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霞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培養出了大量人才。但是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如農村小規模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還面臨較多的問題、困境,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與教訓,以此來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質量。本文旨在針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探究,希望對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2-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90
當前很多農村地區中的學校規模比較小,這是普遍的教育現象。農村小規模學校較為貼近農村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近大自然,接近實際生活,教師也能夠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與進度,設定科學和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由此可見,農村小規模學校存在的意義非常重大。因此,在農村小規模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不斷更新、完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引入更多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并探究更多新的教學思路,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的困境
(一)教育要素的驅動力較差
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開展教學活動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要素屬于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工作中,存在教育要素驅動力較差的問題。農村小規模學校在教育主體方面,有時會出現生源萎縮與學生流失的情況,這些都會消減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受教育者質量與數量,這也是被定位成“小規模”學校的核心原因。如果學生數量比較少,那么在集約化教育發展模式下,很多農村小規模學校會被撤并,能夠保留下來的學校也存在師資力量和師資結構偏弱的問題。同時,由于教育要素驅動力較差的原因,在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存在教學缺乏創新力的問題,無法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來設定個性化的數學教學方案,無法促進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育工作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二)數學課程的執行力比較差
當前,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教學是否充分、開足、開齊屬于社會較為關注的問題,這也是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經過實際調查可以發現,一些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數學課程存在上不好、開不齊的現狀,這與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有關。一個教師需要兼顧不同年級、不同學段學生的數學教學工作,導致教師存在較大的教學壓力,難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因為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育資源較為有限,經常會出現一個教師兼任多門課程的現狀,個別教師會按照自己的主觀意識來縮減數學課程課時,導致學生也缺乏對數學課程的重視和一定的數學學習自主性,使得整體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較低。
(三)數學課程資源支持不充足
經過調查可以發現,農村小規模學校雖然具備先天的自然地理條件,但是在教育資源數量與配置質量方面還存在不足,無法構建完整的數學課程體系,有些學校、教師還缺乏開發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校本課程的意識,無論是數學理論知識還是數學實踐活動,都需要加以完善、調整,無法展現出數學課程教育價值。除此之外,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工作中,由于教師的自我專業教育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師只關注數學教材知識的講解,沒有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素材聯系在一起,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學生對于探究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無法為數學學習打下穩固的基礎。
二、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策略
(一)重視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
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工作中,需要重視數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農村小規模學校具備多方面的教學優勢,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種優勢來開展校本課程開發。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非常多,能夠展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教師要結合這些優勢來設定校本課程內容,多多設定一些實踐性的數學校本課程內容,讓數學教學活動和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融合起來,讓學生在動手操作、自主思考中來探究數學知識,加深領悟與記憶,這樣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來設定校本課程內容,在數學校本課程內容中融入數學文化知識、數學史知識,讓學生在掌握數學教材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自身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端正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除此之外,教師要在數學校本課程中,多多設定一些需要學生互動、合作的校本課程內容,讓他們在共同努力、合作的情況下,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記憶與認知,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意識,還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融洽的數學學習氛圍,增強參與數學教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二)開展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
當前我們處于互聯網時代,要想實現農村教育的快速發展,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中,需要科學開展數學信息化教學模式,這樣能夠解決時空、地點方面的限制,讓學生接觸更多優質的學習資源,開展個性化數學教育活動,解決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困惑與問題,提升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質量。農村小規模學校需要加大信息化教學經費投入力度,要為每一個教室都要配置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數學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更為專心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取得理想的數學學習效果。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學生人數比較少,同樣每一個班級中的學生人數更少,教師要借助于這一優勢,充分展現出信息化教學的作用,教師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與進度,科學設定信息化數學教學目標、方案,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操控學習軟件,不僅能夠在數學課堂中欣賞豐富化、多元化的電子數學課件,還能夠利用課余時間,借助于學習軟件有針對性鞏固、復習數學知識。農村小規模學校中的學生,大多部分為留守學生,父母經常外出務工,這些學生缺乏來自父母的陪伴,無論是作業輔導還是學校家長會,家長都難以給予一定的幫助。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網絡平臺,讓家長也參與到教學監督與輔助中,通過網絡平臺可以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輔導學生做作業,讓農村學生感知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從而更加努力去學習,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數學學習效果。
(三)做到因地制宜,科學開展數學實踐活動
數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學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為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因為小規模學校中每一個班級中的人數比較少,教師要注重數學知識講解的生動性、具體化,結合本地區特點和初中生的數學認知規律,有規律地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充分滿足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自主投入到數學實踐活動中去,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從中來發現數學問題、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同時,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設備較為落后,學校、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與教學模式,強化對數學課標的解讀,教師要意識到開展個性化教育、精準教育的重要性,體現出學生的數學學習主體地位,讓他們在具體的數學實踐中不斷反思、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教師與學生共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四)豐富數學課程資源,靈活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
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數學課程資源,靈活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因為農村小規模學生的教育資源、教學設備較為緊缺,除了要強化教育資金的投入,教師可以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制作簡易的數學教具,以此來彌補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物質條件較為匱乏的問題,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中更為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數學教育活動是動態化的,最大程度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同時,農村小規模學校周邊的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教師要充分利用并借助于自然資源來開展數學教育活動,讓數學教學活動更加形象化、生動化,引導學生感知到探究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意識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能夠在生活中挖掘更多的數學知識,并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能力、實踐能力。
三、結語
在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課堂教學中,學校、教師要注重更新教育觀念與教育手段,滿足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學生享有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實現更好的自我發展。同時,需要改革農村小規模學校數學教學模式,實現數學教育過程的具體化與豐富化,為學生創造更為優質的學習條件,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素質。
參考文獻:
[1] 姚國成.淺談如何有效提升農村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
性[J].新課程(教研版),2019(7).
[2] 趙丹,陳遇春,趙闊.優質均衡視角下鄉村小規模學校教育質量困境與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2).
[3] 李學增.基于農村小規模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34).
[4] 辛淑軍,朱娟.農村小規模學校小班數學課堂個性化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