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驥
摘要: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專業運動技能方面,使得教師將專業知識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同時學校在該學科的教學上也沒有做合理的要求。隨著教育領域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中職的教學活動不得不注重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使德育教育重新成為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在這樣的發展變化中,需要學科教師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教學中,為學生創造全方位地德育環境。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需要體育教師以體育教學為出發點,深入研究體育學科與德育教育之間存在的聯系,找到兩者之間的互通性,充分利用體育教學提升德育教育地教學效果,使中職學校在德育教育上能夠順利開展。
關鍵詞:德育;中職;體育;滲透策略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文化課地學習情況并不樂觀,這與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有關。但在這一性格特點的影響下,中職階段的體育教學卻深受學生的歡迎。中職學生對體育課程表現出濃厚地學習興趣,他們在體育課程中表現得十分活躍,具有較強地學習欲望。所以,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充分發揮體育學科地優勢,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深入,使學生能夠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充分利用體育教學中地耐力培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運動所具備的魅力,就在于其能夠鍛煉人的意志,在體育活動中,能夠發展人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而這也是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輸送給學生的重要品質和道德。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還需要引導學生克服鍛煉過程中遇到地困難,通過體育運動,鍛煉他們堅忍不拔的性格。對體育所具備的競技性來說,有勝利就會有失敗,教師可以借助這兩方面,發展學生的德育素養。教師培養學生永爭第一的精神時,還需要教導學生正視失敗,也包括正視別人的失敗。在學生比賽結束之后,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引導,培養他們正確看待勝利和失敗,對于勝利者來說,需要保持良好的狀態,通過更加專注的訓練,取得下一個優異成績;對于失敗者來說,教師需要引導他們正視失敗,在失敗中不是否定自己,而是尋找失敗的原因,爭取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彌補不足,為下一次的比賽做好充足準備,同時要為勝利一方送上祝福,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失敗不是別人的勝利造成的。在體育課程中,通過體育運動鍛煉學生的耐力,借助比賽中的輸贏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
二、積極組織開展體育項目競賽,促進德育教育的落實
在體育運動中,大多數的運動項目都具有競技性,體育運動的這一特性,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拼搏精神。在中職學校,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在體育課上玩,而沒有進行真正的體育鍛煉。因此需要體育教師,積極開展體育課上的競賽項目,通過這樣的方式,發展體育教學中的趣味性,借此喚醒中職學生的運動精神,從而實現促進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在開展體育競賽項目時,需要教師注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避免學生在參加活動時,因為排名不理想,而產生逃避心理。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體育運動所蘊含的趣味性。
以田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班級內的體育競賽,讓學生自己選擇擅長的項目,同一項目中的同學進行比賽,這樣能夠保證同組人員都具有共同的興趣話題,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還能進行交流,提升彼此的運動技能。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之間的配合與競爭意識,在團體生活中,對彼此的技能提升形成促進作用。
三、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實現培養學生德育教學的目的
在現代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集體學習環境,使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運動氛圍,這樣也有利于德育品質在體育學科中的滲透,通過培養學生之間的集體意識,也能夠體現出德育品質的滲透。體育教師可以利用體育項目中的團體運動,實現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比如在籃球教學中,需要學生之間的配合進行比賽,在學生進行配合訓練時,需要他們對彼此之間有信任,而這種信任是通過日常的接觸了解獲得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尊重和接納對方的前提下,與隊友形成良好的關系。所以在體育鍛煉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能夠實現德育教學的有效落實。通過此種手段,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的強健,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和品質形成促進作用。
四、結語
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要想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育熱情,就需要教師通過教學方式上的改革,發展學生在德育上的認識。利用體育課堂豐富的學習生活,滲透德育教育的深刻內涵,使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也能夠擁有健全的人格。所以,中職階段的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方法上不斷探索創新,使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不斷深入,形成兩者彼此促進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王永平.簡析德育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滲透[J].青少年體育,2020(08):34-35.
[2]祁俊紅.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9):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