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生 李明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報刊與電子報刊是傳遞信息資源的重要傳播方式。報刊要想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副刊版面的設計與內容就需要調整與完善,為受眾提供真實信息與時事資源,吸引讀者興趣,從最大程度上發揮副刊版面的價值。
關鍵詞:受眾;副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統一
受眾,簡而言之就是信息的閱讀者,接受者。副刊,就是報紙上刊登的作品,學術等的專欄。從受眾的角度出發來研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發展變化,了解讀者對副刊版面知識的需求,以便副刊版面設計得更好,在實現報刊經濟效益的同時帶給受眾更準確、更詳細的文化知識與信息資源,豐富讀者自身修養,營造社會氛圍,帶來高質量的社會效益。
一、從受眾層面看副刊版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的必要性
從受眾出發,就是從讀者出發來發現副刊版面問題,及時修正錯誤,也就是以人為出發點,堅持解決人民訴求以及滿足人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是貫徹我國以人為本核心觀念的重要體現,更有助于副刊版面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而對于受眾來說,豐富多彩的專欄文化知識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感受與美的體驗,能夠讓讀者在豐富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了解更多的學術與文藝知識,有利于良好社會氛圍的營造。另一方面,對于副刊版面來說,及時了解讀者需求、收集受眾對版面設計與內容的意見與建議,并積極進行合理修改與恰當調整,有助于讀者更好感受文藝作品帶來的魅力,使讀者更愿意投入到閱讀感悟中去,給報刊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形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的良性循環。
二、從受眾層面看副刊經濟與社會效益統一出現的問題
(一)副刊版面設計過于浮夸 受眾容易審美疲勞
副刊是文學作品,學術文章刊登的專欄,有效恰當的版面設計有助于吸引受眾的閱讀興趣,更好的感受副刊的文藝氣息與美好,從更高的程度修養讀者身心。但在現實生活中,副刊版面設計過于浮夸的現象屢見不鮮,有許多報刊利用不符合要求的圖案圖畫來博取眾人眼球,雖短時間內讀者興趣高昂,但久而久之受眾會產生審美疲勞,也就不愿再閱讀副刊版面內容,由此副刊版面上的知識無人問津,報刊銷量也會明顯下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都無法有效提高。
(二)副刊版面標題設置不當 缺乏經濟與社會效益統一的契機
副刊版面的標題是內容的點睛之處,這就如同大家的作文一般,一定要有引入矚目的標題來有效吸引讀者學習。有的報刊就利用這一特點,過分追求副刊閱讀數量來實現經濟效益,甚至為了博得眼球會設置一些沒有營養的標題,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并不會得到支持與贊同,同時此類標題也不能帶來良好的社會風氣與氛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無法良好聯系、相互統一。
三、從受眾層面看副刊經濟與社會效益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副刊版面設計恰當 吸引受眾閱讀
從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出發,根據學術文章實際與文學作品內容來設計合適圖案,在突出副刊內容的同時帶給受眾美的體驗,讓讀者在閱讀內容的過程中身心愉悅,不會感到審美疲勞。從讀者出發,副刊版面設計符合讀者閱讀角度,副刊版面設計會越來越好,經濟效益會截然提升,讀者也能學到更多文化知識,社會反響也更好。
(二)合理標題設置 為經濟與社會效益統一提供機遇
吸取當今社會副刊版面標題黨的教訓,時刻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刊登文章,豐富副刊版面內容,運用有效的方式來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例如,副刊版面在刊登白雪公主這一童話故事供家長及兒童交流學習時,標題可恰當更改來吸引受眾興趣,但切記不可違背故事主題,讓兒童在快樂中走進故事,在興趣指引下學習感悟。家長也會因副刊版面內容恰當,符合社會主流價值取向、適合交流學習等方面考慮來購入此專欄,由此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三)培養時事意識 把握社會發展趨勢
新時代大背景下,時事意識在促進副刊版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報刊應通過多種渠道了解社會發展趨勢,及時學習精準學術文章,通過多樣化的途徑引導期刊部門人員培養時事意識,提高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趨勢的能力,并積極地應用于工作之中,使自身工作真正與文化相連,工作方法真正與副刊版面相通,在信息化水平提升中發揮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四、結語
面對新時代信息滾滾洪流,從受眾層面看副刊版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是副刊版面發展與進步的點睛之處,當然副刊版面存在的問題仍然亟待解決與完善,希望各方在不斷探索中創新,在反思中進步,最終形成合力,從而不斷推進副刊版面水平的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易軍.融媒體生態下報紙副刊突圍路徑探析[J].中國地市報人,2021(03):39-41.
[2]蔡報文,王木林,李更.報紙副刊的地方性及其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20(09):64-66.
[3]亓平.如何增強報紙副刊的可讀性[J].青年記者,2020(23):62.
[4]唐俊高.融媒體下看副刊——兼探“融副刊”[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7):178-17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