生產關系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依附關系和宗法關系,才能使人與人之間自由交換的關系得到解放,以支撐起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宣言》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來解析資產階級的歷史起源和發展過程,表明了馬克思、恩格斯不僅超越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從政治革命來把握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視角,而且進一步繼承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的經濟學視角,分析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物質關系。更重要的是,從經濟和政治兩個角度來解析資本主義社會,可以辯證地看到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對重要矛盾,在政治領域中人人平等,在經濟領域以自由勞動的契約關系為前提,但實際上是資本家與勞動者的剝削與被剝削關系。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濟和政治兩個領域之間的矛盾貫穿資本主義的歷史生成和發展過程,是貫穿資本主義與民主之間的內在張力,同樣也是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的歷史局限性的重要原因。

(二)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

資產階級經過上述三個環節的發展,分別在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通過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宣言》闡述了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與傳統社會之間的不同,其本質特征主要是生產關系的商品化、生產力發展的合理化和資本的全球化。

第一個特征是生產關系的商品化。資本主義用商品化的社會關系逐漸取代了其他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使其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典型標志。“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10]403這里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傳統社會中原有天然關系的徹底破壞和瓦解,使土地上的人們成為無依無靠的被自由的個體,使之成為不論是在傳統社會中還是在新的社會中沒有任何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的獨立的個體,比如早期的農奴變成了城市里沒有任何社會關系依靠的流民。其次是這樣的個體如何在新的社會中存活下來,以何種方式嵌入資本主義社會中,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如何重新被安放。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及資產階級革命所給出的答案是,要賦予每一個人自由勞動的權利,讓每一個人能夠以自由個體的方式和他人達成契約關系。而這種關系的形成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后來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強調,資本主義來到人間的第一個條件是貨幣經濟的發展,以貨幣作為一般尺度才能實現。第二個條件是勞動力成為商品,達成契約的一方可以出賣勞動力,直接承受另一方的剝削和支配[11]。商品化的發展趨勢表現為“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的掩蓋著的剝削。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10]403。由此可見,商品化的運動沒有任何內在限度,所有的一切無論是人、物或者觀念都將被這個商品化的邏輯所徹底吞噬,對人的壓榨、對物的掠奪、對觀念的改變都沒有邊界,商品化使得整個社會生活無法持續。“資本主義在廣度和深度兩個方向上進行擴張。第一,在廣度上,商品化不斷向原先不屬于商品生產這一地區的擴展。第二,商品化不斷加深,人類活動中不屬于資本主義生產邏輯范圍的部分也被納入這一邏輯中。”[12]因此,當今的資本主義國家對商品化無底線的發展趨勢都進行了限定,由社會出發的商品化必須服從于國家的強力干預。例如,對商品化造成的社會貧富分化,西方福利社會國家主張由政府進行二次分配,從而縮小貧富差距,否則商品化的邏輯必然瓦解整個社會。新自由主義國家主張國家是一個讓資本自由流動和商品自由交換的機制,商品化需要在國家的支撐下才能進行。

第二個特征是生產力發展的合理化。商品化邏輯之下無限擴張的需求必然要求資本主義要不斷地進行變革。“資產階級除非對生產工具,從而對全部社會關系不斷地進行革命,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10]403合理化最重要的表現方式是資本與科學技術的合謀,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使得資本主義能夠不斷地發展生產力和變革生產方式,使得資本主義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合理化帶來的最重要的進步就是生產力的極大解放和發展,使得資本主義創造了空前的社會成就。但是,生產力的極大發展意味著工人所承擔的勞動進一步地抽象化,因為每一次產業轉型靠的都是對內在于勞動當中的技術含量的再度剝奪,靠的是科學對技術的事先捕捉和固化,轉而把奪取來的技術投入由資本家所掌控的生產資料和資本中,進而導致工人勞動的抽象化和機械化。除此以外,生產力的解放使得無法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包容到自己內部的所有的異質的要素被徹底清除干凈,進一步導致了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內部的人與人之間的階級關系變成掌握資本的一方對另外一方的支配和統治。在生產力不斷變革的背景之下,伴隨著產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的轉型,由于掌握技術而催生了一大批新的社會等級,使得社會關系和階級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再加上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本質使其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廉價的勞動力,造成資本主義國家的傳統工人失業率上升和社會地位的衰落,典型的代表是美國“銹帶”產業工人糟糕的生存狀況。而這又進一步發展為民粹主義,導致西方民主危機。

