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鐙文
摘要:傳承鄉村傳統手工藝已成為文旅融合背景下振興農村傳統工藝、開發鄉村旅游的一項重要內容。豆染是侗族傳統的染布技術,是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章以豆染品牌工作室—“墨色”為例,對文旅融合視角下傳統手工藝品牌推廣策略展開積極探索。
關鍵詞:文旅融合;傳統手工藝品牌;推廣策略
2018年,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指出,實施鄉村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手工藝產品,不斷提高傳統手工技藝品質,打造傳統手工藝品牌。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背景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已成為振興鄉村傳統工藝、開發鄉村旅游的一項重要內容。豆染作為一項曾經與蠟染齊名的侗族傳統的染布技藝,隨著現代紡織技藝的不斷發展,豆染技藝已瀕臨失傳。文旅融合背景下,以豆染技藝為代表的傳統手工藝又當如何傳承,“墨色”豆染工作室又當如何發展?本文將對此展開如下探索。
一、打造產品品牌,形成品牌效應
以墨色豆染工作室為代表的傳統手工藝品牌想要創新、做強,首先要及時轉變經營理念,提高品牌影響力,形成品牌效應。首先,要提高傳統手工藝技藝品質,提高自身產品競爭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與此同時還要積極推動豆染產品與市場的對接。當前,布藝市場上的產品更加追求功能性與裝飾性,作為豆染傳統手工藝品牌,要與非遺傳承人一道,加強產品研發,融入侗族文化元素,依托豆染技藝,豐富產品風格與類型,將這種傳統染布工藝拓展到服裝、床品、窗簾等產品上,將墨色豆染工作室打造成為更具時尚性、個性化的傳統手工藝品牌,進而實現豆染這種傳統手工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二、創新圖案品種,豐富文化內涵
為了更好地傳承與發展豆染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墨色豆染工作室應進一步對豆染圖案、豆染題材進行創新設計。首先,深入挖掘豆染技藝的文化資源,基于原有圖案設計,開發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的豆染產品,以迎合市場需求,提升品牌市場競爭力;其次,融入時尚元素,確保豆染圖案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消費者文化價值訴求、使用需求。再次,融合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凸顯侗族文化特色、旅游特色,設計出更具民族氣息、貴州鄉村文化氣息的豆染圖案與紋樣,從而使得豆染的圖案、樣式與文化內涵更加豐富;最后,邀請專業設計師,與豆染非遺傳承人一道,交流紡織、布藝設計,并與其他特色手工技藝相結合,開發更加新穎的豆染花色等。
三、更新設計理念,轉變營銷模式
傳統手工藝品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在于理解、把握豆染技藝的文化內涵。對此,墨色染色工作室應組建專業設計研發團隊,培養更具專業性的設計師,在傳承傳統豆染技藝的基礎上,創新設計理念,研發更具侗族特色、鄉土文化特色,更具時尚性、個性化,能夠更好地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的新產品,以更好地滿足現代消費者對布藝市場的需求的不斷變化。與此同時,還要緊隨鄉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建立“O2O”電子商務模式,并積極尋求與淘寶、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深度合作,擴大品牌輻射范圍,帶動品牌的不斷推廣。
四、創新傳承方式,培養傳承工匠藝人
傳統手工藝的不斷傳承,必須要大力培養傳統手工藝的技藝傳承人、產業開發者。首先,拓展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載體,如成立手工技藝傳承坊,在當地職業院校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立傳統手工藝培訓基地等,建立完善的、穩定的傳統手工藝傳承人才培訓機制。其次,加強宣傳力度,提升傳統手工藝匠人的社會認可度、經濟收入等,以吸引更多大學生、有志青年參與到傳統手工藝品牌的推廣中。最后,開展社會宣講活動、傳統手工進校園等相關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豆染技藝,進而擴大品牌影響力。
五、加強宣傳推廣,打造傳統公益品牌
在傳統手工藝品牌塑造、品牌推廣以及傳統手工藝傳承方面,地方政府應積極發揮主導作用,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推廣活動,以不斷提升豆染技藝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例如,與新媒體平臺、電視媒體、傳統紙媒等建立合作,讓豆染技術走出鄉村、走出貴州、走出中國。同時,還可通過積極參與各種布藝品牌展銷會、傳統手工藝展覽會,促進傳統手工藝品牌的不斷推廣,提高品牌影響力,弘揚傳統布藝印染文化,推動傳統手工藝、手工藝品牌、民族文化、鄉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塑造良好的傳統手工藝品牌形象,實現政、企、農多方共贏。
六、結語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打造傳統手工藝品牌、傳承鄉村傳統手工技藝,是推動傳統手工藝品牌化、產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文旅融合背景下,傳統手工藝品牌想要對接鄉村旅游,就要在保護、傳承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創造性、創新性的轉化與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傳統手工藝振興。
參考文獻:
[1]黃婷婷,王馨野,蘇文灝.當代文化傳播視角下傳統手工技藝的推廣與應用研究——以“明盞三千”傳統燈盞工藝推廣項目為例[J].遼寧絲綢,2019,No.169(03):61-62.
[2]董蕊,牟思祁,夏駿.互聯網語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化傳播研究——以“布依繡娘”為例[J].散文百家(理論),2021(0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