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韻真
摘? 要:本文針對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情況不一,不適用統一管理標準的問題,以實現高校實驗室安全差異化和專業化管理為目標,提出了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舉措,從實驗室危險源辨識、危險源分類分級、風險評價等方面闡述了實驗室安全分類和風險分級的辦法,并提出了相適應的管理要求。
關鍵詞:危險源;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
中圖分類號:G4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14-0046-03
高校實驗室是科研創新的重要場所,近年來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也為各高校敲響了安全警鐘,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時,要確保實驗室師生的健康與安全。然而,原有的“放養式”“一刀切式”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更高標準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要求,創新一種科學、有效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高校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實驗室數量眾多,實驗室內開展的研究項目多種多樣,安全管理難度較大。高校實驗室主要分為本科教學實驗室和科研創新實驗室兩大類,又分別涉及物理、化學、生物、光電、機械、電氣等學科方向。因此,對實驗室采用統一的管理標準不符合實際,亦有管理標準太過寬泛或管理標準過于死板,不適用于實際管理的情況出現。為了實現差異化、專業化的實驗室安全管理,應首先摸排實驗室危險源特點,根據危險源的類別和風險級別,確定實驗室安全類別和風險等級,再根據實驗室安全類別和風險等級這兩個維度,制定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和管理要求。
二、當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管理現狀
北京化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制定了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辦法。北京化工大學建立了基于危險源辨識的實驗室分類、基于風險評價實驗室級別劃分、根據管理措施及成效進行實驗室安全達標驗收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 [1]。浙江師范大學根據實驗室試劑耗材、實驗設備、實驗過程和實驗廢棄物等因素,將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為一般危險、較危險、危險、高度危險四個等級,實行分級管理機制 [2]。張軍提出了13類危險源辨識和4類評價指標,將高校實驗室劃分為6類,構建安全風險精準評價與分級管理體系 [3]。
部分高校通過組織各實驗室開展危險源辨識,采用定量、定性或綜合評價的方式對危險源可能造成的風險程度進行評價,并以此為基礎開展實驗室安全分類和風險分級,實現對不同安全類別和風險等級的實驗室差異化管理。
三、實驗室危險源分類分級的含義
實驗室危險源是指實驗室內可能導致人員傷害、財產損失或環境破壞的,在一定的觸發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空間區域、設備及其位置等。危險源辨識指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風險評價指對危險源導致的風險事件帶來的影響或損失進行評價,及對現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慮以及對風險是否可接受予以確定的過程。
準確辨識實驗室危險源,摸排編制危險源分布清單是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科學合理地開展實驗室安全風險評價的基礎 [4]。
四、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的含義
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是根據危險源的特征和引發危險的嚴重度開展安全風險評價,并實行專業化安全管理。實驗室房間為進行安全分類和風險等級的認定的單位。
五、實驗室危險源分類分級辦法
根據危險源的特性,將危險源類別分為化學類、生物類、物理類、機電類、電子類、其他類,根據風險程度給每類中不同的危險源劃分風險等級,由一級至四級,風險程度依次降低。
六、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辦法
實驗室安全分類依據實驗室所涉及的危險源特性進行劃分,包括化學類、生物類、物理類、機電類、電子類、其他類。實驗室安全類別與該實驗室存在的最高風險等級的危險源類別一致,若同時存在兩個及以上最高風險等級的危險源,則實驗室類別為兩類或多類復合。不屬于上述五類危險源的實驗室為其他類,主要包括社科類實驗室、藝術類實驗室等僅涉及水、電安全風險的實驗室。實驗室安全分級依據實驗室使用或存放的危險源的風險等級,將實驗室安全風險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相應的安全風險程度依次降低。實驗室安全風險等級與該實驗室存在危險源的最高風險等級一致。其他類實驗室為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
七、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要求
實驗室安全分類分級實行動態管理,新建或改建實驗室應開展危險源排查,列出危險源分布清單,并交由所在學院認定實驗室類別和風險等級。實驗室的危險源使用和存放情況發生改變,應當重新認定實驗室類別和風險等級。由于高校實驗室實驗項目的復雜性和實驗條件的多變性,為確保實驗室類別的等級符合實際,實驗室分類分級應實行年檢制度,每年末對于使用方向改變的實驗室及時調整分類分級結果,以便準確實施安全監管。
(一)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
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不涉及危險源管控,管理要求主要為落實各實驗房間的實驗室安全負責人負責本實驗房間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張掛上墻;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完成學校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在線學習,考核合格并簽訂實驗室安全承諾書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及時做好實驗室的衛生,確保實驗室環境整潔、有序;對在實驗室開展工作的人員進行用水用電安全指導;規范實驗室日常使用,保持實驗室衛生整潔,執行值日制度;需配齊備用鑰匙,專人保管;安全巡查頻率為每月一次。
