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學科對于初中生是初次接觸,而化學實驗操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化學課上帶領學生通過觀察實驗中的化學反應,讓學生對化學課產生興趣,有效地提升了化學課上的學習氣氛。在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趣味化學實驗不僅利于化學學科教育,還利于啟發學生的探索精神。文章在介紹初中化學趣味實驗的同時,還分析了實驗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便為其他化學實驗教學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實驗;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方式也越來越貼近實際生活?;瘜W教學中,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占有較大比重,在化學實驗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強化,同時由于結合了生活實踐,學生在理解課本知識方面變得更加輕松。通過在化學教學中合理安排趣味性化學實驗,能夠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學科知識,并將之應用于現實生活中,把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社會性人才和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
一、 趣味化學實驗的基本概念及實施現狀
趣味化學實驗是一種新的實驗教學方式,它是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化學試驗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也是我國教改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融入趣味化學實驗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實驗中,小組成員為了某個實驗步驟紛紛表達觀點,利于在課堂上營造一種熱烈的學習氛圍,能夠引起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學習物質及其變化的問題上,化學實驗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探究途徑?;趪鴥冉谈囊螅斍霸S多中學都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了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化學實驗,這不僅讓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有所提高,而且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十分好玩、有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科學探究意識得以強化,化學實驗也因此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還有一些學校選擇課內加課外的形式,開展化學實驗活動,旨在突出表現化學學科特色、發揮化學實驗教育功能的作用。在每次實驗結束后,學生都被要求認真撰寫實驗報告,據此作為評價化學實驗教學成果的標準之一。
二、 趣味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
(一)提高學習興趣,營造良好氛圍
初中化學實驗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它在充分展示化學學科特色的同時,也利于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探索心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通過現場操作與教材配套的趣味化學實驗,來達到將化學學科知識與實驗中化學反應現象統一印證的目的。本著學科理論與化學實驗相結合的教學理念,化學課上把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輪流操作實驗步驟,讓大家都有自主進行化學實驗的機會。通過提高學生實驗操作參與度,學生課后交流實驗心得的興趣也在加大,并一致認為在化學實驗中充分感受到了化學的魅力,而且十分期待下一次化學實驗的到來。
在化學課上開展實驗教學,不僅更新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也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輕松愉悅。學生對于課本上的知識點,由于在實驗中完成了動手操作,從而更加形象生動、記憶牢固;同時由于在實驗過程中大家能夠暢所欲言、相互交流意見,很容易營造一種輕松快樂的教學氛圍,在這種課堂氛圍的感染下,學生更容易吸收新知識。
(二)強化思維技能,鍛煉動手能力
初中生這個年齡段,其個人思維已趨于成熟并十分活躍。這個時期的初中生,多表現為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初中學生在初次接觸化學之后,會感到茫然、不知所云,這時教師有必要運用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向學生展示化學現象,引導學生形象地理解化學知識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知識的意愿。最終讓學生在親自動手完成趣味實驗步驟中,深刻體會化學實驗的作用和意義,從而愿意主動探尋生活中的化學常識,并通過化學實驗為好奇心解惑。
趣味化學實驗具有操作簡單、可行性高的特點,在教學中通常采用小組的形式在學生中開展實驗教學。通過創設趣味性實驗項目,給學生創造了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滿足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拆解、分析心理。在開展趣味化學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親力親為,精確操作實驗的各個步驟,這將有利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化學實驗中的各種現象,有助于學生分析實驗中的化學現象的反應原理,從而提高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動手能力,也促進學生對于實驗細節的觀察能力。
三、 初中化學趣味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課程意識缺乏
當前,初中化學的實驗活動中課程意識不強,比如教師主持化學試驗僅僅是為了讓學生對重要知識點做到更加牢固的記憶;而學生也只是通過撰寫實驗報告來說明自己對化學的掌握程度。但是這個過程中沒有出現對問題的提出、討論、分析等重要學習環節,更沒有針對實驗的結果做出研究分析、評價論證等過程。這樣的實驗教學結果,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都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只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拿教材中“鹽化肥”一節的課程來說,教材要求教學中開展“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老師示范性完成了實驗步驟,講臺下的學生僅僅是用眼睛囫圇吞棗地看了一遍實驗過程,最終也只是明白了實驗用了哪些器具、實驗會產生何種變化,最后總結實驗結果即可;至于實驗中稱量、過濾溶解、蒸發、計算等操作,學生只能在意念中完成。這樣勢必很難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規范操作意識。所以在化學學科教學中,教師應主動運用新型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為主要目標展開教學。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化學學科時,由于實驗活動存在項目單一、過程枯燥等不良因素,導致實驗教學過程中缺乏應有的積極性、互動性,也由此使得學生對化學學科不再感興趣,認為化學實驗就是看老師在講臺上“表演”,這樣一來學生提不起興趣,結果學生不僅沒有學懂化學知識,更談不上趣味實驗教學。比如“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這一節,如果學生不能親身參與到實驗中,真正觸摸到制取氧氣過程和具體步驟,那么學生很難理解這節課的內容,也不可能深刻理解實驗的內容。所以教師應在化學課堂中,營造一種“大家踴躍參與、紛紛動手”的熱烈氛圍,讓學生對觀察到的化學現象產生好奇心理,進而帶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三)學校缺乏完善的教學方式