第三個特征是資本的全球化。由于資本的本質是不斷追求價值增殖,于是在商品化和合理化的支撐下,使得資本躍出國家的范圍而走向全世界。《宣言》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以世界市場為主要的目的和范圍,但是同時需要借助主權國家的機制,因此世界市場和民族國家實際上是內在于資本的全球化過程當中的一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賴的關系。“資產階級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產和人口的分散狀態。它使人口密集起來,使生產資料集中起來,使財產聚集在少數人的手里。由此必然產生的結果就是政治的集中。”[10]405由資本主導下的發展邏輯不僅在國內導致了嚴重的階級沖突,而且隨著全球化把資本的對抗性本質延伸到全世界的范圍內,表現為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主導,以經濟實力為基礎構建起軍事霸權、強權政治和話語霸權的國際秩序。

《宣言》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描繪出了資本主義體系的三個特征。資產階級按照資本發展所需的前提條件,經由政治革命和產業革命實現了由革命階級向統治階級的轉變,在此基礎上,資本主義在圍繞資本增殖的核心邏輯表現為生產關系的商品化和生產力發展的合理化,在其二者的支撐下實現了資本的全球化。首先,從生產關系商品化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資本主義通過商品交換的方式實現了資本對勞動者的規定和剝削,以及商品化對社會的反噬和國家對商品化的限制;其次,從生產力發展合理化的角度出發,可以發現,資本通過對科學技術的綁架實現了對社會的全面統治;最后,從資本全球化的角度出發,可以察覺到,資本通過依靠主權國家實現了對全世界的主導和掌控。從這三方面出發,《宣言》全面深刻地勾勒了一個將要統治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資本主義體系,以商品交換的形式為中介實現對人和社會的掌控,以科學技術為手段消滅所有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因素,以主權國家為憑靠把資本主義推廣到全世界。《宣言》明確指出資本主義有著不可克服的內在矛盾,進而表現為經濟危機,從而必然走向滅亡。

(三)從《宣言》看當代資本主義民主危機

隨著全球資本主義陷入困境,資本主義民主開始陷入危機,主要表現為民主政治轉化為精英政治,以及民粹主義的興起。結合今天的時代背景重讀《宣言》,我們會理解為什么資本主義民主必然會陷入危機。

首先是資本主義本身具有的兩對矛盾。第一對矛盾是前文所闡述的資本主義社會在經濟領域和政治領域之間的矛盾,即經濟上資產者對勞動者的剝削在政治上以統治與被統治的形式存在。第二對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仿佛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10]406。資產階級通過政治革命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對資產者來說是私有制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保護,對無產者而言是法律確保其可以通過與資產者簽訂契約來出賣勞動力的自由。產業革命帶來的社會革命是商品化和合理化,促進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發展。但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帶來的產品和財富并沒有屬于全體勞動者,而是在商品化和合理化的過程中導致了勞動者的赤貧化,從而斷絕了勞動者所生產的產品返回去滿足社會需要的途徑。由此可見,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根本矛盾必然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而這兩對矛盾之間的關系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已經包含著現代的一切沖突的萌芽”[13],因此必然會導致資本主義與民主之間的沖突,進而引發西方國家的民主危機。

其次是在經濟危機的推動下民粹主義的興盛。2008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以來,民粹主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興起并蔓延開來。民粹主義的特征是在政治領域反對代議制民主,在經濟領域反全球化,在意識價值觀方面以偏概全[14]。而從《宣言》中可以發現民粹主義興起的根源,一是由于經濟危機和全球化導致資本主義國家大量勞動者失業,二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普通勞動者沒有真正的政治權利。造成勞動者大量失業的原因有二,一是經濟危機造成的“過剩”人口;二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廉價勞動力,取代了發達國家的傳統產業工人。2008年經濟危機中,這兩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西方發達國家的傳統工人成為被犧牲的群體。而導致普通勞動者失去政治權利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勞動群體的分化。在資本主義合理化的推動下,由于資本與技術的合謀催生出掌握技術的群體分化了原來的勞動群體,從而導致了左翼陣營也出現分化,整體上喪失了對勞動者群體的影響力。二是資本主義政治對普通群眾的排斥[15]。由于日常社會生活的復雜化,社會治理被政治家全面壟斷,同時媒體成為資本的代言人,使得普通群眾在政治面前無能為力,既不能也無意參與政治,從而資本主義民主政治成為少數人的政治。

