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千
一、小麥種子產業優勢
焦作市是全國聞名的小麥種子生產基地,氣候溫和,土壤肥沃,生產的小麥種子籽大、粒飽、光澤度好、商品性高,深受市場歡迎。經過多年的發展,小麥種子產業已逐步成為全市優勢特色產業。
(一)種子基地面積大
焦作市小麥種子繁育面積常年穩定在6.67萬hm2,
占全省小麥種子繁育面積的1/4,繁育品種近100個,年外銷小麥種子超4億kg,推廣面積233.33萬hm2,輻射河南及周邊8省200多個縣,覆蓋整個黃淮海冬麥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突出貢獻。
(二)種業市場主體多
焦作市現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企業92家,其中8家具有雜交種子生產經營資質,培育出懷川種業、平安種業等一批種子龍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格局初步形成。溫縣依托種子產業,建立全國唯一的小麥博物館,連續舉辦4屆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先后被命名為全國小麥種子基地先進縣、全國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國家級小麥制種大縣、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三)育種科研基礎好
建立2個院士工作站、3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國農科院、國家小麥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農科院等2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技術合作關系,先后組建以李振聲院士、劉旭院士為首的50多人專家技術團隊。2015年以來,焦作市累計培育小麥品種42個、玉米品種29個,其中,國審小麥品種7個、玉米品種12個。“豫麥49-198”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四)品種推廣面積大
組建農作物品種考察和新品種試驗示范中心,征集近年審定和即將審定的小麥、玉米新品種(新品系)40多個,開展良種良法配套栽培示范展示,組織系列品種考察活動,加快品種推廣進度。目前,焦作市選育小麥品種“豫麥49-918”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33.33萬hm2,玉米品種“豫安3號”累計推廣面積達到46.67萬hm2,在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下一步舉措
當前,我國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2021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對打好種業翻身仗做了專題部署,種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加速期。下一步,焦作市將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在既有成績基礎上,依托溫縣現代農業產業園,謀劃建設種業科技示范園區,進一步提升育種能力、企業實力和基地建設水平,以市為單位整建制建設國家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把焦作市打造成為全國小麥種業樣板區。
(一)搭建公共平臺
在溫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小麥種業科創中心,發揮市、縣兩級農業科研院所,特別是溫縣農科所和懷川種業等企業的創新優勢,引進一批全國領先的種業人才,打造小麥新品種測試實驗室、種子質量認證實驗室等公共實驗服務平臺,提升集成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服務焦作市小麥種業發展。
(二)開展聯合攻關
把育種合作作為焦作市開展院校地合作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市農林科學院、院士專家工作站、河南農業大學等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引導焦作市懷川種業、平安種業等企業與科研院所建立資源共享、聯合攻關機制,開展科企聯動、協作育種,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爭取到2025年培育10個以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
(三)做強市場主體
引導懷川種業、平安種業、先耕農業等種子企業強強聯合,整合行業資源,創新投融資模式,構建經濟利益聯合體,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集團。鼓勵支持國內大型企業通過并購、參股等方式進入焦作市種業市場,帶動焦作市種子產業提檔升級。爭取到2025年培育大型育繁推一體化A證種子企業1家,省級種子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達到
5家。
(四)強化基地建設
推進農村土地規模化流轉,實現小麥種子基地集中連片、統一布局管理,持續完善種子基地基礎設施,推動基地規模化、強化制種機械化、實現管理標準化、引導生產集約化、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一批現代化、高標準良種繁育基地。爭取到2025年標準化基地面積達到4.67萬hm2,種子繁育特色村達到70個。
(五)加強品牌培育
辦好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進一步豐富和充實焦作市(溫縣)小麥種子產業博覽會內容,提升舉辦規格,拓展舉辦各種“會中會”“展中展”,邀請部委領導和兩院院士、專家學者、知名種業企業交流指導,大力宣傳焦作市小麥種子產業,擴大“焦麥”品牌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適時啟動創建“焦作小麥種子”國家地理標志,形成焦作知名農產品區域性公共品牌,使小麥種子產業進入依托資源、打造品牌、加快發展的新階段,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