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讓臻
初中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化學教學離不開實驗,實驗是否高效決定教學的好壞,筆者在教學中的體會見解如下:
一、實驗教學低效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
教材上出現的實驗,有的是過去的實驗,有的是不符合當今環保理念的,有的是受當時實驗器材的限制,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不科學的地方,所以需要教師大膽改進,這就需要具有專業化水平的教師隊伍,但現任的教師中有的是學校臨時安排的,也有少數領導不重視,安排一些不專業,不敬業的老師任教,教師自己不會做,更不用說教會學生做。這樣難免實驗效果不佳。
(二)學生方面
學生在實驗活動中能力欠缺,不能認真對待實驗,大多數停留在看熱鬧,好玩的層面上,學生參與率低,相互合作不夠,不認真觀摩現象,不分析總結結論,更不交流與反思,總之學生缺乏主動性、合作性、探討性,這樣勢必造成實驗效果不佳。
二、解決對策
(一)配備專業教師隊伍
化學是一門主要自然科學,專業性強,不能隨意更換,尤其是領導要重視,不能隨意找替代者,要配備強有力的師資隊伍,穩定專業教師隊伍,并要加強培訓,及時相互交流探討。
(二)重視實驗活動中學生的探討過程
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所需,準備多種多樣的材料,找齊找好實驗器材,考慮實驗中會存在的問題,做好備案,在上每個單元前,開好實驗清單,讓學生提前收集材料,學生無法準備的教師備好。
科學探究能力的獲得需要學法結合所學的科學知識親自參與探究活動,如氧氣的制取要分組讓學生親自完成,特別是實驗失敗的學生,要提出來讓全班學生共同分析探討,找出真正失敗的原因和改進的方法,這樣實驗教學不但會使學生情緒高漲,學習積極性大增,也會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三)充分利用校園校外實驗資源
學生課堂實驗畢竟有限,讓學生主動實驗,很大積極性上還要讓學生在家里實驗,讓學生會利用家里廚房必需品和日常用品作為實驗器材,如勺子作藥匙、白醋作酸液,取用食鹽學會固體粉末的取用等學生通過此類實驗活動,獲得感性認識,使學生體會實驗樂趣,為課堂實驗打下基礎。
(四)聯系其他學科,讓學生體會到實驗觸手可及
化學課程中,有許多知識是與其他學科緊密相連的,如物理教學中天平的使用,大氣壓的作用,浮力與密度的關系,學生會明白學科之間內在聯系,實驗是學生認識世界,認識科學知識最主要的手段,它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選擇,學生良好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學生實驗合作探究,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處于積極狀態,通過實驗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動手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