三、《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的當代啟示

《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不僅是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把握,而且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地重新進行解讀,體現了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強烈的時代精神。當前,中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中國不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而來的,并沒有完全占有“資本主義的一切肯定成就”,中國式現代化是一條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利用資本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圍繞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完善公平競爭制度,改革市場監管體制,加強反壟斷監管,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共產黨對如何利用好資本有著充分的認識,既充分發揮資本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引導資本服務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又依規依法為其劃出嚴格界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如今,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初見成效,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穩步向好。“從《共產黨宣言》發表到今天,170年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馬克思主義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來說仍然是完全正確的。”[16]中國在新的歷史階段上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言》對資本主義的政治性批判對于我們準確把握當前發展階段仍然具有指導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主動規避資本主義商品化的發展陷阱,二是有效借鑒資本主義合理化的肯定性成就,三是積極應對資本全球化的風險和挑戰。

(一)主動規避資本主義商品化的發展陷阱

“互聯網時代,資本主義的再生產與積累正尋求新的途徑擴張,我們的日常生活全部被納入商品化的經濟自由主義邏輯之中,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馬克思主義的‘批判之意,考量數字資本主義時代背后的政治經濟發展。”[17]《宣言》明確指出了資本運動是以資本增殖為目的,以商品化為手段,替代了其他的社會關系,而且其商品化的趨勢在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擴張,對人的壓榨、對物的掠奪和對觀念的侵蝕都沒有底線,任由其無序擴張會使得社會生活無法持續。根據商品化的發展趨勢,在新發展階段必須要對商品化造成的破壞進行限制,這種破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資本過度商品化會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其二是資本商品化的無序擴張。

第一,資本過度商品化會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資本的過度商品化在當下的社會生活中表現為互聯網平臺壟斷、文娛產業亂象頻生等問題,實質是資本逐利最大化的不良后果。資本讓這些領域的生產目的發生了異化,一旦資本過度商品化以至于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產生不利影響,就會使得經濟社會發展道路日益偏離以人民為中心的軌道。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力有序開展市場監管,強化平臺經濟反壟斷監管,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就是要在這些領域限制資本過度商品化,引導其健康發展,這是對以人民為中心根本立場的堅守。

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8]。這意味著,中國經過努力在經濟和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現階段,中國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創新能力不足、城鄉區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領域存在短板等。其中,很多方面直接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關,是制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從《宣言》中可以看到,“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0]413。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不僅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而且在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19]。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結合本國國情,在政治和經濟等多個方面創造性地建立了有效保障人民權利和利益的制度。在政治權利方面,建立并發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實現了人民民主權利。在經濟領域,建立并發展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的根本屬性,又實現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資源與環境消耗,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黨和國家的工作依然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聚焦發展中存在的短板,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對資本的商品化進行劃界和規范,限制資本在公共生活領域內無序擴張,防止其造成消極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建立到逐步完善,市場經濟對資源的有效配置和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有序運作,給中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但資本的持續擴張也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如互聯網經濟快速崛起,新興互聯網企業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重新塑造了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甚至在某些領域內產生了決定性影響[20]。更重要的是,資本在屬于社會公共服務性質的領域的無序運作,使人民利益受損。因此,必須正確認識資本無序運作的危害,對資本的商品化進行規制和監管,引導資本的商品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內健康有序運行,引導資本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二)有效借鑒資本主義合理化的肯定性成就

《宣言》中指出,資本通過與科學技術的合謀,不斷變革生產方式,發展生產力,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成就,使得資本主義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在新發展階段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貫徹新發展理念,關鍵是要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而創新是發展的動力,調整產業結構是促進發展的重要途徑。當前的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新興產業發展問題,二是制造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21]。一方面,新興產業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和由于社會需求拉動形成的新產業,這些是新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支撐。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的發展可以拉動需求的增長,因此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是新發展階段解決需求不足問題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如何對待傳統制造業的地位和作用是新發展階段需要面對的不可忽視的戰略問題。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進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將低附加值的傳統制造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致力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其導致的結果是多方面的,對美國而言,積極的方面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處于全球分工的上游,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消極的方面是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在全球分工中處于劣勢,美國傳統制造業受到后發國家的挑戰,傳統制造業工人成為全球化中被遺忘的群體,進而導致了近年來美國的民粹主義和民主危機興起[22]。因此,在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積極學習和借鑒資本主義創造的有益文明成果,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具體來說,要重視制造業在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堅持把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結合起來,推動制造業向中高端發展、高質量發展,增強高新技術產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帶動效應。除此之外,要吸取資本主義國家在產業轉移時的教訓,探索符合中國國情、更具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這需要普遍而深入的實踐探索,以及在法律層面的逐步總結完善;需要結合中國國情準確把握好‘大我與‘小我的關系,既能夠給人以充分的經濟自由,保障個人權利,又能夠形成完善的經濟社會活動的規則和秩序,保障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23]

