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靜
摘要:伴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時事熱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運用有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時事熱點走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課堂將成為常態。本文主要探尋時事熱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時事熱點教學的新對策。
關鍵詞:時事熱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策略
一、時事熱點的含義
對時事熱點的解釋,可以從“時事”和“熱點”說起。“時事”一詞早在《清史演義·自序》中就有提到,此書中“時事”的解釋是近期發生的大事。而“熱點”的釋義眾多,最為貼切的解釋為比較受關注的信息、新聞或者問題。時事熱點可看成是兩個詞語的有機結合,可以理解為最近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人們極為關注的、影響范圍較大的信息。時事熱點內容涉及面很廣,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有涉及。
二、時事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背景
(一)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自立德樹人被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來,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立德樹人給教育帶來的作用,要求教師要圍繞立德樹人來教。這一要求落實到具體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智育,只看重分數,否則,學生易變成“不聞窗外事,只知讀書”的書生,而是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國家大事的優秀品質。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要緊密聯系時事熱點,讓學生了解社會、關心國家。
(二)新一輪課程改革
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等各個方面的發展,使學生成為道德高尚、學業優秀、社會責任感強的有用之才。為了讓學生更全面的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就不可單純的為教書本知識、迎合考試需要而進行教學,而多從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無論是素材的運用上還是其他方面。可以說新一輪課程改革為時事熱點的運用創設了新環境,在新的大環境中,教師要注重時事熱點教學,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升政治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時事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時應遵循的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指的是尊重客觀事實,不依賴個人主觀意識,不加個人偏見。基于這一原則進行時事熱點教學時,教師需客觀全面講述時事熱點、分析時事熱點,在利用時事熱點進行價值觀教育時,尊重時事熱點本身反映的價值觀念,簡單說,教師需把時事熱點原貌在不摻雜教師個人的意志的前提下原原本本的呈現給學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了解的是原汁原味的時事熱點,發揮時事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應有的價值。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強調的是教師要重視學生這一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個人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貫徹這一原則進行時事熱點教學需讓學生成為時事熱點教學的主體,做時事熱點學習的主角。遵循這一原則進行時事熱點教學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學生在時事熱點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
(三)重點性原則
重點性原則是說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并非不對知識點難易、重要程度進行區分的前提下都必須運用時事熱點來講解,而是要在區分出重難點的前提下,著重運用時事熱點來突破那些學生難懂的知識或者重點知識。遵循重點性原則進行時事熱點教學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時事熱點的教學價值,也可以減少從一而終的使用時事熱點而給學生帶來的疲勞感,充分考慮了此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
(四)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時事熱點教學時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能夠明辨是非。初中階段的學生是非判斷能力不強,而初中階段是學生的價值觀確立重要時期,教師在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時要想到該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以及這一階段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師在時事熱點素材的選擇方面要多注重正面案例的引入,對于負面的時事熱點案例要做好正確方向的引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不被錯誤的價值觀念所誤導。
四、時事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時事熱點運用意識不強
時事熱點入課堂是在素質教育等先進教育理念落地過程中被接受,而理念從提出到推廣需要時間,被教師所內化再落實到自己的教學中更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一些措施。而在新的教育理念未完全落地的地方,例如,不發達地區的農村,還在延續著教師照本宣科,單純的書本知識教學。部分教師基于自己優異的教學成績,固守書本教學,也有部分教師對新的教育理念的落實只停留在思想上,喊口號而未見行動。這部分教師自己對時事熱點不夠關注,也很少會把時事熱點引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來,還是依舊地照著課本講知識,沒有看到時事熱點教學重要性,缺少時事熱點的運用意識。
