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朝
農村財務問題一直備受廣大農民的關注,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強農村財務隊伍建設十分重要。各地為此紛紛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嘗試,報賬員制度就是其中措施之一。這一措施的實行,改變了傳統的農村財務管理模式,對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維護農村社會大局穩定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由于是在摸索中前行,故在具體實踐中難免會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人員招聘程序不合理,有失公開公平公正
按照有關規定,招聘前必須公開發布招聘簡章,就報考報賬員的要求及條件等進行公布。但有些村卻沒有公開發布招聘簡章,讓村干部的親朋好友“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些村即使公開,也是在報名期限臨近才公開,致使符合條件的人還沒來得及報名,就以報名時間已過為由阻止其報名;有些村在報名截止時間的那一刻才公開報考簡章,用手機拍照留存“已公開證據”后就撕掉了等。因此造成個別村報名人員村干部“內定化”,有失公平。
(二)人員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者居多
現任村報賬員隊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員是由原來的老會計(出納)考取或者直接轉任過的,這些老財會人員雖然經驗比較豐富,但電算化水平過低,思想僵化又不思進取,大部分人員已不能適應鄉村振興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三)業務知識欠缺,工作效率低
有的報賬員新入職,缺乏專業知識,勝任不了報賬員繁雜的工作,而且年輕氣盛不服從領導指揮;有的雖然具備一定的業務知識,但已經不能與時俱進,不會使用網絡辦公,造成相關業務工作效率低,以至于經常拖全村乃至全鎮的后腿。
(四)法制意識淡薄,違紀違法現象時有發生
因為取消了村現金出納,只設報賬員,導致報賬員實際是一人同時履行了會計和出納兩個職責(即會計出納一肩挑)。在財經法規意識淡薄和缺乏有效監督的情況下,有的報賬員采用少報收入或者多報支出等手段,侵吞公私財產,中飽私囊,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給村民和集體造成重大損失,影響很壞。
(五)工作頭緒多,待遇低,出現中途撂挑子、辭職現象
一些新上任的報賬員一開始工作熱情也很高漲,但隨著村領導職責分工不明確,把本應屬于兩委成員業務范圍的工作(如違法建設處理、站崗巡邏、網格化考核、黨建、糾紛調解、低保優撫社保、APP錄入等)都壓在報賬員肩上,不可避免地出現“干得多、出錯多、挨批評埋怨多、被追責多”“出力不討好”等情況。還有各種各樣、沒完沒了的報表,再加上工作報酬低,更有甚者連工資都不能正常發放(只有兩委成員工資全額由縣財政承擔,而報賬員則不在此范疇),嚴重影響了報賬員家庭的日常生活。由于壓力很大,很多中途撂挑子、辭職現象出現,財務工作的“連續性”經常斷檔。
二、建議
(一)堅持民主公開原則,把好報名關
報賬員工作是一項政治性較強的工作。因此,在堅持民主公開的原則下,村兩委要不存私心、秉公辦事,充分利用公開欄、廣播喇叭、村民微信群等工具進行廣泛宣傳。按照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規定的選考比例要求(一般為1:3),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座談會等對報名參加考試的人員從文化水平、家風影響、群眾口碑上進行初步確認。組織、信訪、公安、紀檢監察、工作區全程參與,從源頭上把好關。積極動員那些年富力強、忠誠老實、遵紀守法、群眾口碑好、政治素質高的人員(特別是返鄉大學生)報考,并對參加報名考試人員進行公示,讓他們接受廣大村民的監督。
(二)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嚴把考試關
報賬員工作是一項業務性較強的工作,日常工作不僅關系到村集體經濟組織,而且與廣大村民切身利益緊密相連。因此,在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下,由縣級業務主管部門統一組織考試,從業務考試上把好關,對通過業務考試的報考人員,由組織、紀檢、經管等部門按照考試成績從高到低進行排名,遵照“以德為先、政治素質高、業務水平高”的“一德兩高原則”進行選拔,并把選拔結果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公開,接受廣大黨員和群眾的評議,真正把那些既熟悉國家的有關財經法紀和各項農村政策、具備一定財會專業知識、電算化網絡化水平高,同時又熱心為群眾服務、品德高尚的年輕人選拔到農村報賬員隊伍中來。
(三)加強入職教育,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加強報賬員入職教育工作,教育報賬員要遵紀守法、堅持原則、廉潔奉公、愛崗敬業。要增強服務意識,勤跑腿、多動嘴,熱心為集體、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工作中要雷厲風行提高辦事效率,要對照群眾要求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見賢而思不足”,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培養并增強報賬員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四)加強業務培訓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當今社會發展迅猛、群眾需求豐富多彩。為適應新形勢、新常態需要,各級業務主管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對報賬員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加強業務指導。與此同時,報賬員也要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等渠道不斷增強業務本領,提高服務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業務上的行家里手和群眾的好幫手。
(五)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報賬員的日常考核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把制度和規矩定在前面,建立健全村務監督與民主理財制度、月報月審制度、與經管站總會計出納及時對賬制度、重要憑證管理使用制度、村務財務雙公開制度和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制度等。每月進行1次考核,并把考核結果量化成分數,以此作為發放報賬員報酬的重要依據。每個季度進行1次總結,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年度總結,教育督促落后者,增強其緊迫感;表彰獎勵先進者,增強他們的榮譽感。
(六)從政治上關心、經濟上關懷報賬員,不斷提高報賬員的待遇
專職化報賬員工作十分繁雜瑣碎,為村集體和村民的事需經常往鎮上跑。盡管有的工作不是自己的業務范圍,但領導有安排、村民有需要,還是得放下手中的活,“馬上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個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因此,要在日常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從政治上關心、經濟上關懷報賬員,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待遇和經濟待遇,增強報賬員的獲得感,真正讓他們安心工作,貼心服務。
(七)加強依法執紀監督,開展巡視巡查工作
報賬員雖然不是“手握大權”,但從事的每一項工作幾乎都與村民利益密切相關,所以時常出現“微權式”腐敗。因此,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地聯合組織、經管、審計、民政等部門,對報賬員日常業務工作進行巡視巡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紅紅臉,出出汗”常態化,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侵害集體和村民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進行重點督察,加大對那些少報收入、多報支出等貪污行為和“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腐敗行為的懲處力度,并對典型案件通報曝光,用身邊的人、事警示震懾不法分子,從而凈化報賬員隊伍,使他們真正成為村集體的好管家和村民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