(三)積極應對資本全球化的風險和挑戰

新發展階段是對這一時期復雜的國際環境的科學把握。當前世界面臨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由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及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帶來的世界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科技力量和文化力量等相互作用和綜合演化的結果。21世紀以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國際力量對比開始出現歷史性的變化,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與此同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方面,當今世界仍處于馬克思所指明的歷史時代,在資本主導下的世界體系具有不穩定性,當全球市場被掠取殆盡和技術創新紅利被攫取完之后,由生產過剩導致的經濟危機必然再次上演。資本主義以資本增殖為主導,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分離為前提,以占有生產資料優先的分配原則,不僅引發了西方國家的民主危機和民粹主義的泛濫,而且還導致了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反全球化逆流。資本主義從利己的立場出發,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把對本國勞動者的統治和剝削推廣到全世界。其中,以美國為典型代表,極力宣揚“美國優先”“單邊主義”等價值主張,落實到社會生活中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和統治,落實到國際關系上則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權力的關系,是贏者通吃、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極端表現,由此導致了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時期,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考驗和挑戰。

另一方面,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不可逆轉,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仍是大勢所趨。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中國共產黨將繼續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19]公平正義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價值主張,也與《宣言》價值追求一脈相承,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宣言》價值追求在當代國際社會最好的體現,中國以“一帶一路”倡議和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原則,這些措施都是回收周期長但能夠支撐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拉動了后發國家發展的信心,堅決回應了單邊主義和反全球化等逆流。因此,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用辯證的觀點看到其中的挑戰和機遇,危險中有機遇,危險可轉化為機遇。中國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和新要求,統籌兩個大局,增強風險和機遇意識,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18]。

參考文獻:

[1] 伊格爾頓.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M].李楊,任文科,鄭義,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17:2.

[2] 郗戈.《共產黨宣言》世界歷史理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4):77-82.

[3] 栗智寬,俞敏.解蔽與建構:《共產黨宣言》中的政治權力思想及其當代啟示[J].理論月刊,2019(9):33-39.

[4] 丁春華.《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社會總體批判的當代解讀:《共產黨宣言》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及其當代價值[J].學術探索,2019(11):35-43.

[5] 舒展.《共產黨宣言》中的經濟全球化思想及其繼承與發展[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5):78-85.

[6] 王南湜.回歸從《共產黨宣言》到《資本論》的資本主義科學批判之路[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3):1-6.

[7] 吳波,秦志龍.《共產黨宣言》中的“資本邏輯”批判[J].長白學刊,2018(6):59-66.

[8] 楊樂,包大為.自由觀念的澄明:《共產黨宣言》的政治哲學意涵[J].浙江社會科學,2020(7):86-93,159.

[9] 黃楠森.關于《共產黨宣言》的三個問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3):12-14.

[10]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1]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M]//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24.

[12] 羅賓遜.全球資本主義論:跨國世界中的生產、階級與國家[M].高明秀,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8-9.

[1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51.

[14] 程春華,張艷嬌,王蘭蘭.當前西方民粹主義研究述評:概念、類型與特征[J].國外理論動態,2020(1):96-105.

[15] 張雙利.再論《共產黨宣言》的當代意義[J].探索與爭鳴,2020(8):34-44.

[16]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75.

[17] 福克斯,莫斯可.馬克思歸來[M].傳播驛站工作坊,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67.

[18] 陳理.深刻理解把握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要依據[J].中共黨史研究,2020(6) :5-16.

[19]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2).

[20] 申文君.資本擴張秩序與規制研究[J].財會通訊,2021(14):14-17.

[21] 郭克莎.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趨勢與“十四五”時期政策思路[J].中國工業經濟,2019(7):24-41.

[22] 張麗娟,郭若楠.美國貿易逆差與產業國際競爭力:基于全球價值鏈分工視角的研究[J].美國研究,2019(3):9-25.

[23] 張立群.新發展階段要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0(24):52-55.

[責任編輯:楊彧 見習編輯:李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欧美有码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微拍精品|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 欧美日韩综合网|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后式a一视频| 色精品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精品美乳|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97狠狠操|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国语对白| 爆乳熟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网站|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97久久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找国产毛片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中文字幕2区| 国产爽妇精品|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嫩草国产在线|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欧美中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国产在线八区|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手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a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国产黑丝一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91热爆在线|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8|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波多野衣结在线精品二区|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lhav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777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