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艷
近年,孟津縣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洛陽市近郊優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調整種植業結構,鼓勵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特色高效種養業,著力在“集聚、特色、精品”上做文章,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初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休閑農業孟津樣板。孟津縣先后獲得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十強縣、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范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等榮譽稱號。
一、科學規劃,資金扶持統籌發展
以孟津農業資源稟賦、地形地貌為依托,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優化種植結構,研究編制《孟津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2年)》確定車厘子、西瓜、草莓、貢梨、蔬菜等特色主導產業,打造孟扣路沿線果蔬產業集聚群觀光帶、小浪底專用線沿線高效特色農業觀光帶、新310國道沿線都市現代農業觀光帶、會小路沿黃旅游觀光帶等4條高效農業觀光帶。按照《孟津縣溝域示范區建設發展規劃》,謀劃“一鎮一溝域”共10條溝域經濟示范區。制定切合孟津縣實際的《農業產業化優化資金管理辦法》《農業產業化優化資金實施細則》《孟津縣高效種養業轉型升級方案》《孟津縣綠色食品轉型升級方案》《孟津縣關于支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孟津縣關于加快農產品(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孟津縣果蔬現代農業產業園資金管理辦法》《孟津縣關于加快溝域經濟示范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爭取孟津縣財政通過資金扶持、資金獎勵等措施,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農業產業化、休閑農業等項目,為符合要求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實資金達6600余萬元。
二、宣傳推介,以節造勢打響品牌
加大宣傳推介,引導全縣休閑農業發展,打造“來孟津耍吧”升級版,打響孟津節會品牌、農業品牌。2019年以來,緊扣春節市場推出的節會活動、踏春市場策劃的踏青活動,“五一國際勞動節”假期市場推出的鄉村旅游活動等,高規格舉辦了鳳凰山春節廟會、會盟梨花節、送莊桃花節、油菜花節等節會,不斷提升孟津休閑觀光的知名度。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活動在孟津縣朝陽鎮成功舉辦。舉辦節會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50.3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益1.51億元。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走出去,參加全國各類農產品展覽會、推介會等,開闊眼界,取長補短,并投入1000余萬元用于營銷宣傳,在中央電視臺《故鄉》《發現之旅》欄目、《河南日報》《洛陽日報》等主流媒體及時宣傳介紹孟津特色農產品、農業產業發展成果,提升農業龍頭企業競爭力。目前,孟津“生生”舒暢奶酪、“財豐”草莓、“盟津”貢米、“朗宸”雞蛋、“慧源”蔬菜、“益豐”金銀花飲品等一系列孟津特色農產品已享譽省內外,斬獲“國”字號獎項有10多個。孟津梨、孟津葡萄、孟津西瓜、孟津鯉魚地理標志產品吸引眾多來孟游客。
三、強化雙創,助推經濟提升效益
強化企業規范管理,通過市場倒逼品牌、品牌倒逼品質等措施,引導龍頭企業拓市場、建基地、聯農戶,延鏈補鏈,提升企業綜合效益。全縣雙創工作發展迅猛,通過引入“互聯網+”創業模式,不斷強化人才培育,促進農村電商良性發展,逐漸形成了由小變大、由弱到強、由小規模成為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全縣創業人員累計達2萬人,帶動就業人員13萬多人。其中,2016年以來,依托孟津縣溝域的自然資源和產業優勢,成功打造會盟鎮同盟山溝域經濟帶、平樂鎮鳳凰山溝域經濟帶、小浪底鎮梭羅溝溝域經濟帶、送莊鎮圖河溝溝域經濟帶和朝陽鎮魏坡溝溝域經濟帶,溝域內總產值達5億元,示范帶動25 000余人就業,人均從溝域建設中獲得年收入13 710元。建設“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和果蔬現代產業園,“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規劃面積4 666.67 hm2,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田園社區、農產品加工轉型于一體,借助田園綜合體、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項目、綠色食品轉型升級項目等,已完成投資1.38億元,開工項目13個。著力把果蔬現代產業園建設成為全省知名的果蔬生產基地、全省重要的果蔬加工基地、豫西精品西甜瓜蔬菜交易流通中心和河洛生態農業觀光基地,以農旅融合的深入發展推進孟津農業產業和美麗鄉村的有效銜接,為鄉村振興探索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