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軒
勞動教育中的核心素養指的是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問題解決能力和技術運用能力,即學生要在實踐中學會創新。在勞動教育中,其一,學生可以養成尊重勞動的積極態度,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其二,學生擁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并掌握相應的勞動技巧;其三,學生可以積極地投身到勞動中去,承擔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勞動等不同的勞動義務。
一、將勞動教育融于綜合實踐,注重課程的實踐性
綜合實踐課程涉及領域廣,其實踐范圍包括生產勞動實踐、科學技術實踐、信息技術實踐等。從這一角度而言,綜合實踐課程可以豐富勞動教育的內容。以多種方式、多種形式達到勞動與教育相結合的目的。初中學校勞動教育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境,應將勞動教育融入到綜合實踐課程中去,使學生的勞動能力在實踐中得以培養。
綜合實踐課程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并基于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讓其在生活情境中選擇實踐主題,并通過探索服務、制作體驗等一系列的活動達成實踐目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在體力得到鍛煉的同時,還開發了腦力。學生在實踐主題活動所獲得的結果是通過勞動所創造出來的。
筆者在執教過程中,組織學生參與以“種植花生”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開展實踐活動之前,筆者組織學生通過與家長訪談或網上查資料的形式,先了解花生的種植方法。接著筆者將由花生制作的精美食物分發給學生,讓其品味花生的美味,激發其種植花生的興趣,生成以“種植花生”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這是學生腦力活動的過程。
在學生有了初步想法之后,由教師帶領學生翻土,精選花生種,將花生種植到土壤中,并帶領學生施肥、澆水、捉蟲。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并不單純只是體力活動,同時還有腦力活動。翻土等工作是體力勞動;選擇什么樣的花生種,在什么時候將其播種到土壤中,什么時候澆水施肥,則需要學生去查閱豐富的資料,并運用腦力來完成。花生結了果實之后,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廚藝將其烹飪成各種各樣的美食,并分發給班內同學,和大家一起品味勞動成果。設置主題式的綜合實踐課程時,內容要具有豐富性且形式多樣,力求在綜合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勞動觀,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開設與勞動緊密貼合的課程,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度
雖然我國中小學目前關于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較少,但開設該門課程對于初中生的成長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學生在實習崗位或模擬情境中見習或體驗該職業,并從中獲得該職業的理解認知,找到自身的長處進而培養自身的職業興趣,以便于形成正確的勞動觀。職業生涯課程給了學生體驗不同職業的契機,有利于實現對學生的勞動教育目標。
我校開設了生涯規劃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學生在了解不同職業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的基礎之上,可根據自己的意愿自由選擇體驗職業。選擇同一職業體驗的學生結成一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由專門的體驗官帶領組內同學體驗該職業。在實施過程中,家長與心理咨詢師也是團隊中的一員。體驗成果由小組匯報展示。小組成員暢談自己在體驗過程中的收獲,不同小組之間的成員可互相交流體驗收獲。采用自評、他人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學生認知不同職業,幫助學生在職業體驗中養成正確的勞動觀,促進其健康成長。
三、組織勞動實踐
1.設計制作活動
設計制作活動是組織勞動實踐的有效形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在常規美術課和信息技術課程中開設設計制作活動,如陶藝課、剪紙活動課等;二是利用學校的社團活動和興趣小組開設設計制作選修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如衍紙畫,創意電子設計、入門服裝設計等;三是充分利用綜合實踐課,比如引導學生探索風箏制作的奧秘、制作生物標本等。
2.研學旅行
學生們根據自身的學習興趣選擇研究主題。研學主題來源于自然生活和社會生活。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在旅行中通過觀察、記錄、思考等方式獲取與主題相關的知識,根據其發現,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動手解決,從而在考察探究中完成研學之旅。這同樣也是學校達到勞動教育目的的關鍵所在。
結合地域文化色彩,鼓勵學生選擇有趣的、具有研究價值的研學主題。例如,北方氣候寒冷,冰雪項目多種多樣,研學旅行的主題可選取體驗“冰雪世界”的主題活動。
南方地區研學旅行時可以選擇具有地域特色的事物。如“紅色革命基地”研學之旅,讓學生在游覽紅色革命區的景觀之后,品味到如今的美好生活是無數個前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3.走進社區,開展公益實踐
走進社區,開展公益實踐也是勞動實踐中的重要組織形式。學生在社會服務活動中可以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通過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服務活動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有利于幫助學生找準定位,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益實踐的價值,公益實踐活動需要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學生們自由結組,走出教室,走入社區,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服務。常見的社會服務類型包括公益活動、志愿者服務等。
開展公益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鼓勵本校學生爭當“防疫小衛士”。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小志愿者可以在社區崗哨做輔助者,幫助檢疫人員登記過往車輛的提問信息;或者在社區服務中心分發物資(如醫用口罩等)。這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動,可以讓學生在付出勞動的同時體驗到來自陌生人的稱贊和言語的表揚。
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雷鋒”的志愿活動,在校內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崗位,由志愿者們輪換值崗,幫助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走出困境;再比如愛心志愿者走進孤寡老人家里,給老人送溫暖等活動,也是可行的。
責任編輯 ?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