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宇航 郭俊鷺
摘要:奧爾夫教學法與新課標教學理念相輔相成,針對小學音樂創編創作的難點問題,將奧爾夫教學思想融入教學環節中,通過實踐教學來研究奧爾夫教學法在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的可行性,研究如何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運用創造力教學,同時不斷深入發展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綜合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讓學生能夠人人親自參與、表現、和創造真正屬于自己的音樂。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小學生;創造力
一、培養創造力是奧爾夫教學法的原則和目的
奧爾夫音樂教育中最突出、最重要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即興創作”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音樂實踐,以集體活動發展學生的音樂體驗,由簡入難的嘗試創造音樂。奧爾夫的即興創造分為兩個層次:初級即興和高級即興。初級即興創造可以被看作是毫無準備的音樂探索,較適合學生不受限制,通過學生親身去“做”的過程,發散他們的思維想象力,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過程,思考過程,目的也不是要求學生都能成為音樂家創做出多么高深的音樂作品,而是培養學生樂于創新思考的興趣,養成善于發散思維的習慣,而高級即興創造就是能夠幫助學生使用聚合性思維對初級即興進行整理和篩選。
二、奧爾夫教學法對音樂教師在即興方面的能力有明確要求
以往我們提到音樂創造活動對教師的要求沒有依據可循,但教師在訓練學生的即興創造能力的同時,也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足夠的反應能力,必須能夠訓練、支配、指揮和促進學生的即興創編。同時,教師自身也要有創造意識,以學生為本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全面展開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因此,奧爾夫教學法對音樂教師在即興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1.準確的聽覺:能夠對學生的創編及時做出反應評價,對學生的錯誤進行糾正。
2.良好的記憶力:對音樂基本要素的提煉和應用,對學生創編的歌曲及時進行記錄。
3.音樂基礎知識的積累:能夠對大量的民歌、 童謠、戲劇片段、流行歌曲等音樂進行演唱和演奏,并進行簡單介紹。
4.熟練的識譜能力:學生的創編進行演唱和演奏,運用簡單的和聲技巧為學生創作進行即興伴奏,并用多種演奏方式體現音樂情緒,激發學生創作興趣。
5.作曲作詞能力:了解一些和聲、曲式的知識,根據要求,指導學生對旋律進行創編或二次創編。
6.快速反應能力 :支配和指揮學生的創作活動,對學生的不同反應進行及時修改和評價,對課堂教學反饋。
7.組織能力:一心多用,觀察學生反應,發出不同指令,與學生進行交流。
8.使用奧爾夫打擊樂和創造簡單樂器:了解奧爾夫打擊樂器的名稱、音色、使用方法,指導學生制作簡單的樂器。
9.掌握圖形譜的使用:將聽覺轉換成直觀的視覺圖畫,引導學生用圖形譜記錄音樂。
三、奧爾夫教學法內容與新課標中的創造內容高度的契合
新課標中對音樂創造的要求與奧爾夫教學法中的音樂創造內容有許多的契合之處,例如:“將兒歌、詩詞短句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加以表現”正是奧爾夫即興朗誦的創造內容;“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感受到的音樂”正是奧爾夫圖形譜的應用;“用課堂樂器或聲音材料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正是奧爾夫教學法中關于綜合創編的內容;“在教師指導下自制簡易樂器”,也是奧爾夫教學法創造教學中的一項;提倡的“運用打擊樂器完成音樂創造活動”是奧爾夫教學法三大內容之一。兩者關于音樂創造力培養的內容都是從歌詞、動作、樂器、節奏、旋律、戲劇表演等方面入手,又有著同樣的集體教學形式,共同的教學目標,同時,有太多奧爾夫教學法優秀書籍、論文、國內外教學視頻課例可應用借鑒,所以奧爾夫教學法是培養學生音樂創造力最實用最全面的教學法之一。
四、奧爾夫教學法在培養創造力方面具有應用優勢
(一)與小學音樂教育中普通教學方法相比的優勢
我國傳統的音樂教學是非常單一的,尤其體現在教唱環節,反復枯燥,創編活動更是不受關注,教師和學生都是無從下手,低年級敢于表現、善于模仿但是不會創編,到了高年級表現的積極性不高,思維能力提高但沒有基礎不善于創編, 奧爾夫教學法在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音樂創編活動內容上就顯得更成熟具體,這就讓我們的教學環節也可視具體的教學進程而確立,實施過程及靈活又有趣,并有著非常多的教學案例可以借鑒,即興的教學環節能夠極大地降低學生的緊張情緒,自然地融入和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同時本著奧爾夫教學法本土性、多元性原則,將我國優秀的音樂作品、教學手段同外國優秀作品和教學方法進行結合,有機的統一,最終形成適用于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
(二)與達爾克羅茲和柯達伊教學法相比的優勢
在世界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中,只有奧爾夫教學法是將培養創造力作為原則和目的的,無論是嗓音訓練、動作訓練還是器樂教學,最終目的都是學生在探索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創造,培養音樂綜合素養,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深受達爾克羅茲和柯達伊教學法的影響,三者都主張從游戲入手、教師少用語言組織多用音樂帶動、教學中結合本民族的語言和音樂等,但奧爾夫教學法更多的是吸取精華加以延續,從而更完整系統的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尹愛青.當代優秀音樂教育體系與教學法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7:96
[2]鄭虹.兒童音樂創造力培養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