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華
摘要: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由于城市工程量大,工程項目在城市規劃中逐漸增加,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非常重要,也是城市規劃的立命之綱。城市的面貌、居民居住環境和舒適程度都離不開生態建筑設計。舒適合理問題是城市規劃設計中首先要考慮的。還要時刻關注生態,以建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從而使經濟得到穩步的前進。探討了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意義,具體介紹了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當中的應用,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生態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應用
引言
城市發展能夠創造多種效益,例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建設、推動科學研發水平提升、改善人們生活質量等。但與此同時,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城市規劃不合理的現象難以避免,引發了一系列問題。例如,交通網承受的壓力逐日增加,交通擁堵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在各種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下,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等。顯然,城市規劃設計必須具備前瞻意識,充分考慮到城市的長遠發展,而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經濟效益。城市發展應該兼顧人與自然,實現生態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對城市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進行分析,意圖提高城市規劃的環保性。
1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的意義
生態環境對城市規劃與人們生活帶來重要的意義。悠久的建筑歷史同生態環境緊密相關,直接將豐富多樣的地域特點以及民族傳統表現出來,而且人們正在不斷的改變著對生態環境的態度。生態建筑學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完善人們集聚的環境是最終任務,實現綜合效益是目標。從上述的環境認識的發展過程中可以了解到人們正在關注環境。國外從二十年代開始就已經開始實行城市生態規劃,可是到了人口逐漸增長的工業化時代,城市不斷擴張帶來嚴重環境污染的同時才開始關注環境問題。應用生態建筑來處理城市生態問題,一定要綜合多學科進行研究。
2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應用中需要遵循的原則
因為生態建筑是同時融合了生態理念與環保理念的一種建筑類型,所以在進行生態建筑設計時,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建筑物與周邊生態環境的一致性與協調性,即需要充分應用周邊的各種自然資源。通過建筑物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充分融合,提升建筑周邊生態環境自調節能力,以確保降低建筑施工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實現人類、自然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由此可見,生態建筑設計的應用關鍵,在于提升建筑的環境友好性,降低建筑工程的能量消耗,提升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保證居民的舒適體驗。鑒于此,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應當遵循以下四大原則:一是需要遵循節約能源的原則,即在建筑設計階段,需要加強節能環保材料的應用,通過科學的設計來提升建筑物的采光條件、取暖條件以及通風設計條件,以此來降低能源與資源的消耗;二是需要遵循保護環境的原則,即在建筑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要加大可回收建筑材料與可降解建筑材料的科學利用,避免產生過多的建筑垃圾,對周圍環境、周邊土壤、綠地以及水資源產生破壞;三是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即需要對人們的實際生活需求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將生態學理論融入建筑設計當中;四是需要遵循和諧共生的原則,即在建筑設計階段,需要加強對太陽能、風能等一系列清潔能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建筑設計與施工對各種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建筑物的智能化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落實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實現建筑、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3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3.1科學編制生態城市規劃
編制科學的生態城市規劃是改變城市發展最關鍵最行之有效的渠道。所以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制定城市規劃設計方案的同時,要堅持從保護生態的角度出發,制定一個城市生態規劃方案。里面不但包含提高經濟總量以及生態經濟的發展,還包含改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環境質量等內容。所以在現代城市規劃的過程中,要始終如一的考慮到社會、經濟與環境三方面的因素。
3.2重視綠化設計
最近幾年來,有些建筑設計者以及工程師開始充分了解到生態保護以及城市發展當中的緊密關系,逐漸將生態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設計當中來。事實上,我們可以了解到,將植物同建筑設計綜合起來,可以達到更加全面使用建筑物的作用,不但可以將建筑景觀有效拓展,還可以實現為建筑物降溫的效果,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不良影響。在水文上表現出來的優勢包含更加有效的鎖住降水,預防產生水土流失。建筑物周圍的植物可以更加良好的將周圍空氣質量有效改善,減少污染。城市綠化開始慢慢變成城市規劃質量的重要考核指標,而且在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綠化容積率,開始城市有關部門在城市規劃當中充分關注的重要問題。從現如今的情況來看,確定城市綠化容積率可以利用下面三種方法來實現:第一,嚴格按照設計者對整座城市規劃所期望的綠化效果來明確。第二,嚴格根據地塊預先設置的綠化功能比例來明確;第三,嚴格按照地塊將來的發展方向的綠化面積指數來明確。
3.3加強先進技術的應用
在現代化的城市規劃設計中,如果繼續使用傳統落后的技術,將會出現嚴重的資源使用不合理的問題,無法降低各種污染性材料的投入比例,進而造成嚴重的生態資源與能源浪費現象。對此,在生態建筑設計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加強先進技術與新型材料的合理應用。例如,在建筑設計中,將厚重的磚塊換成輕薄型建筑材料,既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可以提升施工質量。而加強太陽能、風能等新型能源的應用,既可以提升資源利用率,又可以降低對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
3.4增大自然資源利用率
建筑規劃設計中,將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其中,設計時要求設計人員深度考慮自然環境的特征優勢,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實現建筑的科學規劃和處理,避免浪費和污染問題的產生。加大清潔型能源的利用,如太陽能、風能的應用,合理規劃建筑朝向及結構類型,做到自然采光和通風,加強建筑內部的舒適性。另外,對建筑重點結構進行節能處理,如門窗、屋頂、墻壁、照明系統等,以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與此同時,綠色生態建筑應采用先進的新能源利用技術,充分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來滿足建筑的制冷和供暖需求,減少建筑物總體能源消耗,達到建筑物的節能環保目標。
結語
總而言之,城市規劃建設是現代化進程中的主要內容,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關乎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也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前景息息相關。與此同時,環境治理和保護更是迫在眉睫,環境的逐日惡化已經影響到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重視生態建筑設計理論的完善和利用,能夠有效提高城市規劃的質量,是目前城市規劃設計者面臨的當務之急。因此,有關人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應用生態建筑設計理念,以實現社會的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百曼.生態建筑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05):91.
[2]楊建勇.關于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應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113.
[3]房永軍.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應用分析[J].住宅產業,2018(07):18-20.
[4]王曉軍.柔性設計模式[D].天津大學,2019.
[5]劉軍.基于新城市主義理念的天津住區規劃發展演進研究[D].天津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