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雁 滕麗蓉



摘要:目的:觀察綜合性干預在學生單純性肥胖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70例患單純性肥胖癥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以奇偶數交替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實施綜合性干預,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比較兩組肥胖程度、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結果:觀察組重度肥胖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性干預在學生單純性肥胖癥治療中可發揮顯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指標。
關鍵詞:單純性肥胖癥;學生;綜合性干預
單純性肥胖癥是一種非內分泌代謝疾病引起的肥胖,患者進食過多脂肪食物,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消化,使脂肪在身體各處沉積[1]。本研究主要觀察綜合性干預在學生單純性肥胖癥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轄區學校內70例6~15歲患單純性肥胖癥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以奇偶數交替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均衡可比(P>0.05)。見表1。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干預,包括常規飲食控制、體育鍛煉指導。觀察組實施綜合性干預:(1)飲食控制。對學生進行健康飲食教育,督促其保持健康飲食習慣,禁止攝入油炸等高熱量食物,合理分配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確保營養均衡。(2)體育鍛煉。根據學生飯后耐受程度開展體育鍛煉,以運動的方式增加學生消化能力,防止脂肪堆積。(3)行為指導。指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造成學生肥胖的原因,制定個性化減重計劃;建立校內、家庭兩級管理制度,糾正學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定期反饋結果,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隨訪6個月。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輕度、中度與重度肥胖例數。BMI在25~29.9 kg/m2表示輕度肥胖;BMI在30~34.9 kg/m2為中度肥胖;BMI≥35 kg/m2為重度肥胖;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血脂指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肥胖狀況比較
觀察組重度肥胖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血脂指標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學生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飲食不規律、缺乏鍛煉。學生的身體尚處于成長發育階段,需要及時開展治療。本研究對觀察組采用了綜合干預措施,通過健康飲食指導、體育鍛煉和行為干預等措施,學生肥胖問題得到改善,血脂指標明顯降低。綜合干預后,學生能夠自覺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并且關注自身體重變化,治療依從性明顯提高。綜上所述,綜合性干預在單純性肥胖癥治療中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李紀蒙,吐爾遜江·買買提明,王先化,等.新疆昌吉市某中學327例學生生活方式與肥胖之間關系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0,28(5):59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