(二)時事熱點運用方法單一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浸染,一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習慣于運用講授法進行時事熱點教學,很少使用其他教學方法進行時事熱點教學甚至是對一些新的時事熱點教學方法不甚了解,這導致時事熱點的運用方法過于單一。講授法可以高效講解,短時間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但是時事熱點單純靠教師口述,很難最大程度上發揮時事熱點的教學價值。此外,出于應試的需要,部分教師樂于運用習題練習法進行時事熱點教學,運用的出發點多半是放在學生成績的提高上,單一的運用習題練習法進行時事熱點教學很難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
(三)時事熱點學習目的趨于功利化
隨著近年來時事熱點走進政治中考試卷,學生開始重視時事熱點的學習。以考試來督促時事熱點的教與學,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時事熱點教學落地,也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時事熱點對考試十分重要。但是,以考促學也有其弊端,會導致學生學習時事熱點的動機不單純,為了取得更好的考試成績而了解、關注、學習時事熱點,簡言之,學習目的趨于功利化。功利化的時事熱點學習目的驅使教師功利化的時事熱點教學,短時間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和學習成績,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學生素質的提升。
五、時事熱點運用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策略
(一)課前做好時事熱點素材的準備工作
時事熱點自身具有一些特點,例如,每一天甚至短短幾分鐘都會出現新的時事熱點,簡言之,更新極快。時事熱點更新快等特點決定了時事熱點搜集工作較為繁重,這就需要有人花費時間來做時事熱點素材的搜集工作。時事熱點素材的搜集工作可以全部由老師負責,教師利用閑暇時間通過電視、app等途徑隨時了解時事熱點,隨手把能在教學時用到時事熱點素材收藏,這樣既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素養,也可以節省時間。時事熱點的搜集也可以由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提前把時事熱點教學的主題告訴學生,學生小組合作搜集。學生通過學校報刊等途徑搜集與該主題有關的時事熱點素材,學生搜集時事熱點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能力,小組合作可增強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學生與教師齊努力來做好時事熱點素材的準備工作,為課堂運用時事熱點做好準備。
(二)增強時事熱點運用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這意味著個人的思想對自身的行為具有指引作用,較強的時事熱點運用意識是教師實施時事熱點教學的前提。作為新時代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有必要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大局,增強個人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的意識。明白重要性是提升運用意識的第一步,教師需明確時事熱點教學的重要性,懂得時事熱點運用的對于本學科發展、教師成長、學生發展的重大意義。運用意識的增強還受運用氛圍的影響,具備時事熱點運用意識和能力的教師不僅自己要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還要發揮帶頭作用,營造一個我做表率、人人運用時事熱點的氛圍,帶動那些缺少運用意識的教師加入時事熱點教學的大部隊中。
(三)提高時事熱點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的時事熱點學習積極性的高低影響著最終的時事熱點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有必要采取措施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考試是短時間內最有效的方法,但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講并不是最佳的。除了考試之外,還有很多措施可以提升學生的時事熱點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自身來看,教師可挖掘學生對時事熱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時事熱點學習的目的。從外部條件來看,教師可以通過樹榜樣、設環境、建機制等措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時事熱點了,教學效果也就隨之提升了。
(四)創新時事熱點教學方法
國家領導人曾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的新期望。這意味著教師需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熟練運用已有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育人。當前,時事熱點教學過程中仍缺少多樣化的、新穎的時事熱點教學方法,為解決這一問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需要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時事熱點教學過程,找到時事熱點運用的新方法,為時事熱點的教學開辟新天地,使時事熱點教學更具活力。
六、結語
總之,新課改背景之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需秉持最新教育理念進行時事熱點教學,在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時不忘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創新時事熱點教學方法等多舉措解決時事熱點教學過程中仍存在的諸多問題,為教師更好地運用時事熱點進行教學掃清障礙。
參考文獻:
[1] 黃益建 .如何結合時事熱點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J].德育研究,2017(17):40.
[2] 周旭強.簡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結合時事熱點[J].文史月刊,2014(5):211.
[3] 葉青.初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運用好時事熱點[J].教書育人,2020(03):30.
基金項目:2021年合肥師范學院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校級項目),項目名稱:時事熱點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運用研究,項目號:2021yjs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