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法存在片面性、單一化等缺點,主要表現為:教師在實驗課堂上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教師會要求學生自行討論某個問題或動手操作某個步驟等。這樣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養成缺少分析和假設的思維定勢,只會培養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比如,“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中,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紅磷必須足量、紅磷能否用木炭代替、剩余的氣體是什么性質等。學生通過自發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最終實現掌握科學知識的目標。所以,學校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實驗教學方法,為教師提供科學的教學參考,要求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時,側重從豐富的教學方法入手,改變傳統授課方式,靈活安排實驗內容,實現化學學科教學的有效性、思維性、實踐性等教育目標。
四、 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實驗的實施策略
基于上述對趣味化學實驗的實施與作用的分析,筆者在此針對初中趣味化學實驗的開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開發不同的教學方式,挑選合適的實驗環境
趣味化學實驗的內容涉及眾多領域,許多化學現象都是日?,F實,只是常被人忽略罷了。比如,用火柴劃火柴皮能夠點火,這是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但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說清為什么火柴和火柴皮接觸能夠產生火苗?火柴以怎樣的方式接觸火柴皮,才能夠產生火焰?如果教師能夠把這種現象,采用化學實驗的方式體現在教學中,就容易讓學生明白:化學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日常隨處可見,關鍵在于要有發現并認識化學現象的眼睛。
為了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興趣,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始終保持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一般來說實驗都安排在室內進行,但這并不表示化學實驗不能在室外開展。如果學生更樂于選擇室外化學實驗活動,教師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安排室外教學活動。比如,利用學生課余時間,教師帶領學生認識滅火器,讓學生在示范和參與操作的過程中,掌握二氧化碳能夠滅火的化學原理,培養學生獨立操作、尋找答案的學習能力。
(二)結合校內學科教學進度,合理設計教學實驗
開始化學實驗前,老師應首先了解教學進度,方便在活動中體現學科間的關聯。其次教師要尊重教材的大綱安排,對各個知識點做到充分、詳細的講解。然而,教師不能只是單純地按照教材上步驟進行實驗。因為學生第一次學習化學,課本里那些陌生的化學符號和公式,會讓學生無從下手。究竟是該死記硬背化學公式?還是結合實驗加深學生對化學現象的理解和記憶?答案顯然是后者,這就需要教師善于根據不同的實驗特點,設計不同的實驗方式。比如,在介紹“物理變化”時,可以這樣安排實驗:第一步,把事先準備好的氣球充分脹大,再用纖維、毛料在其表面反復摩擦;第二步,把水龍頭擰開至水流十分細小、水流成股的狀態;第三步,把之前摩擦過的氣球靠近纖細水流,這時原本垂直向下的水流,開始向氣球方向靠攏,且水流線路變得彎曲。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解釋“水流向氣球彎曲靠攏的原因”,并對照課本給出物理變化概念,判斷這是什么變化。
(三)發揮先進科技優勢,實現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化學實驗教學除了體現知識性與趣味性,還應該加入科技元素,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來開展實驗教學。這種實驗可用于涉及某些有害氣體、液體等物質的講解,為了保障學生安全不能接觸實物,而紙上談兵又會導致學生因此無法真正辨別這類有害物質。這時,多媒體就能大顯身手了。通過在實驗課上播放相關視頻,輔以老師解說,能夠通過讓學生觀看實景畫面,感受到實驗過程,雖然沒能親手參與,但足以對物質及其變化有了聲形并茂的清晰了解。
其實我們掌握任何知識,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化學知識也不例外。比如,為了防止食品受潮和變質,常在食品袋內放置干燥劑,或采用真空包裝。這些辦法都能延長食品保存時間,原因在于“延緩了食品在空氣中發生氧化反應的時間”??梢娀瘜W知識多能夠在生活中找出實例,只要平時注意觀察,養成善于發現、勤于思考的優良習慣,一定能夠學好化學學科。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化學教學中融入實驗,是幫助初中生學好化學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在觀察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對化學知識有了清晰認識,在操作中動手能力得以鞏固。所以,化學實驗教學既是引導學生獲取化學知識的途徑,也是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有效方法。教師通過開展趣味性化學實驗,使學生動手分析和自主創新等能力得到鍛煉,也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炳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革新[D].課程教育研究,2018(51):181-182.
[2]孫旭.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全解[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156.
[3]昊曉霞.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趣味化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3.
[4]羅小瑞.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2):16-17.
[5]趙麗平.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9):83-86.
作者簡介:
萬里明,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莊浪縣水洛中學。