(二)三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
三級安全風險實驗室涉及的危險源包括24小時不斷電設備、較多弱電設備和機房等,因此,在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要求基礎上,還需做到加強用電安全、用水安全管理,重視不斷電設備安全管理;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完成學校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在線學習,考核合格,通過各實驗室準入培訓和準入資格認定,并簽訂實驗室安全承諾書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加強安全教育,應對在實驗室開展工作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室安全知識、安全規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訓 [5];安全巡查頻率為每月一次。
(三)二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
二級安全風險實驗室涉及的危險源包括化學品、實驗氣體、病原微生物、激光、強磁、加熱設備和特種設備等,因此,在三級、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要求基礎上,還需加強化學安全管理、氣體鋼瓶管理、生物安全管理和對有風險的設備的運行管理,要制定并張貼安全操作規程;明確實驗室安全負責人負責本實驗房間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確實驗室藥品采購經辦人和危險廢物管理經辦人;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完成學校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在線學習,考核合格,通過各實驗室準入培訓和準入資格認定,從事生物類、輻射類、特種設備類及其他國家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參加專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并簽訂實驗室安全承諾書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加強安全教育,對在實驗室開展工作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室安全知識、安全規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訓,組織實驗室人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學院或學校開展的消防應急演練和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存放病原微生物和特種設備等危險源的重點場所需安裝門禁和監控設施;安全巡查頻率為每兩周一次 [6]。
(四)一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
一級安全風險實驗室涉及的危險源包括管制類化學品、較危險實驗氣體、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放射源、大功率設備等,因此,在二級、三級、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的管理要求基礎上,還需加強管制類化學品采購、存放、使用、處置管理;P1、P2、P3實驗室需報學校備案,嚴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及本省有關規定管理;涉源單位須取得輻射安全許可證;加強危險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做好設備操作的個人防護和應急措施;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管理,完成學校實驗室安全培訓考試系統在線學習,考核合格,通過各實驗室準入培訓和準入資格認定,從事生物類、輻射類、特種設備類及其他國家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參加專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并簽訂實驗室安全承諾書后,方可進入實驗室;加強安全教育,對在實驗室開展工作的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實驗室安全知識、安全規范及安全操作技能等安全教育培訓,組織實驗室人員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消防應急演練和實驗室安全應急演練;存放劇毒品、病原微生物和放射源等危險源的重點場所需安裝門禁和監控設施;安全巡查頻率為每周一次。
參考文獻:
[1] 高惠玲,董鵬,董玲玉,李文中. 基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08):4-9.
[2] 潘蕾. 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管理機制的構建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03):253-256.
[3] 張軍,劉禹杉,潘愛玲,洪暢,王凱東. 實驗室安全風險精準評價與分級管理體系構建. 新絲路,2020(14):239-240.
[4] 鐘珊,張燕. 基于風險分級管控的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構建[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9,41(04):364-369.
[5] 高先池,王明泉,彭利軍,李莉. 開放實驗室安全分級管理探討[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08):8-10.
[6] 金仁東,馬慶,柯紅巖. 分級分層次實驗室安全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12):4-8.
(薦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